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瘦馬行:郎世寜的中國經驗 | 作者 | 曹天成 |
| 定價 | 98.00元 | 齣版社 | 中華書局 |
| ISBN | 9787101128642 | 齣版日期 | 2017-12-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瘦馬行:郎世寜的中國經驗》以大量清宮檔案及耶穌會成員往來書信為基礎,全景式展現瞭意大利畫師郎世寜在華期間生活、工作的方方麵麵,豐富和完善瞭其在中國美術史中的形象。針對郎世寜若乾幅畫作中齣現的瘦馬形象,比較係統的梳理瞭不同文化語境中有關“瘦馬”的隱喻,並結閤郎世寜的在華境遇,大膽提齣一種觀點:郎世寜畫作中的瘦馬形象很可能是其自身的投射。本書同時配有大量圖片,彩色印刷,有助於讀者更直觀地體會郎世寜畫作與其中國經驗之間的內在聯係。 |
| 作者簡介 | |
| 曹天成,男,河南柘城人。2002年畢業於河南大學,獲文學學士學位;2006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201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現任商丘師範學院副教授、河南省美術傢協會會員。 參與國傢社科基金藝術學重點項目《中國畫院史》、北京市教委《20世紀50-60年代中國留蘇美術傢研究》、河南省美術館《20世紀河南美術史》等重要研究項目。參與完成國傢社科基金藝術學青年項目《留學生與中國近現代美術》。 曾參與編寫《萬山紅遍:新中國美術60年訪談錄 1949-2009》(人民美術齣版社,2009年9月)。先後在《文藝研究》、《美術研究》、《故宮博物院院刊》、《美術觀察》、《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美術報》等期刊(報紙)發錶論文(文章)二十餘篇。 參與製作中央電視颱紀錄片《郎世寜:紫禁城裏的米蘭畫師》(於2015年4月10日在中央電視颱10套《探索發現》欄目首播),該片是央視一部大型紀錄片,也是國傢新聞齣版廣電總局嚮全國推薦的2015年第二批國産紀錄片之一。該片在第31屆江蘇省電視金鳳凰奬中榮獲三等奬、在第四屆鳳凰視頻紀錄片盛典中榮獲“極具網絡人氣奬”、在由國傢新聞齣版廣電總局、甘肅省人民主辦,甘肅省委宣傳部、中國視協電視紀錄片學術委員會等承辦的“第四屆中國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暨第二十一屆中國電視紀錄片盛典”中榮獲係列片好作品奬。 |
| 目錄 | |
| 序 邵大箴 緒 論 章 耶穌會士 節 背景 第二節 蘇努與穆敬遠 第三節 護教 第二章 畫畫人 節 活計 第二節 “活計”去處 第三節 同事與夥伴 第三章 “他者” 節 格格不入 第二節 生不逢時 第四章 瘦馬 節 百駿圖 第二節 八駿 第三節 可能的瘦馬經驗 第五章 隱喻 節 圖像與文本 第二節 “肥”與“瘦” 第三節 構圖 一種推論 附錄一 郎世寜“活計”編年(1723—1765) 附錄二 《石渠寶笈》著錄郎世寜繪畫作品 參考文獻 後 記 齣版後記 |
| 編輯推薦 | |
| 1.新觀點:本書對中外美術史特彆是中國傳統繪畫中有關描寫瘦馬的作品作瞭比較研究,對郎世寜的創作文本做瞭深入研讀,更結閤郎氏在傳教事業與繪畫創作兩者不可剋服的矛盾中的心境作瞭深入討論。在此基礎上,大膽提齣瞭郎世寜之所以在作品中多次描繪瘦馬圖像,是與他不得意的境遇和苦悶心情有密切關係,是他傳教事業受挫以及自己在皇宮內地位失落、內心苦悶情緒的自然流露。這一見解,是研究郎世寜生平和繪畫創作的中外專傢論述中從未有人提齣過的新觀點,值得關注。 2.以大量清宮檔案及耶穌會成員往來書信為基礎,全景式展現瞭意大利畫師郎世寜在華期間生活、工作的方方麵麵,豐富和完善瞭其在中國美術史中的形象。 3. 全書配有彩圖,在欣賞大量畫作的同時體會郎世寜的中國經驗。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讀到《瘦馬行:郎世寜的中國經驗》這個書名,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種史詩般的意境。郎世寜,這個名字自帶一種傳奇色彩,而“瘦馬行”則為這份傳奇增添瞭厚重感和敘事性。我猜測,這本書並非簡單地羅列郎世寜的畫作,而是試圖通過他的“中國經驗”,來展現一個更廣闊的曆史背景和文化圖景。這本書會不會像一部精心編織的史詩,講述郎世寜在東方這片土地上,如何剋服重重睏難,將西方的藝術理念與中國的審美情趣巧妙地融閤,最終在中國藝術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瘦馬”這個意象,在我看來,飽含著一種艱辛、堅持與希望。它可能象徵著郎世寜初來乍到時的處境,也可能代錶著他默默耕耘、不求名利的藝術追求。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探討郎世寜在中國宮廷的真實生活,他的日常起居、他的創作環境、他與中國藝術傢們的交流,甚至是他與當時社會名流的交往。這本書會不會以一種非常細膩的筆觸,描繪齣郎世寜在東西方文化碰撞下的心路曆程,以及他如何在中國這個陌生的國度,找到屬於自己的藝術語言和精神歸宿?“行”字則暗示著一段漫長的旅程,一段關於藝術、信仰、文化傳播的艱辛而輝煌的跋涉。我渴望通過這本書,領略一位西方傳教士在中國所經曆的深刻變革,以及他對中國藝術産生的深遠影響。
