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我们的经典——自然之书:老子 中国传统文化书籍 道家学派文学历史书籍解读书 《老子

正版 我们的经典——自然之书:老子 中国传统文化书籍 道家学派文学历史书籍解读书 《老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余世存 著
图书标签:
  • 老子
  • 道家
  • 中国传统文化
  • 经典
  • 哲学
  • 文学
  • 历史
  • 文化
  • 解读书籍
  • 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书虫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13577
商品编码:29873557553
出版时间:2018-07-01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我们的经典——自然之书:老子
            定价 39.00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8-07-01
开本
作者 余世存
装帧
页数
字数
ISBN编码 9787122313577
重量 428


内容介绍

本书为传统经典《老子》核心文献的现代和解本,内容结构包含原文、语译、和解三部分,原文甄选经典底本、再现古文风范,译文参考通行译本、白话流畅通达,和解遴选中外典籍、汇注思想源流,有助现代读者重读“我们的经典”,更好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作者介绍

余世存,学者、诗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主持过十年之久的“当代汉语贡献奖”。著有《非常道》《中国男》《老子传》《大民小国》等。多年来,致力于社会重建和经典社会化的相关工作。 

李克,出版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负责《国务院古籍整理简报》的编辑和出版,现任北京崇贤馆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编辑。先后策划并主编的出版项目有《唐宋八大家全集》《康熙字典》《说文解字》《中国书法全集》《百衲本二十四史》《中国通史》等。




