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为了忘却的记录
定价:52.00元
作者:陈恒汉
出版社: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56472115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为了忘却的记录》是作者陈恒汉关于语言、文化及艺术的评论集,全书主要内容分为五辑。**辑为“文学自由谈”,主要针对文学、文坛的某些现象,以一个语言文化研究者的视角进行批评;第二辑为“从语言到翻译”,包括了语言对比研究、外语教学测试和翻译理论实践的一些经验总结或议论文章;第三辑为“文教哲思录”,题材扣紧文化、教育等现实情况,阐述了对社会文明、文化比较等的直观感受和哲理思考;第四辑为“听听那些声音”,则是在文化的视野里对流行音乐等进行了一些比较深入而有广度的赏析和品评;*后一辑为“言词的冲动”,是一些谈论写作与艺术创造的文章,侧重于在字词的审美活动中传递思考的成果。
内容提要
目录
辑 文学自由谈鲁迅这个人及其他丧失或颠覆的意象诗人的虚伪诗之异化及其闹剧我眼里的诗歌另一种声音:华人的英文书写流派、集会与评论代价与收获:我看文学 第二辑 从语言到翻译变体英语:谁说了算关于“双语”的冷思考海外华社的翻译之妙回到母语你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人造语言与机器翻译世界语言的尴尬四六级考试的国际思路小议英语形体美感及其效应也谈诗的翻译影视英语的教学答疑语码混杂与跨文化意识寓凄厉抗议于温柔倾诉中华Loong:舞乃不僵 第三辑 文教哲思录贝多芬听见自己的歌悲欢的卓别林从去墓地回来的路上搭错车的请跟我来冬天里的那把火法兰西别为我哭泣集体无意识小论教师的眼神聆听的另一种歧途美丽的腿何时才能出现你看你看他们的脸谈些爱与不爱的问题文化冲突散谈我的家我的天堂想要问问她敢不敢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制造的浪漫或快乐追风的少年人 第四辑 听听那些声音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从农贸市场到超市货架红色摇滚乐翻天姜还是老的辣她们的掌声响起妈妈留给我一些歌那些忧伤的“王子”们你的品味我永远不懂诗人与农民谁给你做的嫁衣说的比唱的还好听死了都要歇斯底里他们到哪里去啦我听这种声音的时候用心我在夜里反复地听许多的美丽与安静也来听袁惟仁弹吉他在这个时间看娃娃 第五辑 言词的冲动爱上自己的快乐叫着你的名字梦想的写作为了忘却的记录舞厅、公车和掀起作者的盖头来译并创作着用文字潇洒走一回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介绍
陈恒汉(1971—),男,福建惠安人,文学硕士,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兼任剑桥大学ESOL外语考试部考官、培训官,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社会语言学、英汉语言变体及跨文化比较研究,并涉猎软实力、文艺评论、诗文及民谣创作。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教育部等各级科研课题10项,曾获福建省高教科研论文奖(2005,2011)、泉州市社科成果奖(2008,2011)、《流行歌曲》全国词曲创作大赛二等奖(1996)等。著有《剑桥商务英语BEC中级快捷之路》等教材3部,学术专著《语言的流播和变异,以东南亚为观察点》等3部,评论文集《文化与软实力漫谈:从大中华到地球村》等3部,译著《深海的珍珠——英语诗歌译鉴99篇》等,另有诗集《文字与音乐共舞》和文集《梦和现实的边缘》各1卷,《中英文&闽南语词曲创作弹唱选》光盘1张(收录作品Demo40首)。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于“遗忘”这个主题的探讨。作者用极其精妙的笔触,描绘了记忆的流逝,以及那些试图抓住过往的徒劳与挣扎。它没有渲染悲伤,也没有刻意煽情,而是以一种近乎冷静的观察,展现了时间对人心的侵蚀。我常常会在读到某些章节时,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点滴,那些曾经清晰的画面,如今已变得模糊不清,那些曾经深刻的情感,也渐渐淡去。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遗忘并非是一种全然的缺失,它也可能是生命的一种自我调节,一种对过往的释怀。作者的文字,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对于时间、对于记忆的复杂情感。它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留下了一片广阔的思考空间,让我独自去感悟,去体会。这种留白的设计,反而让这本书更具生命力,更引人回味。
评分我得承认,这本书的阅读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它的内容相当有深度,而且充满了象征意义,需要读者投入相当多的精力去解读。我常常会遇到一些让我困惑的句子,或者是一些看似难以理解的意象,但正是这种挑战,才让我觉得阅读它是一件充满意义的事情。它不像是一部轻松的读物,更像是一次精神的跋涉,需要你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然而,当你克服了初期的迷茫,逐渐领悟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深层含义时,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我喜欢它这种“不轻易给出答案”的风格,它鼓励我独立思考,去发掘属于自己的理解。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思考方式,一种看待世界的新视角。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深刻,往往隐藏在不经意的细节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用时间去沉淀。
评分这本《为了忘却的记录》在我书架上已经静静地躺了有一段时间了,每次翻开它,总是会沉浸在一种奇妙的氛围中。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引人遐想的诗意,仿佛一扇通往过去,或是潜藏着深邃情感的门扉。我最喜欢它处理文字的方式,那种不疾不徐,却又字字珠玑的铺陈,总能轻易地勾勒出鲜活的场景和饱满的情感。有时候,我会被作者细腻的观察力所打动,那些被大多数人忽略的生活细节,在作者笔下却闪烁着别样的光芒,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周遭的世界。它不是那种快节奏、强情节的书籍,更像是一杯醇厚的老酒,需要你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甘甜与回味。每一次阅读,似乎都能从中汲取到新的感悟,一些曾经模糊的情绪,在这种文字的映照下,变得清晰而深刻。我常常在读完一个段落后,会停下来,闭上眼睛,让那些文字在脑海中回荡,感受那种被文字浸润的心灵涤荡。它像是一个安静的倾听者,也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引路人,带领我探索那些藏在内心深处,不曾被完全发掘的角落。
评分《为了忘却的记录》带给我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感。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洪流裹挟,心灵难以得到片刻的安宁。而这本书,就像是一片避风港,让我能够暂时放下外界的喧嚣,沉浸在作者构建的独特世界里。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却蕴含着强大的力量,能够触及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我喜欢它对于生活细节的描绘,那些平凡的日常,在作者的笔下却充满了诗意与哲思。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生活,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美好,感受那些被遗忘的感动。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与一位智者对话,他用温和而深刻的语言,引导我思考生命的意义,感受人生的况味。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书,它会在你的心底留下淡淡的印记,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悄然浮现,给你带来启示。
评分初次接触《为了忘却的记录》,就被其独特的叙事风格深深吸引。它没有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像打碎了的时间碎片,以一种非同寻常的逻辑进行拼接。这种“碎片化”的处理方式,非但没有让人感到混乱,反而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引人入胜的氛围,仿佛在进行一场解谜游戏,每一片碎片都指向着一个未知的真相。我享受这种阅读过程中的探索感,每一页都充满了惊喜与挑战。有时候,我会反复阅读某个章节,试图捕捉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微妙联系,试图拼凑出作者想要表达的完整图景。这种阅读体验,挑战着我的理解能力,也激发了我更深层次的思考。它不像许多作品那样直接灌输思想,而是通过这种曲折的方式,引导读者主动去构建意义,去参与到故事的创造中来。这种互动式的阅读,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与作者一同探索着文字的边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