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嗨,吳哥(圖文版)
定價:59.00元
作者:(日)劉欣欣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11536151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吳哥是與神靈約會的地方,它隱藏在深邃難測的、天鏡映照不到的蒼茫林海深處。一隻綺麗的蝴蝶將年輕的法國博物學傢引入神秘的林海。蝴蝶消失瞭,博物學傢眼前齣現瞭讓他驚嘆無比的吳哥。
吳哥是神秘的。走進吳哥,你會在隨時隨地的驚喜發現中更加迷惘。據建築工程師推算,即使在現代,建造吳哥寺也需300年的時間,而當時的人僅用40年就建好瞭。
吳哥在盛世時期有100萬人口,可我們至今無法找到一絲他們生活過的痕跡。吳哥消失得徹底而神秘。
吳哥的每一塊石頭都是精美絕倫的藝術品,吳哥的每一處拐角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作者穿梭於石山林海之中,用鏡頭和文字給我們帶來瞭一次“神遊”般的體驗。
本書既是一本實用的旅行指南,同時又是一本精美的圖冊和旅行散文集,知識豐富、實用易懂、可讀性強。
內容提要
吳哥是與神靈約會的地方,它隱藏在深邃難測的、天鏡映照不到的蒼茫林海深處。一隻綺麗的蝴蝶將年輕的法國博物學傢引入神秘的林海。蝴蝶消失瞭,博物學傢眼前齣現瞭讓他驚嘆無比的吳哥。
吳哥是神秘的。走進吳哥,你會在隨時隨地的驚喜發現中更加迷惘。據建築工程師推算,即使在現代,建造吳哥寺也需300年的時間,而當時的人僅用40年就建好瞭。
吳哥在盛世時期有100萬人口,可我們至今無法找到一絲他們生活過的痕跡。吳哥消失得徹底而神秘。
吳哥的每一塊石頭都是精美絕倫的藝術品,吳哥的每一處拐角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作者穿梭於石山林海之中,用鏡頭和文字給我們帶來瞭一次“神遊”般的體驗。
目錄
016 捲首語:神界
024 石沉林海
032 雕刻時光
036 我心依舊
040 石刻劇場
052 貴妃齣浴
058 殘城如血
064 劍光無痕
066 神欲歡歌
068 天女亂舞
074 韆年一笑
078 身移夢中
082 四麵佛光
084 佛眼通天
086 神界之門
088 神魔搗海
094 神鳥戲蛇
102 戰神大象
108 神靈呼聲
112 神的殿堂
122 蓮花彼岸
124 一躍韆年
126 神光溢色
132 愛在日齣
136 愛情階梯
140 奇光幻影
142 雕刻織錦
146 神界之路
150 凹凸之路
152 構成之路
154 光影之路
156 水天之路
162 神筆生花
172 歲月如痕
184 相守日落
192 後記:謎的迷
作者介紹
劉欣欣(Tatsukami Shinji):日本藝術傢、作傢、旅行愛好者。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研究生院,在日本各地舉辦過二十餘次個人作品展,齣版《村裏叔叔》等文學、藝術書籍二十餘冊,行走過世界幾十個國傢,拍攝旅行圖片數萬張。兼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吉林大學藝術學院、北京科技大學等院校的客座教授。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視覺的盛宴!封麵那種略帶磨砂的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立刻就能感受到齣版社對這本書的用心。光影的處理非常到位,每一次翻頁,都能聞到一股淡淡的油墨香,讓人瞬間就想沉浸進去。內頁的紙張選擇也非常考究,不是那種一覽無餘的亮白,而是帶著一點點米黃的色調,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尤其是那些插圖的排版,簡直是大師級的布局,文字和圖像的留白處理得恰到好處,既不會讓畫麵顯得擁擠,又能讓讀者的視綫自然而然地順著作者的思路流淌。我記得有幾張全景照片,色彩的飽和度和細節的銳利度都達到瞭頂尖水平,仿佛能透過紙張看到遠方的古跡,那種震撼感是屏幕無法比擬的。這種對“閱讀體驗”本身的重視,已經超越瞭一本普通讀物的範疇,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工藝品,讓人愛不釋手,甚至不捨得在上麵做任何標記,生怕破壞瞭它原有的完美形態。
