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中國古代民間工藝
定價:45.00元
售價:29.3元,便宜15.7元,摺扣65
作者:王俊
齣版社:中國商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0449894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中國古代的民間工藝不僅以品類浩繁、流派眾多著稱於世,而且也以它淳美的藝術風格和剛健直率的審美情趣豐富瞭世界文化寶庫,從而贏得瞭世界各國人民的贊譽和喜愛。《中國古代民間工藝/中國傳統民俗文化》著重介紹這些古代民間工藝形式的形成、發展與創作,具體包括年畫、剪紙、泥麵塑、木偶、皮影、玩具、香包、風箏、花燈、龍舟等。
王俊,男,1970年齣生於雲南省麯靖市,1989年服役於北京軍區空軍後勤部,1990至1993年就讀於空軍大連通信軍校。畢業後又先後就讀於北京郵電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河北師範大學哲學專業研究生(在職)。
這次偶然在書店裏翻到瞭這本《中國古代民間工藝》,書名就帶著一股濃濃的傳統韻味,讓人立刻聯想到那些精巧絕倫、承載著韆年曆史的匠心之作。迫不及待地翻開,裏麵的插圖和文字立刻抓住瞭我的眼球。首先,那精美的刺綉圖案,栩栩如生,仿佛能感受到絲綫的溫度和綉娘指尖的靈巧。從簡單的幾何紋樣到復雜的神話故事,每一針每一綫都蘊含著古人的智慧和審美情趣。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蘇綉和湘綉的部分,那種細膩的層次感和寫實的神韻,讓人驚嘆不已。接著,陶瓷的部分更是讓我大開眼界。那些素雅的青瓷、艷麗的彩陶,不僅僅是器物,更是那個時代人們生活的縮影。我看到那些手工捏製的細節,感受到泥土在雙手間變形的美妙,也想象著它們曾經承載過的食物、飲水,甚至是祭祀的隆重。瓦當上的吉祥紋飾,剪紙上生動的圖案,還有那些充滿地域特色的建築裝飾,都讓我沉醉其中,仿佛穿越迴瞭那個遙遠的時代,親身感受著古老文明的溫度。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對中國傳統工藝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敬畏。
評分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呈現的那些充滿生活氣息的民間藝術。它不僅僅是冰冷的知識介紹,而是將那些工藝與古人的日常生活巧妙地結閤起來,讓我看到瞭工藝背後鮮活的人和故事。比如,書中對皮影戲的介紹,不僅僅講瞭製作的技巧,還描繪瞭皮影藝人在戲颱上操縱著傀儡,用誇張的動作和生動的唱腔,講述著一個個動人的傳說。我仿佛聽到瞭鑼鼓喧天,看到瞭颱下觀眾的歡聲笑語。還有那些精美的燈籠,不僅僅是照明的工具,更是節慶時人們錶達喜悅、祈求平安的載體,上麵繪製的各種吉祥圖案,充滿瞭美好的寓意。書中還提到瞭許多與時令節日相關的民間工藝,比如春節的剪紙、端午的香包、中鞦的月餅模具等等,這些都讓我深切地感受到,民間工藝與中國人的生活是如此息息相關,滲透在每一個重要的時刻,點綴著平凡的日子。這本書讓我不再覺得民間工藝是陳舊的、遙不可及的,而是充滿瞭人情味和生命力,讓我對這些古老的技藝充滿瞭喜愛和好奇,想去深入瞭解它們的演變和傳承。
評分作為一名對曆史文化頗感興趣的讀者,這本書給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物質文明很感興趣,而這本書則將那些冰冷的文物,通過民間工藝這個載體,變得鮮活起來。我看到瞭那些精美的漆器,不僅僅是餐具,更是古人宴飲娛樂的見證,上麵繪製的圖案,充滿瞭祥瑞的寓意,也展現瞭那個時代的風俗習慣。我看到瞭那些古老的建築構件,比如鬥拱、飛簷,它們不僅僅是支撐,更是一種審美,一種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哲學。書中還提到瞭許多與祭祀、宗教相關的工藝品,比如佛像雕塑、神龕牌位,這些都讓我對古代人們的精神世界有瞭更深入的理解。這本書不僅僅是工藝的介紹,更是一本關於中國古代社會生活、信仰習俗的百科全書。它讓我意識到,每一件看似普通的工藝品,都承載著豐富的曆史信息和文化內涵,都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和研究。這次閱讀體驗,讓我對中國古代文明的厚重感有瞭更深刻的體會。
評分初讀《中國古代民間工藝》,就被它那嚴謹的學術態度和宏大的視野所摺服。這本書仿佛一部詳盡的百科全書,係統地梳理瞭中國古代民間工藝的方方麵麵。從原材料的選擇,到製作工具的演變,再到不同地域、不同時期工藝風格的獨特之處,都進行瞭深入的探討。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材料科學的闡述,比如不同泥土的特性如何影響陶瓷的燒製,不同染料的來源和特點如何決定色彩的飽和度和持久性,以及木材的紋理和硬度如何影響雕刻的精細程度。這些科學的分析,讓我對古人的智慧有瞭全新的認識,原來他們並非僅僅依靠經驗,而是對自然有著深刻的理解。此外,書中對工藝的分類也十分清晰,無論是陶器、玉器、金屬器,還是紡織、雕刻、繪畫,都進行瞭細緻的歸類和闡述,讓我能夠清晰地把握不同工藝門類之間的聯係和區彆。這種係統性的梳理,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不會感到零散,而是能夠構建起一個完整而清晰的中國古代民間工藝圖景。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深刻的感受,是那些充滿生命力的藝術錶達。它不僅僅是靜態的展示,而是通過對工藝過程的生動描繪,讓我感受到瞭工藝背後凝聚的心血與靈感。我看到那些泥塑藝人,如何在平凡的泥土中捏塑齣活潑可愛的童子,如何在人物的臉上注入喜怒哀樂的情感。那些木雕師傅,如何在堅硬的木頭上雕刻齣流動的雲紋,如何在動物的皮毛上刻畫齣細膩的肌理。還有那些編織者,如何在絲綫和竹篾之間編織齣圖案精美的籃筐和席子,每一個結,每一個紋樣,都充滿瞭匠心獨運。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藝人傳承的故事,他們如何將技藝代代相傳,如何將傢族的智慧融入到自己的創作中。這些故事讓我覺得,民間工藝並非簡單的技術復製,而是包含著一種精神的傳遞,一種對美的追求,一種對生活的熱愛。這些細節的描繪,讓我對這些古老的工藝産生瞭由衷的敬佩,也激發瞭我想要去親身體驗和學習的願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