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去撒野,在好的时光里
定价:36.00元
作者:陈思宏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3-11-01
ISBN:978750573183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太多的时候,我们总是在自我的束缚中活着;太多的时候,我们总是埋头紧盯着前行的步伐;更多的时候,我们已然忘记了自由呼吸的天性,我们一直沉睡着……或许,有时候,或许,有个地方,我们有意或无意间闯了进去,在时空交错的瞬间,会神秘地感觉到心底的触动与共鸣,会倏忽间有来生和前世的恍惚,仿若,这一刻,这地方,正是自己的栖身之所,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精神家园。
《去撒野,在好的时光里》讲的是柏林、是肆意在柏林天空下的自由、叛逆和解放。这不是一本浮光掠影的影像文集,这是完全根植于心灵土壤的倾诉与呐喊。一座历经两次大战的伤痕之都,一座在废墟上重新焕发生机的所在,这是我们透过重重雾霾所能期望、所能触摸到的好时光。《去撒野,在好的时光里》由汉莎航空、蚂蜂窝网倾情推荐,内藏手绘柏林私家去处地图,不容错过。
柏林,不是旅途的终点站,从这里,我们可以重新出发。
内容提要
我们为什么要远行? 是因为灵魂的麻木,还是因为被挤压和束缚得太久?
柏林,一个狂放不羁的城市。穷酸却又不失性感,自信与伤痕如青春进行曲般交错铿锵。
这里——适合撒野,也不吝给予空间。
历史的绳索曾牢牢套住这个城市,但柏林的反抗精神并未被摧毁,城市从废墟里重生,推倒了冰冷的围墙,逃脱过往的阴霾,这是全新的柏林。
柏林的上空有自由呼啸而过,这声音,是否久违?
我们为何要来到这里?信仰?青春?梦想?或者这些都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我在柏林,你在哪里?
目录
撒野之后,写故事(自序)
PART 1: 漫游者必须弯腰低头
1.不能说天使
2.虚线上的骨牌
3.电视塔从不缺席
4.秘密警察
5.希望与残酷
6.1936年的废墟
7.万湖的美丽与哀愁
8.涂鸦魔鬼山
9.公墓与绊脚石
10.柏林苍穹下:那些女神
11. 魔山书店的密室隐喻
12.桥
PART2: 跳吧,不然我们就迷失了
13.有一天
14.碧娜,你在不在?
15. 青春可以这样嘉年华
16.关键词:独立,爱
17.送给苏珊娜的懒惰苏珊
18.光
19.广场上的柴可夫斯基
20.天上掉诗句的夜晚
21. 听着驯鹿低吼入梦
22.一起稀释孤单
23. 他们的创意也制造了柏林
24. 你美丽,因为你不同
25.植物园的夏天
26. 谁都抓不住时光,那就来亲眼看看繁华褪尽
PART3: 他们一开口,就是一部电影
27. 这都市伤痕太多
28. 一只叫布鲁诺的熊
29.与雪人道别
30.和烟囱先生握手拥抱
31.敲门,开门
32.狗运
33.收养雷声
34.身后的毕业钟声
35.孔雀岛
36. 十点后,马灿见
37.与暧昧
38.占领房屋者后的战役
39.街头的慈悲
40. 柏林人的心头肉
41. 这精彩的一生,不准忘
42.林青霞的化妆师
43.京剧女武生的手表火车情缘
PART4: 狂野之城
44.带苦味的摸摸渣渣
45.肉圆与咖喱香肠的双城记
46.百万面孔任我观看
47.“今天,是我的丧礼预演”
48.橘色打扫龙
49.柏林的飞行传奇
50.记得就是反抗
51.父亲们
52. “我知道死亡的味道、声音”
53. 同志社群的愤怒
54.每个人偶尔都需要疯狂
作者介绍
陈思宏,台湾彰化出生,一个不安分,爱“作”的男人。当过演员,现任记者,台湾宏观电视柏林特派员,表演艺术杂志德国特约撰稿人。自称为迷惘的文青一枚,曾在蜗居的四壁贴满了波兰电影海报,满足至傻笑一夜;曾不分昼夜地听着一个词也搞不懂的德文乐曲,边听边哭,伤心太平洋;曾十分迷恋小剧场的演出,看到不爽之处,一跃而起跨上台去做了场外指导,并奇迹般的因此被吸收为剧场演员。*的爱好是胡乱读书,并总是用大笑掩饰恐惧。曾获台湾文学奖小说奖、九歌年度小说奖、林荣三文学奖小说奖。出版过小说集《指甲长花的世代》、《态度》、《营火鬼道》。电影作品《暧昧》、《宫保鸡丁》。
摄影简介
AchinPlum,陈思宏死党,热爱摄影的德国遗传学者,住在柏林及维也纳。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精巧得令人拍案叫绝。情节的推进并非线性的,而是如同一个复杂的迷宫,充满了回溯、跳跃和巧妙的伏笔。你以为你已经看清了故事的全貌,下一秒,作者又会从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让你对之前所有的判断产生动摇。这种叙事上的高超技巧,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仿佛在跟随一位技艺高明的向导,穿梭于不同的时空维度。文字的节奏感把握得极好,时而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流畅明快,时而又沉凝缓慢,让重要的场景获得足够的呼吸空间。我特别喜欢作者处理时间线的方式,不同时间段的记忆碎片被巧妙地拼接起来,最终构成了一幅完整而震撼的画面,这种拼图式的阅读体验,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层次感和张力。
