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骑车游上海 苏州 杭州
定价:30.00元
作者:上海唐码城邦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4-01
ISBN:978711524798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6条上海骑行线路
4条苏州骑行线路
4条杭州骑行线路
带你领略上海、苏州、杭州的都市风情
内容提要
本书精选了6条上海城内和郊区的骑行线路、4条苏州线路和4条杭州线路,介绍了骑行的*出行时间和季节、沿途特色食宿;同时还为读者提供了骑行装备、维修工具、轮胎的更换等专业知识,让骑行更安全。《骑车游上海·苏州·杭州》精心制作了各条骑行线路的示意图,是旅游爱好者骑车游上海、苏州、杭州的*指南。
目录
装备
关于自行车的一些维修维护小技巧和注意事项
维护技巧
随身携带的维修工具和物品
骑行的装备与轮胎的更换
骑行的装备
轮胎的更换
上海骑行
解读上海
上海骑行概况
线路1 浦东线:骑行摩登的上海
两处码头
滨江公园
东方明珠塔、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
上海海洋水族馆
世纪大道
世纪广场
世纪公园
线路2 上海经典线:全方位领略上海经典
外白渡桥:经典老上海起步
外滩
南京路步行街
城隍庙和豫园
淮海路
南京西路
人民广场
线路3 故居老房子探寻线:探古访幽,情调至上
从山阴路到多伦路,从鲁迅故居到左联会址
从苏州河到瑞金二路,看上海的历史变迁
从绍兴路到思南路,探寻伟人的足迹
从延安路到铜仁路,从童话到神话
逛常德路,在常德公寓门前感受张爱玲的魅力
从新乐路到东湖路,观赏上海的老洋房
汾阳路上寻找上海的老情调
从衡山路到徐家汇,欣赏精美的教堂建筑
线路4 艺术线:徜徉于艺术与的乐趣间
从沙泾路的1933老场坊到西康路的同乐坊,体验老场坊的欢乐时光
从长乐路的路边店到泰康路的田子坊,淘出你的风格
从东台路到西藏路,从淘古玩到买时尚
线路5 崇明大堤线路:第三大岛的自然主义
从吴淞慢船摆渡过长江
大堤骑行:油画中的骑行
西沙湿地,看尽“长江落日圆”
沿途景点
线路6 青浦松江线路:上海精美的古镇
七宝古镇羊肉香
爬上佘山看一堂一台
朱家角,上海的威尼斯
苏州骑行
解读苏州
苏州骑行概况
线路1 古城西北线:流淌在老街的古韵
从大石头巷到阊门,串街走巷看民国时期建筑
七里山塘,幽幽古城情
山塘尽头见虎丘
线路2 古城东线:都市里的小桥流水人家
从拙政园到“苏博”,看园林的古典与现代争锋
平江路上古典的休闲
去中张家巷听评弹、赏昆曲
十全街上回到现代
线路3 古运河线:沿着运河体会历史变迁
古运河边看老城门和老桥
沿运河边探访苏州狭窄的道巷
观前街越到夜晚越美丽
线路4 园林线:密集的园林审美
城南行,感受沧浪亭的明月清风
城东行,在耦园寻找东方式的“罗曼蒂克”
城北行,逛狮子林登北寺塔
杭州骑行
解读杭州
线路1 环西湖线:中国经典的骑行线路
湖滨休闲的欢乐时光
步行南山路逛杭州酒吧街
听着南屏晚钟看新雷峰塔
西湖的三条堤数不尽的美丽
线路2 西湖西线:灵隐寺和梅家坞的传说
灵隐寺和飞来峰的传奇
在梅家坞享受龙井
线路3 运河线:沿着运河感受杭州的脉搏
看天下粮仓遥想当年盛况
拱宸桥边体验运河文化
线路4 西湖南线:寻遍山里的美丽风景
龙井山上寻问好的绿茶
九溪十八涧:曲折之间的迷乱烟云
六和塔上看钱江浩淼
饮完虎跑泉水闻桂香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物超所值”的,是它对于“慢生活”哲学的倡导和渗透。它并非鼓励你用最快的速度打卡完成这三座城市,而是反复强调骑行本身就是一种与环境对话的方式。它用非常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行车相对于汽车的优势——你可以停下来闻到路边栀子花的香味,可以毫不费力地钻进只有自行车才能进入的狭窄巷弄,去发现那些被高速交通流忽略掉的生活细节。比如,它推荐的几个观赏日落的绝佳地点,都不是传统旅游团会带去的观景台,而是隐藏在工业遗址旁或者江堤上不为人知的角落。通过这些文字,我深刻体会到,作者希望读者带走的不仅仅是照片和纪念品,更是一种放慢脚步、重新审视周遭环境的生活态度。这种深刻的体验指导,让我对这次出行充满了敬畏和期待,它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旅行指南的范畴,成为了一本关于如何“有意识地生活”的启示录。