目录

017 —— dy章 

019 —— 第2章 

021 —— 第三章 

023 —— 第四章 

025 —— 第五章 

027 —— 第六章 

029 —— 第七章 

031 —— 第八章 

033 —— 第九章 

035 —— 第十章 

037 —— 第十一章 

039 —— 第十二章 

041 —— 第十三章 

043 —— 第十四章 

045 —— 第十五章 

047 —— 第十六章 

049 —— 第十七章 

051 —— 第十八章 

053 —— 第十九章 

055 —— 第2十章 

059 —— 第2十一章 

061 —— 第2十二章 

063 —— 第2十三章 

065 —— 第2十四章 

067 —— 第2十五章 

069 —— 第2十六章 

071 —— 第2十七章 

073 —— 第2十八章 

075 —— 第2十九章 

077 —— 第三十章 

079 —— 第三十一章 

081 —— 第三十二章 

083 —— 第三十三章 

085 —— 第三十四章 

087 —— 第三十五章 

089 —— 第三十六章 

091 —— 第三十七章 

093 —— 第三十八章 

095 —— 第三十九章 

097 —— 第四十章 

099 —— 第四十一章 

101 —— 第四十二章 

103 —— 第四十三章 

105 —— 第四十四章 

107 —— 第四十五章 

109 —— 第四十六章 

111 —— 第四十七章 

113 —— 第四十八章 

115 —— 第四十九章 

117 —— 第五十章 

119 —— 第五十一章 

121 —— 第五十二章 

123 —— 第五十三章 

125 —— 第五十四章 

127 —— 第五十五章 

129 —— 第五十六章 

131 —— 第五十七章 

133 — 第五十八章 

135 —— 第五十九章 

137 —— 第六十章 

139 —— 第六十一章 

141 —— 第六十二章 

143 —— 第六十三章 

145 —— 第六十四章 

147 —— 第六十五章 

149 —— 第六十六章 

151 —— 第六十七章 

153 —— 第六十八章 

155 —— 第六十九章 

157 —— 第七十章 

159 —— 第七十一章 

161 —— 第七十二章 

163 —— 第七十三章 

165 —— 第七十四章 

167 —— 第七十五章 

169 —— 第七十六章 

171 —— 第七十七章 

173 —— 第七十八章 

175 —— 第七十九章 

177 —— 第八十章 

179 —— 第八十一章




《道意长存:探寻老子与中华智慧的源流》 在中国浩瀚的文化星空中,老子,这位身披神秘面纱的古代哲人,以其寥寥数千言的《道德经》,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深邃的智慧之流。这本书,并非对《道德经》本身的直接解读,而是尝试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去追溯老子思想的孕育土壤,探究其在中华文化长河中激起的层层涟漪,并思考其思想如何跨越时空,直至今日依然闪耀着启迪人心的光芒。 一、 时代的回响:先秦的思潮涌动 要理解老子,我们必须先将目光投向他所处的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春秋战国。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百家争鸣的转型期,旧有的周朝礼制土崩瓦解,社会结构剧烈变动,人们对秩序、道德、人生意义的追问从未如此迫切。在这样的背景下,诸子百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的思想,无论是儒家的仁爱与秩序,墨家的兼爱与非攻,还是法家的严刑峻法,都在试图为这个混乱的时代寻求解困之道。 老子,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激荡中,以一种“出世”的姿态,提出了“道”的概念。他并非直接参与到政治变革的争论中,而是转向了对宇宙本源、生命奥秘的深刻体察。他看到的,不是人世间的纷纷扰扰,而是那超越一切、孕育万物的“道”。这种“道”,不是人为的道德规范,也不是僵化的社会律令,而是一种自然而然、无形无相、却又无所不在的规律。他的思想,与当时许多流派的积极入世、改造社会的取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也因此,为后世提供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生存智慧和精神指引。 本书将深入剖析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流派,考察它们各自的时代背景、核心理念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我们将重点关注那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变迁,以及这些变迁如何催生了思想的繁荣。通过梳理那些曾经激荡过时代的思想火花,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老子思想的独特性,以及它在百家争鸣中的独特位置。 二、 “道”的低语:哲学的思辨与宇宙的奥秘 “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的开篇之语,便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玄妙的哲学境界。老子所说的“道”,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它既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也是万物运行的规律,更是超越一切概念和言语的终极实在。它无形无相,却又无所不包;它无为而无不为,似乎静止不动,却又驱动着整个宇宙的运转。 理解“道”,需要我们暂时放下惯常的二元对立思维,进入一种更加直觉、更加整体性的认知模式。老子所倡导的“无为”,并非消极避世,而是顺应自然,不妄加干涉。这种“无为”的智慧,在政治上表现为“治大国若烹小鲜”,在个人修养上则体现在“少私寡欲”、“知足不辱”。他告诉我们,强求、造作往往会适得其反,而顺应本性、减少欲望,反而能达到一种更高的自由和效能。 本书将从哲学史的角度,梳理“道”的概念在中华文化中的演变与发展。我们将探讨老子“道”的思想如何区别于西方哲学中的“逻各斯”或“第一因”,以及它在中国哲学体系中扮演的核心角色。我们还会尝试从不同角度,如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等角度,去解析“道”的丰富内涵,并借鉴现代科学的视角,如系统论、混沌理论等,来理解老子思想中那些超越时代的洞见,例如关于系统性、涌现性以及“祸福相倚”的辩证关系。 三、 文化的基因:道家学派的传承与演变 老子的思想,并非止步于《道德经》的篇章,它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道家学派。从庄子的逍遥游,到魏晋玄学的清谈,再到后来的道教,道家的精神内核,一直在以不同的形式在中国文化中流传和演变。 庄子,以其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和充满诗意的语言,将老子的“道”进一步具象化,创造了“逍遥游”的理想境界。他用寓言故事、奇幻想象,描绘了一个摆脱世俗羁绊、与道同游的自由灵魂。这种对精神自由的极致追求,对人生虚幻的洞察,对道家思想的浪漫主义色彩注入,使其成为道家学派中不可或缺的另一位巨匠。 魏晋时期的玄学,则将道家思想与儒家、佛学进行融合,形成了“玄谈”之风。士人们在谈玄论道中,借用老庄的哲学概念,来探讨人生、政治、道德等问题,虽然有时流于空谈,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道家思想的社会影响。 而道教的兴起,更是将老子奉为“太上老君”,将《道德经》奉为经典,并在其中融入了养生、方术、神仙信仰等元素。虽然道教的某些方面与老子的原始道家思想有所差异,但它无疑将道家的“道”的观念,以更加世俗化、大众化的方式传播开来,并在中国民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将详细梳理道家学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重点分析庄子思想的独创性,以及玄学和道教如何继承、发展和转化了老子的思想。我们将考察这些不同时期的道家代表人物和著作,分析他们如何解读和践行“道”的理念,以及道家思想如何在中国的政治、艺术、哲学、宗教等领域留下深刻的印记。 四、 智慧的传承:现代语境下的道家启示 在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伦理困境,信息爆炸导致的焦虑与迷失,以及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老子那古老而深邃的思想,似乎并未陈旧,反而显现出惊人的现实意义。 “无为而治”,在现代管理学中被视为一种高效的领导艺术,强调授权、信任和顺应规律,而非过度干预。老子的“少私寡欲”,在物质主义盛行的今天,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抵抗诱惑、寻求内心平静的智慧。“知足不辱”的观念,引导人们重新审视成功的定义,摆脱不必要的攀比和焦虑。 “道法自然”,提醒我们在高速发展的工业文明中,要回归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祸福相倚”的辩证思想,帮助我们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在顺境中保持警惕。 本书的最后部分,将着眼于当代语境,探讨老子思想的现代价值。我们将分析如何将道家智慧应用于个人成长、企业管理、社会治理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我们将尝试用现代的语言和视角,重新解读那些古老的箴言,让它们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我们应对现代挑战提供宝贵的精神资源。 结语 《道意长存:探寻老子与中华智慧的源流》并非一本简单的导读,而是一次对老子思想背后深厚文化底蕴的追溯,一次对道家智慧在中华文明中流转演变的梳理,一次对古老智慧如何照亮当下的思考。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读者能够超越对《道德经》字面意思的理解,而能感受到那股源源不断的、塑造了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智慧之流,并从中汲取力量,找到属于自己的“道”。