评分这本书读完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那种细腻的情感描摹,简直就像是把一个鲜活的灵魂展现在你面前。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达到了令人惊叹的深度,每一个转折,每一次挣扎,都让你感同身受。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那些隐秘的角落。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不动声色的叙事方式,看似平淡的笔触下,却蕴藏着汹涌的情感暗流,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感受那份文字背后的温度和重量。那种力量感,不是通过激烈的冲突来展现,而是通过对生活细节的精准捕捉和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而自然流露出来的。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人”这个概念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那些曾经模糊不清的情感脉络,似乎都在这本书里找到了清晰的出口。
评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成长”这个主题的处理,展现出了一种极其成熟和清醒的态度。它没有刻意去美化或丑化“成为自己”的过程,而是真实地呈现了其中的代价、迷茫和偶尔闪现的顿悟。那些青春期的躁动、对外界规则的抗拒、以及最终与自我和解的艰难,都被作者描绘得淋漓尽致,毫无保留。它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或廉价的鸡汤,而是提供了一种思考的路径,一种面对困境时可以参考的勇气。每次读到那些关键的转折点,我都会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文字,思考自己的人生轨迹,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参照系,让我得以更清晰地审视自我。
评分我必须称赞一下作者构建的那个世界观,虽然故事背景可能并不宏大,但其内在的逻辑和氛围营造却达到了极高的水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独特的、略带忧郁却又充满生命力的气息,让你仿佛真的能闻到那种特定的味道,感受到那种特定的光线。环境的描写不再是简单的背景板,而是成为了推动情节发展、暗示人物心境的重要载体。比如,某一个特定季节的更迭,或者某一个固定地点的光影变化,都精准地服务于情感的渲染。这种将环境与人物命运深度交织的手法,让整个故事拥有了一种浑然天成的生命力,读起来丝毫没有架空感,反而充满了扎实的真实感,让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评分从文学语言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语言是值得反复品味的。作者的遣词造句极其讲究,没有一句废话,每一个词语都仿佛经过了千锤百炼,准确地落在了它该有的位置上。他的句子充满了音乐性,读起来朗朗上口,但绝非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一种力量与克制完美平衡的美感。特别是那些富有哲理性的段落,虽然简洁,却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和思辨深度,如同浓缩的精华,需要你放慢速度,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我特别喜欢他使用的一些比喻,新颖而又贴切,瞬间点亮了整个场景,让人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清晰的画面感。这种对文字的敬畏和精湛的掌控力,是这本书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