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一个人的绿龟岛
定价:25.00元
作者:刘先平
出版社:天天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0161317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本充满冒险色彩的美文
◆一部展现探索精神的力作
◆蕴含丰富的自然知识和科学知识的文学读物
◆精彩的、原创的、描写海洋世界的作品
◆展现南海自然风光与人文风光的佳作
1.刘先平是中国*一位在大自然探索40年的作家,他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誉为“东方之子”,他被尊为“中国现代大自然文学之父”。
2.刘先平在四十年的探险中,经历了重重危险,但也见识了普通人所不能见识的动植物、大自然的奇特和优美。
3.这本书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知识和科学知识,在让孩子获得文学阅读的愉悦的同时,也可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这对日渐远离自然的孩子来说,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尤为重要。
4.这本书亦可培养读者探索精神、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
5.这本书亦可告知读者野外探索和野外求生所需的物质和精神准备。
内容提要
阿山在一次出海打鱼的过程中,遭遇了海上风暴,迷失了方向。在海龟的指引下,他偶然来到绿龟岛,并通过绿龟岛找到了回家的路。回来后的阿山对这次经历只字不提,但在得知我们来南海的真实目的后,他决定带我探访绿龟岛,然而意外再次发生……
这部大自然探险小说,是刘先平的全新长篇作品,作者用流畅的语言,讲述了一场精彩的海洋探险,描绘了众多有趣的海洋生物,在开阔青少年读者眼界的同时,也传达出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生态道德理念,对于引导青少年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也具有意义。
目录
章 绿龟岛——海市蜃楼?
1. 探险绿龟岛
2. 海洋中居然有河流?
第二章 夜海奇遇
1. 滨珊瑚上的海贝博物馆
2. 有能跳会蹦的螃蟹?
3. 群鱼在飞翔
4. 窜来海蛇阵
5. 恐怖的海魔
第三章 潜海花絮
1. 珊瑚手舞
2. 惹不起
3. 碰不得
4. 珊瑚卫士
5. 跳摇摆舞的
第四章 绿龟岛奇幻
1. 再探绿龟岛
2. 鲨鱼伏袭
3. 软着陆
4. 海盗出没
第五章 一个人的绿龟岛
1. 遭遇海难
2. 我被扔到了潟湖
3. 患难之交——哨兵
4. 美得你毛骨悚然
5. 海龟领航
6. 谁来拉船?
7. 梦 想
作者介绍
刘先平,被誉为中国当代大自然文学之父。他曾经两次横穿中国,从南北两线走进帕米尔高原;三次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四次探险怒江大峡谷;六上青藏高原;多年跋涉在横断山脉;两赴西沙群岛探险;他在大自然中凿空探险近四十年。
他的作品包括四部描写在野生动物世界探险的长篇小说和几十部大自然探险奇遇故事,共九次荣获奖项,其中包括三届“五个一工程”奖、三届全国儿童文学奖。
2010年安徽省人民建立并授牌“刘先平大自然文学工作室”。
2010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被列为林格伦纪念文学奖候选人。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安徽省人民参事。
文摘
序言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受,那一定是“回味悠长”。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扔在一边,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净的快餐文学。相反,合上书页后,它像一段旋律,久久地在脑海中盘旋不去,甚至会影响到我之后几天看其他事物的视角。很多句子,我甚至会特地摘抄下来,反复揣摩其背后的哲思。比如它对“边界”和“存在”的探讨,没有使用晦涩的哲学术语,而是将其融入到最具体的场景描写中,比如一道裂缝、一片迷雾、或者是一扇半掩的门。这些具象化的意象,反而比抽象的理论更有力量,它们像一个个小小的锚点,将读者的思绪牢牢固定在故事的核心命题上。每当我陷入生活的琐碎和喧嚣时,这本书的内容就会像一股清流涌入,提醒我要跳脱出来,审视一下自己灵魂的“尺寸”和方向。这种文学作品对个体精神世界的滋养和重塑作用,才是其最宝贵的价值所在。
