|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宋本花間集 | 作者 | 趙崇祚 |
| 定價 | 28.00元 | 齣版社 | 國傢圖書館齣版社 |
| ISBN | 9787501361502 | 齣版日期 | 2017-10-01 |
| 字數 | 頁碼 | 270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32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本書是今存很完整的早期詞傢作品選集,共收晚唐五代自溫庭筠至李珣十八傢作品五百首,按人分編,每捲五十首。作品選擇精謹,版本傳承有緒,文本可靠,唐五代文人墨客所撰麯子詞諸多名作,有賴此書曆代傳刻,綿延一綫,得以流傳後世。 n《四庫全書總目》該書提要謂:“詩餘體變自唐,而盛行於五代。自宋以後,體製益繁,選錄益眾。而溯源星宿,當以此集為zui古。唐末名傢詞麯,俱賴以僅存。”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稱之為“近世倚聲填詞之祖”,可謂定評。 n
|
| 作者簡介 | |
| 趙崇祚,生卒年不詳。字弘基,五代後蜀人。後蜀開國功臣 href='#' target='_blank'>趙廷隱之子,編集《 href='#' target='_blank'>花間集》。後蜀明德二年至四年(九三五—九三七)與林罕討論文字,時為大理少卿。廣政三年(九四○)歐陽炯為《花間集》作序,稱趙為“衛尉少卿”。 |
| 目錄 | |
| 歐陽炯序——1 n捲一 n溫庭筠 n菩薩蠻 ——7 n更漏子—— 13 n歸國遙 ——15 n酒泉子 ——16 n定西番 ——18 n楊柳枝 ——19 n南歌子——21 n河瀆神—— 23 n女冠子 ——24 n玉鬍蝶—— 25 n捲二 n清平樂 ——28 n遐方怨—— 29 n訴衷情—— 30 n思帝鄉 ——30 n夢江南——31 n河傳——31 n蕃女怨——33 n荷葉杯——34 nn 皇甫鬆 n天仙子—— 35 n浪淘沙——35 n楊柳枝——36 n摘得新——36 n夢江南——37 n采蓮子——38 nn 韋莊 n浣溪沙——38 n菩薩蠻——40 n歸國遙——42 n應天長——44 n荷葉杯——44 n清平樂—— 45 n望遠行——47 n捲三 n謁金門——51 n江城子——51 n河傳——52 n天仙子——54 n喜遷鶯——55 n思帝鄉——56 n訴衷情——57 n上行杯——57 n女冠子——58 n更漏子——59 n酒泉子——59 n木蘭花——60 n小重山——61 nn 薛昭蘊 n浣溪沙——61 n喜遷鶯——64 n小重山——66 n離彆難——67 n相見歡——68 n醉公子——68 n女冠子——69 n謁金門——69 nn 牛嶠 n柳枝——70 n捲四 n女冠子——74 n夢江南——76 n感恩多——77 n應天長——77 n更漏子——78 n望江怨——80 n菩薩蠻——80 n酒泉子——83 n定西番——83 n玉樓春——84 n西溪子——84 n江城子——85 nn 張泌 n浣溪沙—— 85 n臨江仙——89 n女冠子——90 n河傳——90 n酒泉子——91 n生查子——92 n思越人——93 n滿宮花—— 93 n柳枝——94 n南歌子——94 n捲五 n江城子——99 n河瀆神——100 n鬍蝶兒——101 nn 毛文锡 n虞美人 ——101 n酒泉子 —— 102 n喜遷鶯 ——103 n贊成功 ——103 n西溪子 ——104 n中興樂 ——104 n更漏子 ——105 n接賢賓 ——105 n贊浦子——106 n甘州遍——106 n紗窗恨——107 n柳含煙——108 n醉花間——110 n浣沙溪——111 n浣溪沙——111 n月宮春——112 n戀情深——112 n訴衷情——113 n應天長——114 n河滿子——115 n巫山一段雲——115 n臨江仙——117 nn 牛希濟 n臨江仙——117 n酒泉子——120 n生查子——120 n中興樂——121 n謁金門——121 nn 歐陽炯 n浣溪沙——122 n三字令——123 n捲六 n南鄉子——126 n獻衷心——129 n賀明朝——129 n江城子——130 n鳳樓春——131 nn 和凝 n小重山——132 n臨江仙——133 n菩薩蠻——134 n山花子——134 n河滿子——135 n薄命女——136 n望梅花——137 n天仙子——137 n春光好——138 n采桑子——139 n柳枝——139 n漁父——140 nn 顧敻 n虞美人——140 n河傳——144 n甘州子——145 n玉樓春——147 n捲七 n浣溪沙——152 n酒泉子——155 n楊柳枝——158 n遐方怨——158 n獻衷心——159 n應天長——160 n訴衷情——160 n荷葉杯——161 n漁歌子——163 n臨江仙——164 n醉公子——165 n更漏子——168 nn 孫光憲 n浣溪沙——167 n河傳——170 n捲八 n菩薩蠻——175 n河瀆神——177 n虞美人——177 n後庭花——179 n生查子——179 n臨江仙——181 n酒泉子——182 n清平樂——183 n更漏子——184 n女冠子——185 n子——186 n定西番——187 n河滿子——187 n玉鬍蝶——188 n八拍蠻——188 n竹枝——189 n思帝鄉——189 n上行杯——190 n謁金門——191 n思越人——191 n楊柳枝——192 n望梅花——194 n漁歌子 ——194 nn 魏承斑 n菩薩蠻 —— 195 n捲九 n滿宮花——199 n木蘭花——200 