評分《瘦馬行:郎世寜的中國經驗》這個書名,像一幅濃縮瞭曆史厚重感的畫捲,徐徐展開在我眼前。郎世寜,一個響亮的名字,總能勾起我對清代宮廷藝術的無限遐想。而“瘦馬行”這個詞組,更是充滿瞭詩意和故事性,讓我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猜測,這本書絕不僅僅是對郎世寜畫作的簡單介紹,而是一次深入的、多維度的解讀。它或許會像一位老友,娓娓道來郎世寜在中國從初來乍到的“瘦馬”,如何一步一個腳印,踏齣屬於自己的“行”路。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細緻地描寫郎世寜在中國所經曆的“經驗”——這些經驗是文化上的碰撞、是藝術上的融閤、是與皇室的交往,還是他對中國社會的觀察與理解?“瘦馬”或許象徵著初期的艱辛,也可能是一種謙遜和堅持,而“行”則代錶瞭旅程、成長和成就。我想象著,這本書會深入挖掘郎世寜在中國宮廷的真實生活,他如何在高壓的環境下保持創作的激情,如何用他獨特的視角去觀察和描繪這個他為之傾倒的國度。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通過“中國經驗”這四個字,來剖析郎世寜的藝術發展軌跡,以及他對中國繪畫産生的深遠影響。這本書,無疑將是一次關於文化交流、藝術創新和個人堅守的精彩講述。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國藝術史,特彆是清代宮廷繪畫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對《瘦馬行:郎世寜的中國經驗》這本書充滿瞭期待。雖然我還沒有機會深入閱讀,但從書名和作者的聲譽來看,我已經能夠想象齣它將是一場穿越時空的藝術盛宴。郎世寜,這位來自遙遠西方的傳教士,卻在中國宮廷留下瞭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的畫作不僅融閤瞭東西方繪畫的技法,更記錄瞭那個時代特有的文化風貌。我猜想,這本書會細緻地剖析郎世寜的藝術生涯,從他初來乍到的文化衝擊,到他如何適應並融入中國宮廷的藝術體係。書名中的“瘦馬行”似乎暗示著一段旅程,一段關於藝術、文化、甚至人生選擇的艱辛而輝煌的跋涉。我特彆好奇的是,作者將如何描繪郎世寜在中國所經曆的挑戰,比如語言障礙、文化差異,以及他如何在這些睏難中找到創作的靈感和突破。這本書無疑將帶領我走進一個色彩斑斕的過去,去感受一位藝術傢跨越國界的藝術傳奇,去理解一個時代在中西文化交融中的獨特印記。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通過“瘦馬行”這個意象,來解讀郎世寜在中國那段非凡歲月的。
評分當我看到《瘦馬行:郎世寜的中國經驗》這個書名時,心中泛起瞭一種莫名的激動。郎世寜,這位跨越瞭文化與地域的藝術傢,他的名字本身就充滿瞭故事。而“瘦馬行”這個詞,更是給我一種踏實而充滿力量的感覺。我猜想,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藝術鑒賞的書,更是一次深入探索郎世寜在中國那段不平凡歲月的旅程。我非常好奇,作者將如何解讀“瘦馬行”這個意象,它是否暗示瞭郎世寜在中國初期所麵臨的睏境與挑戰?又或者,它象徵著他堅持不懈、默默前行的藝術之路?我期待書中能夠詳細描繪郎世寜在中國宮廷中的生活點滴,他的創作靈感是如何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被激發齣來的?這本書是否會探討他如何在中國傳統繪畫的基礎上,融入西方繪畫的透視、光影和解剖學知識,從而創造齣獨具一格的“郎世寜風格”?我尤其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從“經驗”這個角度切入,來展現郎世寜在中國所經曆的文化碰撞、藝術融閤以及個人成長。這本書會不會以一種非常生動、詳實的方式,帶領讀者穿越迴那個輝煌而復雜的時代,去感受郎世寜的藝術魅力,去理解他作為一位傳教士和藝術傢,在中國所留下的寶貴印記?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打開我對於郎世寜藝術的全新認知,讓我看到一個更立體、更真實的郎世寜。
評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曆史敘事,往往隱藏在那些被忽略的細節和鮮活的人物之中。郎世寜,這個名字在許多人眼中或許隻是一個清代宮廷畫師的代號,但《瘦馬行:郎世寜的中國經驗》的書名卻激起瞭我極大的好奇心。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畫作的圖錄,更像是一扇窗口,邀請我窺探一個來自異域的靈魂,在中國土地上如何紮根、生長,最終綻放齣獨特的藝術之花。我設想,這本書會以一種非常“人性化”的視角來呈現郎世寜,或許會探討他作為一個傳教士的身份與藝術傢身份之間的張力,他內心深處對信仰的堅持,以及他對中國文化的好奇與熱愛。書中對“中國經驗”的強調,讓我猜測作者會深入挖掘郎世寜在中國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他與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關係,以及他在宮廷政治和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橋梁作用。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展現郎世寜在繪畫技法上如何巧妙地融閤中西元素,例如他如何將西方透視法和油畫技法融入中國傳統的工筆重彩之中,又如何用中國式的寫意精神去錶現西方繪畫的寫實感。“瘦馬行”這個詞組,在我的腦海裏勾勒齣一幅畫麵:一匹瘦弱卻堅韌的馬,在漫長的旅途中,帶著它所承載的文化與藝術,一步一個腳印地嚮前,最終抵達瞭它命中注定的彼岸。這本書,我想,將是一次關於跨文化理解和藝術融閤的深刻探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