评分我不得不说,作者的叙事手法高明得令人咋舌,他似乎有一种魔力,能把最日常的场景描绘得充满张力,而把最宏大的背景处理得如同耳边私语。故事的开篇并没有急于抛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件,而是用了一种近乎散文诗的笔调,缓慢而坚定地将读者带入主人公的精神世界。那种对时间流逝的捕捉,细腻到让你能感受到空气中尘埃的缓慢飘落,以及内心深处那些细微的情绪波动。我尤其欣赏他处理心理活动的方式,不是那种生硬的内心独白,而是通过环境的细微变化、人物不经意间的一个动作来侧面烘托,需要读者自己去拼凑和体悟,这种“留白”的处理,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参与感。读到中段,情节的推进突然变得像潮水一样不可阻挡,所有的铺垫在那个瞬间集中爆发,但爆发得却非常克制,没有滥用戏剧冲突,而是让一切都顺理成章地发生,仿佛这是宇宙运行的必然结果。这种对故事节奏的精准拿捏,让我在阅读时,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跳加速的声音,而这种感觉,在很多浮躁的当代小说中是难以寻觅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视觉上的享受,封面那种带着淡淡的复古气息的油画质感,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喜欢那种不张扬却又很有深度的色彩搭配,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拿到手里的时候,纸张的触感也出乎意料的好,不是那种廉价的印刷品感觉,而是带着微微的纹理,翻阅起来非常舒服,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可以看出出版方在制作过程中是下了真功夫的。内页的排版也处理得非常巧妙,字里行间留白的恰到好处,让每一个段落都像是在呼吸,阅读的节奏感一下子就被建立起来了,完全没有那种被文字堆砌的压迫感。尤其是那些插图,虽然我是在读一个关于探险和孤独的故事,但插图的风格却异常的细腻和富有诗意,它们不是简单地复制文字内容,而是用一种更抽象、更具象征意义的方式,为故事增添了无数的遐想空间。我甚至会时不时地停下来,只是为了欣赏某一个跨页的构图和光影处理,这已经超出了“阅读”本身,更像是在进行一场艺术鉴赏。这种用心做出来的实体书,真的值得被珍藏,它让电子阅读的冰冷感彻底消退,重新找回了捧读一本书的仪式感和满足感。
评分从结构上看,这本书的巧妙之处在于其非线性叙事中蕴含的强大秩序感。它采用了多重时间线的交织手法,过去的回忆、当下的行动和对未来的隐晦预示,像是三股水流在叙事的大河中相互缠绕、时而并行,时而交汇。初读时,可能会因为这种跳跃感而感到一丝迷惘,但当你沉下心来,就会发现作者在每一次场景转换或时间回溯中,都埋藏了精妙的线索和情感的呼应。这就像是在玩一个复杂的立体拼图,你手中的每一块碎片看似独立,实则都对应着另一个时空的某个细节。特别是当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场景,在故事的后半段因为一个共同的意象或一次相同的对白而猛烈碰撞时,那种豁然开朗的震撼感,简直令人拍案叫绝。这种复杂的编排,要求读者必须保持高度的专注力,但也给予了那些愿意投入精力的读者丰厚的回报,它奖励了细心和耐心,让阅读不再是单纯的被动接收信息,而是一场主动的智力探险。
评分这本书在人物塑造上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它没有给我任何扁平化的角色。每一个出现的人物,即使只是匆匆露面,都像是被投入了一块高清晰度的透镜下,有着自己完整的前史和难以言说的复杂性。特别是主角,他身上那种与世界格格不入的疏离感,不是矫揉造作的“文艺病”,而是一种根植于骨子里的,对既有秩序的本能排斥。你会发现,他的每一次选择,无论多么偏激或看似不合逻辑,都有着一套自洽的内在逻辑支撑。我特别喜欢作者如何描绘“孤独”这个主题,它不是单调的寂寞,而是包含着自我审视、对连接的渴望以及对自由的捍卫等多层次的情感纠葛。读着读着,我常常会反思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是不是也在用某种方式,构建着属于自己的“孤岛”。这种代入感是深刻的,因为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他很孤独”,而是让你真真切切地体验到那种被世界温柔地、却又坚决地推开的滋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