评分说实话,作为一名对户外装备有一定要求的“老驴友”,我对这种结合了运动与旅游的指南,通常会很挑剔其专业性。这本书在技术层面的考量,特别是针对自行车骑行者设计的建议部分,做得相当到位。它没有泛泛而谈“带水”,而是具体分析了不同季节、不同路况下,你需要携带的工具包配置清单,从补胎液的选择到不同型号的打气筒的优劣,都有深入的比较和推荐。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特别为长途骑行设计了几套“体能分配”方案,比如如何根据上海的城市交通特点来安排第一天的骑行节奏,或者如何应对苏州水网地区可能出现的连续桥梁挑战。这种基于实际骑行数据和经验总结出的建议,远比网络上那些粗略的建议要靠谱得多。它不仅教会你“去哪里”,更重要的是教会你“如何安全、高效地去”。这本指南在“技术指导”这一块的含金量,绝对配得上它所记录的里程数。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没得说,拿到手就感觉很有分量,封面那种略带复古的色调,配上精心挑选的城市剪影,一下子就把我带入了那种悠闲骑行的氛围。内页的纸张质感也相当棒,印刷的清晰度一流,特别是那些风景照片,色彩还原度极高,仿佛触手可及。我尤其欣赏它在地图绘制上的用心,不仅仅是简单的路线标注,很多地方还特意标注了沿途的特色小吃店和一些隐藏的文化景点,这种细节的处理,远超了我对一本普通旅游指南的期待。翻阅过程中,能明显感觉到编辑团队在前期踩线调研时下了大功夫,很多看似不经意的文字描述背后,都蕴含着作者实地骑行的经验和汗水。比如,它对特定路段的坡度和路面情况的描述,精准得让人想立刻背上行囊出发。对于初次进行长途骑行的新手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极大的信心和可靠的参考。光是研究这些详尽的图文资料,就已经成了一种享受,让我对即将开始的“三城骑行”之旅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期待。
评分我一直是那种喜欢深度体验而非走马观花的旅行者,所以对那些只停留在“到此一游”的攻略书向来不感冒。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对骑行过程中“心路历程”的捕捉和记录。作者的叙事口吻非常接地气,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而是像一个老朋友在娓娓道来他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比如,他描述在某个不起眼的弄堂口遇到一位拉二胡的老先生,那种音乐带来的宁静瞬间如何冲淡了长途骑行的疲惫,这种人文关怀的描写,是任何一张导航地图都无法提供的“精神补给”。文字中渗透着对江南水乡特有韵味的理解,不仅是苏杭的园林之美,更有那种渗透在空气里的吴侬软语和生活节奏。读完那些关于当地历史典故的穿插介绍,你不再是单纯地骑车经过,而是真正融入了这些城市的历史肌理之中。这已经不只是一本攻略,更像是一本带有个人印记的骑行随笔集,让人在阅读时,思维也跟着一起轻盈地飞扬起来。
评分我平时工作压力比较大,所以“说走就走”的旅行对我来说是一种奢望,大部分时间只能在通勤的地铁里翻阅书籍来“精神逃逸”。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适合碎片化阅读。它不像那种需要从头读到尾的厚重著作,而是被巧妙地分成了若干个“独立模块”——比如“上海老租界骑行小径”、“苏州平江路的清晨漫步”、“杭州西湖的环湖非机动车道解析”。每个模块都可以单独拿出来研究,即使只有半小时空闲,也能深入了解一个具体的骑行片段,并立刻在脑海中构建出清晰的路线图和场景感。这种模块化的处理,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接收的效率。此外,它对不同难度的骑行路线进行了清晰的星级评定,让我可以根据自己当下的体力状态,灵活地选择当天的挑战级别。这种高度的用户友好性设计,让这本书从工具书的层面升华到了伙伴的角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