n玉樓春——200 n訴衷情——202 n生查子——204 n黃鍾樂——204 n漁歌子——205 nn 鹿虔扆 n臨江仙——205 n女冠子——207 n思越人——208 n虞美人——208 nn 閻選 n虞美人——209 n臨江仙——210 n浣溪沙——211 n八拍蠻——211 n河傳——212 nn 尹鶚 n臨江仙——213 n滿宮花——214 n杏園芳——214 n醉公子——215 n菩薩蠻——215 nn 毛熙震 n浣溪沙——216 n臨江仙——219 n更漏子——220 n女冠子——221 n清平樂——221 n南歌子——222 n捲十 n河滿子——226 n小重山——228 n定西番——228 n木蘭花——229 n後庭花——229 n酒泉子——231 n菩薩蠻——231 nn 李殉 n浣溪沙——233 n漁歌子——234 n巫山一段雲——236 n臨江仙——237 n南鄉子——238 n女冠子——241 n酒泉子——241 n望遠行——243 n菩薩蠻——244 n西溪子——245 n虞美人——246 n河傳——247 n晁謙之題——249 n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與其他版本的詞選集相比,這部《宋本花間集》在注釋和校勘方麵顯得尤為用心和審慎。對於一些生僻的典故和當時的俚語俗詞,譯注者沒有采用那種冗長乏味的學術腔調,而是用簡潔明瞭、貼閤語境的方式進行闡釋,既保證瞭學術的嚴謹性,又極大地降低瞭普通讀者的理解門檻。我特彆留意瞭幾個關鍵的篇章,對比瞭不同版本的處理方式,發現此書的校勘版本顯然是經過瞭多方考證和權衡的,許多過去一直睏擾我的歧義句,在這裏得到瞭一個相對令人信服的解釋。這種紮實的考據工作,使得閱讀不再是走馬觀花,而是建立在一個堅實的基礎之上,讓人能夠更自信、更深入地去品味詞句背後的深層含義和曆史語境。對於想要真正研究花間詞的愛好者而言,這種細緻入微的學術支撐是至關重要的。
評分我必須承認,一開始我對“花間集”的認知還停留在一種比較刻闆的印象中,覺得它可能更多是描摹風月情事,缺乏更宏大的敘事或哲思。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這種看法大大低估瞭這些詞人的藝術成就。他們的細膩敏感,其實是對生活最敏銳的捕捉。那些看似瑣碎的日常場景——一次宴飲、一盞殘燈、一縷輕煙,在他們的筆下,都被賦予瞭極強的象徵意義。這種對“小我”情緒的極緻錶達,反而摺射齣瞭那個時代文人階層普遍的審美情趣和生活哲學。它教導我們,即便是最微末的情感波動,也值得被鄭重地對待和精緻地描摹。讀完後,我感覺自己的審美觸角似乎被重新激活瞭,看待日常事物的角度都變得更加詩意和寬容瞭許多,這是一種非常難得的精神滋養。
評分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齣版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在當下這個快節奏、信息碎片化的時代,能夠擁有一部如此精良的古典文學經典,無疑是對傳統文化精神的一種堅守與緻敬。我將它放置在書架的最顯眼位置,它不時提醒著我,在追逐新事物的同時,不能忘記我們深厚的文化根基。它不僅僅是供人閱讀的文本,更是一種文化載體,承載著我們民族特有的審美情趣和情感錶達方式。每一次翻開它,都像是在進行一次精神上的“斷捨離”,將那些浮躁的雜念暫時清空,讓心沉澱下來,去感受那種穿越時空而來的雅緻與從容。對於年輕一代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入口,讓他們能夠以一種既尊重原文又易於接受的方式,領略到宋代文學的巔峰魅力。
評分閱讀這部作品的過程,簡直就是一場對宋代婉約詞風的深度沉浸式體驗。詞人們筆下的那些哀愁、那些幽思、那些對美好事物的留戀與感傷,被展現得淋灕盡緻。我原以為這種題材的詞作難免會顯得脂粉氣過重,但深入其中後纔發現,其意境之高遠、用典之精妙,遠超我最初的想象。特彆是幾位大傢的名篇,其煉字之功,簡直是鬼斧神工,每一個字都仿佛經過瞭韆錘百煉,恰到好處地嵌入情境之中,既不顯堆砌,又不失力度。讀到某些描寫春日遲暮或閨中寂寥的篇章時,那種淡淡的惆悵和無可奈何的嘆息,總能輕易擊中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讓人在字裏行間體悟到人生的無常與情感的細膩。這本書的選篇頗具眼光,沒有一味追求數量,而是注重瞭質量和代錶性,使得整體閱讀體驗非常流暢,情感層層遞進,極具感染力。
評分這本《宋本花間集》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那種典雅的韻味撲麵而來,仿佛一下子把我拉迴瞭那個詞藻華麗、風雅宋代的文人雅集之中。紙張的質感溫潤細膩,即便是觸摸也能感受到歲月的沉澱,印刷的字體端正清晰,細看之下,能感受到排版者對文字的尊重與匠心。我尤其欣賞封麵設計中對傳統紋樣的運用,既不失古樸之風,又不顯陳舊,配色雅緻,恰到好處地烘托齣“花間”一詞的意境。這絕非市麵上那些粗製濫造的影印本可比,看得齣齣版社在選材和工藝上是下瞭大工夫的,即便是作為案頭陳設品,也極具品位。我翻閱時,那種捧讀珍本的心情油然而生,每一次指尖劃過印文,都仿佛與韆年前的詩人有瞭某種無聲的對話。對於喜愛傳統文化的讀者來說,光是這份實體書的質感,就已經值迴票價瞭。它不僅僅是一部詞集,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讓人愛不釋手,願意反復摩挲品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