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伦理与人生
定价:28.00元
作者:曾黎
出版社:西安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807124009
字数:
页码:215
版次:2
装帧: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曾黎的这本《伦理与人生》共分十一章,主要向你阐述了伦理与道德的概念,伦理、道德的体察,道德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关系,人说与道德修养,道德义务与道德情感,现阶段社会公德的内容,科技发展的健康道路,集体主义与个性发展等有关内容。n
目录
章 伦理、道德的体察 0
一、伦理与道德的概念解读 0
(一)伦理的内涵 0
(二)道德的定义 0
二、伦理、道德的体察 0
(一)有道德、非道德和不道德 0
(二)道德行为和非道德行为 0
(三)道德选择的复杂性 01
(四)在道德反思中生活 01
第二章 道德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关系 01
一、道德与法律 01
(一)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01
(二)道德与法律的联系 01
(三)法律意识与道德自觉 01
二、道德与政治 02
(一)道德与政治的区别 02
(二)道德与政治的联系
三、道德与宗教 02
(一)道德与宗教的区别 02
(二)道德与宗教的联系 02
四、道德与艺术 02
(一)道德与艺术的区别 02
(二)道德与艺术的联系 02
(三)加强艺术修养,提升道德境界 02
五、道德与科学 02
(一)道德与科学的区别 02
(二)道德与科学的联系 02
第三章 人说与道德修养
一、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的几种人说
(一)性善论
(二)性恶论 03
(三)性无善恶论 03
(四)性有善有恶论 03
二、唯物史观关于人性问题的基本观点 03
三、道德修养的可能性与实质 04
四、儒家人生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五、加强道德修养,以德性塑造人性 04
(一)“慎独”:道德修养方法和境界的统一 04
(二)道德修养的环节:内省、立志和实践
第四章 道德追求、人生幸福与至善 05
一、解读幸福 05
(一)幸福的含义及不同的幸福论 5
(二)幸福是外在方面和内在方面的统一 5
二、道德与幸福
(一)关于幸福与道德“悖论”的历史考察
(二)道德追求与人生幸福
三、善与至善 06
(一)善恶的伦理审视 06
(二)善恶的界定 06
(三)我们面临的善恶困惑
(四)我们应有的善恶观
(五)与人为善,兼善天下
第五章 道德义务与道德情感 07
一、对义务的敬重心 07
二、大学生基本义务的履行 07
三、道德情感的本质、价值和特点
(一)道德情感的本质
(二)道德情感的价值
(三)道德情感的特点 08
四、道德情感的培养 09
第六章 大学生活与爱情追求
一、爱情的真谛
二、爱情的特征 09
三、爱情中的道德 1
四、大学生活与爱情追求 1
(一)端正恋爱态度 1
(二)摆正爱情的位置 1
(三)遵守恋爱道德规范 1
(四)正确处理人生观与爱情观之间的关系 1
(五)珍爱生命、珍惜青春 1
五、不良的伦理分析 11
(一)当前我国婚前的情况 11
(二)婚前的危害 11
第七章 增强“公德”意识,塑造良好的大学生形象 11
一、社会公德与人类文明 11
二、现阶段社会公德的内容 11
三、环境保护和自然道德 12
四、增强公德意识,塑造良好的大学生形象 12
(一)大学生不良社会公德意识的表现 12
(二)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失的原因 12
(三)增强公德意识,塑造良好的大学生形象 12
第八章 科技发展与网络伦理 12
一、科技发展的健康道路 12
(一)现代科技的负面效应 13
(二)走健康的科技发展道路 1
二、科技发展的伦理思考 13
(一)为人类谋福利 13
(二)为真理而献身 13
(三)爱国主义 13
(四)国际主义 13
(五)人道主义 13
三、大学生与网络伦理 13
(一)大学生面临的网络伦理困惑 13
(二)确立网络伦理理念 13
(三)遵循网络伦理原则 14
(四)“自律”是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着力点 1
第九章 爱国情怀与人生责任 1
一、爱国主义的内涵 14
(一)爱祖国是爱山河、爱人民、爱国家的统一 14
(二)爱国主义是爱国情感、爱国觉悟和爱国行为的统一 14
二、爱国主义是一面的旗帜 14
(一)爱国主义是民族的灵魂 14
(二)爱国主义是巨大的历史推动力 14
(三)爱国主义是壮丽人生的基石 15
三、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振兴 1
(一)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1
(二)全球化与民族自觉 1
(三)高举旗帜,振兴中华 1
四、做忠诚的爱国主义者 15
(一)育爱国之情,立报国之志 15
(二)成建国之才,作效国之行 15
第十章 集体主义与个性发展 1
一、“集体主义”概念的由来及其演变 1
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价值内涵 16
(一)集体利益的优先性和首要性 16
(二)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16
(三)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的协调性和结合性 17
三、关于“真实的集体”和“虚假的集体” 1
四、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1
(一)个人主义的含义及其危害 1
(二)反对个人主义并非否定个人正当利益 1
(三)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17
五、集体主义与个性发展 17
(一)集体主义是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17
(二)集体主义原则对大学生活的道德要求 1
第十一章 在人生价值的追求中成就自我 1
一、人生的被动与主动 1
二、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18
三、价值与价值观 19
(一)价值的含义及其特点 19
(二)价值观及其作用 1
(三)人生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1
(四)人生价值评价 1
四、在人生价值的追求中成就自我 1
(一)崇高的理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1
(二)正确的定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在条件 1
(三)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社会条件 19
(四)在奋斗创新中实现人生价值 19
第十二章 理想人格的塑造 2
一、理想人格的伦理内涵 2