用户评价

评分

哇,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宝藏!当我翻开《正版 我们的经典——自然之书:老子》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古朴典雅的封面设计,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直接将我带入了那个思想光辉闪耀的时代。书页的质感也相当不错,翻阅起来手感温润,闻起来还有淡淡的油墨香,这些细节都让我这个喜欢纸质书的读者感到十分欣喜。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思想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无疑是中国哲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这本书的标题“自然之书”更是直击我心中对老子思想的核心理解——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我特别期待它能深入浅出地解读《老子》,而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论文,希望能从中汲取智慧,让我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一份内心的宁静和方向。从目录来看,编排也很合理,不仅包含原文,还有详细的注解和阐释,这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简直太友好了,不用担心会因为晦涩的文字而望而却步。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沉浸其中,去感受老子那博大精深的智慧了,相信它一定会成为我书架上的一本常读常新的经典。

评分

我一直认为,《老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具东方智慧的代表之一,它所倡导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理念,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我们的经典——自然之书:老子》这本书,我之所以特别看重,是因为它强调的是“经典”与“自然”的结合。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老子是如何从观察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律中,提炼出深刻的人生哲理的。例如,水的柔弱却能穿石,无私地滋养万物,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不争”之道?群山万壑,看似静默,实则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这又该如何理解?我希望这本书的解读,能够带我走进老子构建的那个“道”的宇宙,去感受那份朴素而又深邃的智慧。同时,我非常希望这本书的“解读书”部分,能够超越单纯的文字解释,能够结合当代的社会现象和人们的生活困惑,来阐释老子思想的现实意义。例如,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我们该如何理解“上善若水”的谦逊与包容?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洪流中,我们该如何做到“少则得,多则惑”的清净与专注?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答案。

评分

当我看到《我们的经典——自然之书:老子》这本书的介绍时,我的眼前一亮。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学派的思想充满好奇,而老子无疑是其中的灵魂人物。这本《老子》的解读,我希望它能真正做到“解”。“解”不仅仅是字面上的翻译,更是一种思想上的疏通和理念上的启迪。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带领我深入到老子思想的核心,去理解“道”的深不可测,“德”的内涵。“自然之书”这个副标题,让我对这本书的解读方向有了初步的定位——它将以自然之道为纲,来阐释老子的哲学。我希望书中能够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让我们看到老子是如何从自然界的万物运行中,体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例如,水无常形、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样平凡的自然现象,在老子那里是如何升华为博大精深的智慧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告诉我答案。同时,作为一个读者,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老子生平、时代背景的介绍,这样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他为什么会提出那样一些看似“反常”的观点。总之,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一座桥梁,连接我与老子思想的深邃世界。

评分

当我看到《我们的经典——自然之书:老子》这本书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道法自然”这几个字。我一直觉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子思想是最具“自然”气息的,它不追求人为的造作,而是强调与宇宙万物的和谐共生。《老子》这本书,我一直觉得它是一本充满智慧的“生活指南”,但苦于很多解读过于学术化,让我难以真正领会其精髓。所以,这本书的“自然之书”这个副标题,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它预示着这本书的解读可能会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注重实践。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道”是如何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以及我们如何通过“无为”的方式,来达到“无不为”的境界。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来展示老子思想在处理人际关系、应对工作压力、追求内心平静等方面的应用。例如,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瓶颈时,是否可以借鉴老子“曲则全,枉则直”的智慧?当我们在生活中感到迷茫时,是否可以从“知足不辱”中找到方向?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智者,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点亮内心的迷津。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学派的思想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奠基人,其思想的深刻性与智慧性毋庸置疑。《我们的经典——自然之书:老子》这本书,从书名本身就传递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美学和哲学理念。我尤其看重“正版”二字,这意味着这本书在内容上应该更加严谨和可靠,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理解老子的思想。《老子》的原著很多时候读起来会觉得有些晦涩难懂,所以我非常期待这本书的“解读书”部分能够提供一些深入浅出的解读,帮助我拨开迷雾,真正领会老子思想的精髓。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停留在字面意思的解释,更能挖掘出老子思想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例如,“道”到底是什么?“德”又体现在哪里?“无为”究竟是指什么?这些都是我非常希望从这本书中得到解答的问题。这本书的“自然之书”这个副标题,更是让我觉得它会以一种更加贴近自然、贴近生活的方式来阐释老子思想,我期待它能带我领略老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并从中获得启迪。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魅力的部分,莫过于那些经久不衰的哲学思想,而老子无疑是其中的集大成者。《我们的经典——自然之书:老子》这本书,光是名字就让我感到一种肃然起敬。我尤其看重“正版”二字,这给了我一种信心,相信这本书的内容是经过考证和推敲的,能够真正地展现老子思想的原貌。作为一个对道家学派情有独钟的读者,我一直试图去理解“道”的究竟,去体会“无为”的深意。这本书的“自然之书”副标题,更是让我对它的解读方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现老子思想与自然界万物之间深刻的联系,让我们看到,顺应自然、尊重规律,是多么重要的智慧。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道德经》中的那些经典篇章,比如“道可道,非常道”、“上善若水”等等。我希望作者能够用生动的语言,结合古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来阐释这些看似深奥的哲学概念,让我们这些普通读者也能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与老子思想相关的古代故事或者传说,那将更增添阅读的乐趣。

