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那件疯狂的小事叫旅行
定价:39.80元
作者:占夏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12216928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2元=一张地铁票?一份报纸?一瓶矿泉水?
我们告诉你,2元=一次欧洲圆梦之旅!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的奇遇记。
她叫占夏,去欧洲是她的小心愿。
她没有足够的钱,却勇敢在微博上发起筹款计划:
通过寄明信片、分享游记等行动回馈资助她旅行的人。
她收到铺天盖地的质疑,
也收到满满的爱。
在700多份陌生人的捐助下,
她终于去了欧洲,终于看到了欧罗巴的天空。
在少女峰下看奶牛,在大教堂里祷告,在卢森堡公园美美地午睡……
700个网友 6000元资助 5个国家 30天行程 一连串意想不到的奇遇。
*勇敢的占夏,
将在书里与你分享,她做过的那件疯狂的小事!
内容提要
25岁之前去欧洲,这是占夏的人生梦想。没有足够的钱,但是她有足够的勇气。她选择了在微博这个互动性和延展性极强的新媒体上筹集旅费的方式,并将这趟旅行命名为“微旅行”。消息发出后在微博上引起巨大反响,在铺天盖地的质疑以及无数的感动支持中,占夏带着网友捐赠的旅费实现了30天的欧洲旅行。奇妙的旅行,也邂逅了不少奇妙的人和事:微博上个捐助者,差点成为占夏的旅伴;卡塔尔航班上邻座的中国女孩,向占夏打听“知不知道一个在微博上募捐想去欧洲的女孩”;日后的老板竟然也是关注她旅行的粉丝,因为对占夏“不靠谱旅行”的赞许而给了她人生份工作……
目录
作者介绍
占夏,日本留学四年,毕业回国后SOHO了一年,自由撰稿同时经营一家叫“卷Q色研社”的原创设计网店,近开始筹划自己的独立杂志。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文字功底实在让人惊叹,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仿佛能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文字中描绘的那些山川河流、异域风情。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拖沓或仓促,每一个场景的切换都自然而流畅,就像观看一部精心剪辑的旅行纪录片,只是这里的画质是文字,而它的高清程度完全超越了任何屏幕。尤其是一些细节的捕捉,那些只有真正深入当地生活的人才能体会到的微妙之处,都被作者细腻地记录了下来。比如,清晨集市上那种混杂着烟火气和花香的独特味道,陌生人之间一个善意的微笑所带来的瞬间温暖,甚至是旅途中遇到的那些不期而遇的小小挫折,都被赋予了一种诗意的解读。我特别喜欢作者处理情绪的方式,它不是那种简单粗暴的“我好开心”或者“我好沮丧”,而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和内心的独白,将复杂的情感层次慢慢剥开,让读者自己去体会那种在未知中探索的兴奋与迷茫交织的状态。这不仅仅是一本记录行程的书,更像是一场关于感知世界的深度冥想,让人在合上书本后,依然能闻到空气中残留的远方的味道,久久不能散去。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旅行文学抱持着一种比较审慎的态度,总觉得很多作品不过是精心修饰过的“到此一游”流水账。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没有过度渲染那些旅游攻略里千篇一律的打卡点,而是将笔墨聚焦在了“人”与“地方”的碰撞与融合上。作者的视角非常独特,她似乎拥有一种魔力,能让每一个擦肩而过的人物都鲜活起来,仿佛他们都有自己一个完整且引人入胜的故事线。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某次深夜长途巴士上的描写,那种在颠簸中与陌生人共享沉默和疲惫的氛围,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读到那里,我甚至能感觉到自己身体深处的倦意,但同时又有一种奇妙的同在感。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告诉你“该去哪里玩”,而在于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要去那里”,以及“在那里,你变成了谁”。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日常生活中被忽略掉的那些真实和热情,读完后,你会忍不住想重新审视自己生活的纹理。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疏离中的热烈”。作者的文字有一种冷静的旁观者姿态,但字里行间又流淌着对生命体验的极度渴望。这种矛盾的张力,使得阅读体验非常迷人。它没有那种过度煽情的口吻,反而更接近于一种高质量的文学散文,每一句话都经过了精心的打磨,但又完全不显得矫揉造作。我发现自己经常会停下来,反复阅读某一段话,不是因为我没看懂,而是因为那个句子本身的结构和韵律感太完美了。它像音乐一样,有高潮,有低谷,有停顿,有延展。对于那些追求文字美感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场盛宴。它展示了一种非常成熟的“用思想去旅行”的方式,而不是仅仅用脚步去丈量距离。这种深度思考的注入,使得即便是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常片段,也充满了哲思的余味。
评分坦白讲,我是一个不太容易被“心灵鸡汤”式表达打动的读者,很多旅行文学读起来总觉得用力过猛,想要传递某种宏大的人生哲理,结果反而显得空洞。但这本书的高明之处在于,它选择了一条更内敛、更真实的小径。作者似乎并不急于告诉我们任何“标准答案”,而是将自己置于一种开放、接纳的状态,让旅行本身去“教育”她。你会看到她如何笨拙地与当地人用手势交流,如何因为误解而陷入窘境,又是如何从这些小小的失败中汲取经验。这种真实感极大地增强了代入感,它剥离了旅行中那种滤镜下的完美假象,呈现出一种更接近现实的、充满泥土气息的探索。这本书读起来,更像是陪着一位非常有趣且真诚的朋友,在异国他乡的街角闲聊,没有表演的成分,只有最原始的分享与好奇心,读完后感到非常放松和被治愈。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布局非常巧妙,它并非简单地按时间或地理顺序排列,而是更注重情感和主题的串联。时而跳跃到某个特定的感官记忆,时而又沉浸在对某个抽象概念的思辨之中,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手法,反而更贴合我们记忆和感受事物的方式——碎片化,却又充满内在的逻辑联系。比如,某段关于沙漠星空的描写,会突然引申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紧接着的下一章,可能又会聚焦于某个小镇上一个古老手工艺人的专注神态,这种看似跳跃的场景切换,却在潜意识中完成了对“永恒与瞬间”这一主题的探讨。它要求读者稍微集中注意力,但回报是巨大的,因为你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新框架。它教会我们如何从日常的重复中提炼出闪光点,如何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锚点,这本书的思考深度,远超出了普通游记的范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