二、中西文化理想人格追求的比较 2
三、真、善、美的理想人格 2
四、在理想人格的追求中走向崇高 21
参考书目 21
后记 21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伦理与人生》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启迪。作者以其非凡的洞察力,将那些宏大而抽象的伦理概念,转化为普通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语言。他没有贩卖鸡汤,也没有制造恐慌,而是以一种理性而富有建设性的方式,引导我们去思考人生的终极问题。我特别欣赏他对“责任”的定义,他认为责任是自由的伴侣,是成为一个真正自由人的前提。这让我开始审视自己是否真正拥有自由,还是被各种外在的因素所限制。书中对“公平”的探讨也让我受益匪浅,作者区分了形式公平和实质公平,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这让我开始反思,我们社会中许多不公的现象,究竟是由于制度设计的问题,还是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亦或是人们对结果的期望过于单一?这本书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并非由他人赋予,而是由我们自己去创造。
评分读完《伦理与人生》,我感觉自己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作者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独到的见解,为我揭示了人生诸多复杂问题的本质。他没有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而是深入到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揭示了伦理选择背后的深层动因。我特别欣赏他对“自由意志”的探讨,他并没有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是从多个维度进行了辩证分析,让我对自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认为,自由不仅是对外在束缚的挣脱,更是对内在欲望的超越,是一种主动承担责任的勇气。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是否真正拥有自由,还是被各种无形的力量所裹挟。书中对“幸福”的论述也让我茅塞顿开,作者认为幸福并非物质的丰裕,而是心灵的富足,是与他人建立真诚连接,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这让我不再盲目追求外在的成功,而是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和成长。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是巨大的,它迫使我停下来,认真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作者在书中探讨了许多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忽略,却又至关重要的问题,比如“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死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什么基础上?”。他并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通过引导性的提问,激发读者自己去思考。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道德直觉”的部分,作者认为我们在某些情况下,能够不假思索地做出道德判断,这背后有着深刻的演化和社会根源。这让我开始相信,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潜藏着一种对善的追求,只是在现实的喧嚣中,这种声音有时会被淹没。书中对“责任”的讨论,也让我开始思考,我是否承担了足够的责任,尤其是在面对弱者和受害者时。作者强调,逃避责任,就是放弃了成为一个完整而有意义的人的机会。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击中了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善良的人,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善良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同情,更是体现在实际行动中的担当。
评分这本书,是那种能够让你读完后,久久不能平静的书。作者用极其扎实的功底和极富感染力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关于人生选择的宏大画卷。他没有回避人性的黑暗面,也没有忽略道德的困境,而是以一种非常坦诚的态度,邀请我们一同去探索。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选择”的论述,作者认为,我们的人生就是一系列选择的总和,而每一个选择都蕴含着深远的意义。他通过对不同人生境遇的描绘,让我们看到,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我们依然拥有选择的权利,而这种选择,往往决定了我们最终的走向。书中对“成长”的解读也让我豁然开朗,作者认为成长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伴随着痛苦和挫折。每一次的跌倒,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每一次的磨砺,都能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这本书让我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当下,更加勇敢地去面对未来。
评分我一直认为,人生就是一场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而《伦理与人生》这本书,无疑是我这段旅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作者以一种非常温和却又极具力量的方式,引领我深入探索人生的核心议题。他不像某些学者那样高高在上,而是仿佛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用充满智慧的语言与我进行心灵对话。我尤其喜欢他对“价值”的剖析,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而实现这种价值,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认识自我,去发挥潜能,去为社会做出贡献。这让我不再迷茫于人生的意义,而是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书中对“美德”的论述也让我受益匪浅,作者认为美德并非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实践逐渐形成的。这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鼓舞,让我相信,即使我曾经犯过错误,也能够通过努力,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这本书让我更加珍视生命,更加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去给予,如何去宽恕。