評分坦率地說,這本書的價值遠超其定價,它提供的知識密度和審美愉悅度是相輔相成的。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它無疑是一份極佳的指南,不僅僅告訴你“去哪裏看”,更關鍵的是告訴你“為什麼要看”以及“如何去感受”。然而,更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它成功地構建瞭一種獨特的“觀看世界的方式”。作者仿佛教會瞭我們如何用一種更慢、更具沉思性的目光去審視那些宏偉的遺跡,去發現那些被快節奏生活所忽略的細微之處。每次翻開它,都像是在進行一場精神上的“慢旅行”,強製性地將我從日常的瑣碎中抽離齣來,沉浸到一種更宏大、更悠遠的時空維度中去思考。這本書帶來的不隻是信息,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重塑和對生活態度的啓發,絕對值得反復品味和收藏。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其精準,我一打開就陷進去瞭,完全停不下來。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設置懸念和鋪墊,總是在最恰當的時候拋齣一個小小的知識點或者一個關於當地文化的獨特見解,吊足瞭讀者的胃口。它不是那種平鋪直敘的流水賬式的記錄,而更像是一部精心編排的旅行電影,每一個章節都有明確的主題和高潮。有時候,作者會突然插入一段非常細膩的個人感悟,那種旁人難以察覺的敏銳觀察力,讓人拍案叫絕。比如他對某個特定時間點光綫變化下石刻麵容神態的描摹,那種詩意的語言運用,簡直是信手拈來,卻又字字珠璣。閱讀過程中,我發現自己不止一次地停下來,閤上書本,開始在腦海裏構建齣作者所描述的場景,甚至能感受到那種帶著異域風情的微風拂過臉頰的感覺。這種高超的敘事技巧,讓整個閱讀過程充滿瞭探索的樂趣和知識的迭代感,完全沒有一絲冗餘。
評分這本書的作者在文字的“溫度”把握上,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讀著讀著,我感覺自己完全不是在看一個外來者對異域的記錄,而更像是一位老朋友在分享他最珍視的一段經曆。那種真誠、坦率,甚至是帶著一點點自嘲的幽默感,讓閱讀體驗瞬間拉近瞭距離。他筆下的人物,無論是遇到的匠人、商販還是當地的孩子,都栩栩如生,充滿瞭生命力,絕非扁平化的符號。我特彆喜歡其中描述的一些生活細節,比如當地人如何烹飪食物,他們的日常對話習慣等等,這些微小的切片,共同構建瞭一個豐滿、有血有肉的異鄉世界。這種“在場感”極強,讓讀者在獲取信息的同時,收獲瞭強烈的情感共鳴。它沒有居高臨下的評價,而是充滿瞭對當地文化最深沉的尊重和熱愛,讀完後讓人心頭暖暖的,充滿瞭對世界的好奇和善意。
評分作為一本圖文並茂的作品,這本書在內容深度上展現齣瞭令人驚喜的厚度。我原本以為它可能隻是停留在一般旅行隨筆的層麵,但深入閱讀後纔發現,作者對背景知識的挖掘是做過紮實功課的。那些關於曆史脈絡的梳理,關於建築工藝的解讀,絕非泛泛而談,而是能看齣作者下瞭苦功夫去研究過相關的學術資料。尤其是一些關於特定宗教符號或王室更迭的解析,作者總能用一種非常生活化、易於理解的方式來闡釋那些原本晦澀難懂的古代文獻信息。這種“學術的嚴謹”與“大眾的可讀性”之間找到瞭一個黃金平衡點,讓人讀起來既有滿足感,又不會感到壓力。對我這種對文化曆史有一定興趣,但又缺乏專業背景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打開瞭一扇通往更深層次理解的大門,它提供的視角是如此的獨特而深刻,遠超預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