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客源国概况
定价:32.00元
作者:朱海冰,金磊
出版社: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56610147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旅游业是不出国门的出口产业,是当今世界各国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21世纪的旅游业已成为各国*发展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中国国际旅游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前来中国旅游,旅游业也成为我国创汇的主要途径之一。据国家旅游局2011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来华的海外游客人数达l3376.22万人,入境旅游接待收汇达458.14亿美元。中国的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目前已遍布五大洲,且在不断扩大之中。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预测,中国在2020年将成为世界大旅游目的地。可见,将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世界各地来到中国旅游,了解客源国的相关信息成为广大旅游从业者和旅游专业学生的迫切要求。
旅游教育是旅游发展有力的支撑,在我国高校的旅游教育体系中,客源国概况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本书主要为高校旅游管理本科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编写使用,高职院校的师生也可选用,同时还可以作为旅游从业人员了解境外客源状况的自学教材。
根据2011年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入境游客人数统计数据,本书以入境旅游人数超过40万人次的外国游客来源国家作为主要选材依据,选取了31个国家编入教材。传统的港、澳、台地区虽然仍属于海外客源市场,但不编入本教材。在选取的31个国家中,有部分国家入境游客人数较少,作者采纳了编委以及海南琼州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金海龙院长的建议,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将美洲地区的巴西与墨西哥,非洲地区的南非等四国,南亚及中东地区的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以及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坦等三国编入教材。以上国家和地区虽然目前来华客源较少,但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成功地将复杂的世界简化为一个可分析、可理解的模型,但这种简化并非粗暴的概括,而是基于详实案例和严密逻辑的提炼。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末尾设置的“案例启示录”部分,这种紧密结合实际操作的反馈机制,极大地提升了这本书的实用价值。例如,书中对某一东亚客源市场对“体验式消费”的执着分析,如果结合当下流行的短视频传播特点来看,简直就是一幅活生生的市场趋势预言图。读者在阅读时,会不断地被引导去思考:“那么,我的业务该如何应对?”这种强烈的代入感和反思空间,是很多官方报告所不具备的。它不是一本读完就可以束之高阁的书,而更像是一本需要反复翻阅、时常对照当下市场情况进行校验的“工具书”,其知识的保质期相对较长,体现了作者团队对行业本质的深刻把握。
评分我得说,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深入的行业沙盘推演。它最大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思维框架,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看待“客源市场”的视角彻底变了,不再是简单地把“游客”看作一个整体,而是清晰地认识到每一个客源国背后,都代表着一套完全不同的价值体系、消费偏好乃至信息获取渠道。作者们在论述中引入了大量的比较分析,这种对比手法极大地增强了信息的冲击力和记忆点。例如,他们在对比分析北美和东南亚客源市场在“自由行”与“团队游”偏好上的巨大差异时,引用了非常生动的案例,让我忍不住在脑海中勾勒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旅行场景,这远比干巴巴的统计图表来得有说服力。而且,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透露出一种严谨而又不失温度的学风,既有扎实的学术根基支撑,又不乏对实际操作层面的关怀,这使得它在众多理论著作中脱颖而出,具备了很强的实用指导意义,可以说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典范之作。
评分这本关于客源国概况的书,从我这个读者的角度来看,简直就是一本探险指南,只不过这次的探险目的地是数据和趋势的世界。首先,作者们在梳理不同客源国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经济结构时,那种细致入微的洞察力让人印象深刻。他们不仅仅罗列了冰冷的数据,而是将这些数据“活化”了,让我们仿佛能看到一个又一个不同国度的旅行者带着他们特有的热情和需求涌入我们视野的场景。比如,对某一欧洲客源国消费习惯的剖析,就让我这个长期关注旅游业的朋友茅塞顿开,理解了为何某些营销策略在那里屡试不爽,而换个地方就效果甚微。这本书的结构编排也很有章法,从宏观的全球格局到微观的区域特征,层层递进,逻辑性极强,即便是初涉此领域的读者,也能很快找到自己的切入点,不至于在信息的海洋里迷失方向。它不是那种只适合专家学者翻阅的晦涩著作,更像是一本为行业从业者量身定制的“武功秘籍”,每一个章节都蕴含着实战价值。特别是对新兴客源市场的分析部分,紧跟时代脉搏,提供了很多前瞻性的思考,这点非常难得,显示出作者团队深厚的行业积累和敏锐的捕捉能力。
评分坦白讲,很多行业报告读起来都像是在应付差事,缺乏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但这本书在叙事节奏的把握上,却展现出一种高超的文学技巧。它并没有刻意去渲染或夸大某些现象,而是用一种冷静、客观,甚至带有一点点“侦探”口吻的笔调,层层剥开客源国的“面纱”。特别是对于一些传统上被认为是“难啃”的客源市场,作者们似乎花了大心思去挖掘其潜在的驱动力,很多观点新颖到让人拍案叫绝,比如他们对某一特定群体“隐性需求”的挖掘,我认为是全书的亮点之一。这种“深挖”的能力,不是靠表面信息堆砌就能达到的,它需要对社会学、经济学乃至心理学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个人尤其欣赏书中对“风险规避”和“价值敏感度”这两个核心概念在不同客源国间的差异化解读,它为我们制定精准的风险控制和定价策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后盾,避免了“一刀切”的错误。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排版细节也体现了出版方的专业水准,但更重要的是内容本身所展现的深度和广度。它成功地搭建起了一个多维度的分析平台,让我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我们自身的服务体系。以往我们总是在抱怨市场变化快,但这本书清晰地指出了“变化”背后的“不变”的驱动力,以及“不变”中蕴含的“变化”的趋势。比如,书中对于信息传播媒介对客源国决策影响的分析,简直是现代传播学和旅游市场学的完美结合。它让我意识到,如果我们只关注传统渠道,就如同在与时代脱节,那些新的、更隐蔽的“风口”可能正从这些被我们忽略的客源国悄然兴起。对于希望在全球化竞争中占据主动权的机构来说,这本著作简直是不可或缺的“导航仪”,它不提供明确的路线,但它能让你清楚地看到地图上所有的地形和潜在的暗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