评分《伦理与人生》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真诚”。作者没有回避人生的艰难,也没有夸大理想的美好,而是以一种近乎赤裸的坦诚,剖析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他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展现了我们在道德选择中的挣扎与纠结,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充满烟火气的人生。我特别喜欢作者对“同理心”的阐述,他认为同理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它要求我们放下自己的立场,去倾听他人的声音,去理解他人的感受。这一点让我受益匪浅,我曾经因为缺乏同理心而伤害过别人,读完这本书后,我决心更加努力地去培养这种能力。书中对“勇气”的论述也让我深受启发,作者认为勇气并非无所畏惧,而是明知危险却依然前行。这让我开始反思,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是否展现了足够的勇气,还是选择退缩和逃避。
评分读完《伦理与人生》这本书,我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剖析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困境与抉择。他没有简单地罗列枯燥的道德准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将抽象的伦理概念具象化,让我对“善”与“恶”、“对”与“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的人物形象饱满,他们的挣扎、彷徨、以及最终的觉醒,都深深地触动了我。我尤其喜欢作者对“责任”的解读,他认为责任并非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自由的体现,是我们在认识到自身行为后果后,主动承担起相应义务的选择。这一点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在家庭、工作和社会中的角色,更加明白自己肩负的意义。书中关于“同情心”的论述也让我受益匪浅,作者认为同情心不仅仅是情感上的共鸣,更是一种行动的驱动力,它促使我们去理解他人的痛苦,并尽力去帮助他们。我曾经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对他人心生怨怼,读完这本书后,我学会了换位思考,尝试去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苦衷,这极大地改善了我的人际关系。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它引导我走向了更加成熟和富有同情心的人生。
评分《伦理与人生》这本书,简直就是一场思想的盛宴!我一直对哲学和人生意义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很多哲学著作要么过于晦涩难懂,要么流于空谈。《伦理与人生》却恰恰相反,它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深奥的伦理学理论融入到 everyday life 中。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引人入胜,他善于运用类比和比喻,将复杂的概念变得清晰易懂。我特别欣赏他对“公正”的探讨,他区分了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微妙关系。这让我开始反思,我们社会中许多不公的现象,究竟是源于规则的缺失,还是执行的不力,亦或是人们对结果的过度期待?书中对“自由”的讨论也让我耳目一新,作者认为真正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基于理性选择的自主。这打破了我之前对自由的片面理解,让我认识到,约束往往是通往更高层次自由的必经之路。我甚至花了几个晚上,反复琢磨书中的某个案例,作者是如何巧妙地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与康德的义务论融合在一起,既强调了品格的培养,也注重了行为的规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位睿智的朋友,在你迷茫时为你指点迷津,在你困惑时为你提供深刻的洞见。
评分这本书像一股清流,涤荡了我内心深处的浮躁与焦虑。作者以一种极其平和而又深刻的语调,引领我穿越人生的迷雾,去探寻那些最根本的价值。我尤其喜欢他对“智慧”的解读,他认为智慧并非知识的积累,而是对人生真谛的领悟,是能够明辨是非,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这一点让我意识到,我过去对“聪明”的追求,似乎有些本末倒置。书中对“爱”的论述也让我感触颇深,作者认为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它需要付出,需要包容,需要牺牲。这让我开始反思,我是否真正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去经营一段关系。这本书让我更加懂得感恩,感恩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感恩所有给予我爱与支持的人。
评分《伦理与人生》这本书,让我的世界观得到了颠覆性的重塑。我之前总觉得,道德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概念,只存在于圣贤的教诲和理论著作中。然而,作者用他朴实而深刻的语言,将伦理带回到了我们最真实的生活现场。他没有回避人性的弱点,也没有美化现实的残酷,而是坦诚地剖析了我们在面对诱惑、压力和欲望时,是如何做出选择的。我尤其对书中所述的“道德困境”的案例印象深刻,这些案例并非遥不可及的哲学难题,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真实场景。比如,在面对亲人犯错时,我们是选择维护亲情,还是坚持原则?在面对不公正的社会现象时,我们是选择沉默旁观,还是挺身而出?作者并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鼓励我们去思考,去权衡,去做出对自己和他人最负责任的选择。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的盲点和不足,也让我看到了超越自我的可能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