评分

在我看来,《老子》是中国思想史上一座巍峨的丰碑,而《我们的经典——自然之书:老子》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进一步探索这座丰碑的可能。我特别喜欢“自然之书”这个副标题,它暗示着这本书的解读会以一种贴近事物本质、顺应自然规律的方式来进行,这与老子思想的核心不谋而合。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为什么老子会将“道”比作“婴儿”的纯真与自然,以及为什么“无为”的思想会被认为是实现“无不为”的最高境界。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感知的例子,来阐释这些抽象的哲学概念。比如,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如何运用“不疾而速,不厌而得”的智慧?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如何运用“柔弱胜刚强”的韧性?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梭在老子思想的迷宫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通往智慧的道路。同时,我希望这本书的版式设计也能够与内容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古朴典雅的阅读氛围,让我能够沉浸其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评分

拿到《我们的经典——自然之书:老子》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它的厚重感。这不仅仅是纸张的堆砌,更是历史与思想沉淀的体现。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普通读者,我一直觉得《老子》的思想深邃且贴近生活,但往往苦于找不到一本既权威又易于理解的解读本。这本书的名字,尤其是“自然之书”这个副标题,立刻吸引了我。它似乎预示着这本书会以一种更加自然、更少人为雕琢的方式来呈现老子的思想,让我联想到“道法自然”的核心理念。我期待书中能够不仅仅是翻译和解释原文,更能结合当下的社会情境,去探讨老子思想在现代生活中的现实意义。比如,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少则得,多则惑”?如何在竞争激乱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和,实现真正的“无为而治”?这些都是我非常关注的问题。此外,这本书的“解读书”部分,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历史背景的介绍,让我们了解老子所处的时代,以及他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这样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其思想的渊源和价值。如果书中还能穿插一些相关的历史典故或者人物故事,那就更好了,能够让阅读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而不是死板的理论灌输。

评分

说实话,我对《我们的经典——自然之书:老子》这本书的期待是相当高的,因为“老子”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了太多智慧与哲学。我特别欣赏“正版”二字,这让我感觉这本书在学术性和权威性上有所保障,不会是那种随意拼凑、误导读者的版本。我一直觉得,像《老子》这样的经典,其思想的精髓在于一种深沉而又朴素的智慧,它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渗透在生活方方面面的哲学观。这本书的“自然之书”这个名字,恰恰点出了我最看重的一点:老子思想的核心就是顺应自然,回归本真。我非常希望这本书的解读,能够帮助我理解“道”是什么,是如何体现在天地万物运行之中的,以及我们个体又该如何去“体道”、“用道”。我尤其关心的是,书中是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来帮助我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老子的哲学。例如,在面对冲突和矛盾时,如何运用“柔弱胜刚强”的智慧?在追求物质和名利的过程中,如何做到“知足不辱”?这些都是我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困惑。如果这本书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我一步步走进老子思想的殿堂,那将是莫大的幸运。

评分

说实话,我选择《我们的经典——自然之书:老子》这本书,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对经典的回溯和对智慧的渴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新奇的观念和浮躁的情绪裹挟,而《老子》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恰恰提供了一种返璞归真的力量。这本书的“自然之书”这个名字,对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它暗示着这本书的解读会回归到老子思想最本真的状态,不掺杂过多的后人诠释或者个人主观臆断。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为什么在古代,“道”会被认为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以及为什么“无为”的思想能够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我希望书中能有详细的篇章,来解释“无为而无不为”的辩证关系,以及“不争”的智慧在个人修养和社会管理中的应用。我尤其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否能够通过具体的例子,来阐释老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比如,在现代商业竞争中,是否可以借鉴“大器晚成”的朴素哲学?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做到“上善若水”的谦逊与包容?如果这本书能解答这些问题,那我绝对会把它奉为圭臬。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