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20几岁女孩,动情先动脑
定价:22.80元
售价:17.1元,便宜5.7元,折扣75
作者:黄志坚 心香一瓣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51240287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281kg
失去的当做礼物 眼前的叫做幸福 爱一个人就应该爱得彻底,但不是盲目也不是犯傻,因为爱的伤害与爱的甜美成正比。 20几岁女孩,面对如潮水袭来的爱情,动情前先动动脑吧!点击下图查看姊妹篇《20几岁,做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
20几岁女孩。正值花样的岁月,有花样青涩的股。也会遭遇青涩如花的爱情,只是现实生活总有些无奈。爱情也总让人身不由己。在爱情的世界里没有谁对谁错,但感觉不能代替生活。
聪明的女孩要学会动心。也要学习动脑。爱情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不应该是一件抓阄式的概率事件。爱情比任何事物都更接近修行,它不是科学,没有公理、定律、公式,刹那的领悟就是生活的本质。
一百对恋人就会有一百种爱情状态,情感问题并没有包治百病的良药。有时候心灵的一点醒觉和领悟。一些爱情的智慧,便可以引导一段感情走出困境。《20几岁女孩,动情先动脑》便是这样一些关于爱情的智慧和警醒、面对爱情。要感性也要理性,要动心也要动脑。
心香一瓣:原名杨春环,天蝎座女子。《女友》杂志当红编辑,情感专栏作家。曾任《小说精选》杂志主编,在多家报纸杂志开设专栏。
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扎实得令人惊艳,它不是那种充斥着网络流行语的快餐式读物,而是带着一种沉淀下来的老派智慧,但叙述方式又紧跟现代生活节奏。作者对于情绪的剖析极其透彻,仿佛能直接穿透文字,触及到读者内心深处那些最隐秘的、羞于启齿的纠结。比如书中提到的一种“预设性失望”,我以前从未用词语来定义过这种状态——就是我们总在期待最好的结果,但同时也暗自准备着最坏的退路,这种内在的拉扯极大地消耗了我们体验当下的能力。作者很巧妙地将心理学概念融入日常观察,让复杂的理论变得可以触摸和理解。我合上书本,常常会陷入长时间的沉思,不是因为内容晦涩,而是因为被作者提出的问题深深触动,迫使我去审视自己过往那些因为“脑子没跟上心”而错失或受伤的经历。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们不再将“感性”与“理性”视为水火不容的两极,而是看作相互成就的合作伙伴。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冲击,在于它重新定义了“勇敢”的含义。以往我们总以为在感情里勇敢就是奋不顾身,就是打破一切阻碍去争取。但这本书却指出,真正的勇敢,往往体现在“适时的克制”和“清醒的放手”。那种能够看透表象,直抵核心的能力,才是最稀缺的“动脑”能力。作者笔下的女性形象是丰满且复杂的,她们不是没有弱点,而是懂得如何将弱点转化为力量,或者至少,如何不让弱点成为被利用的筹码。书中对“情绪价值”的衡量标准也让人耳目一新,它不再是单方面付出或索取,而是一种动态平衡的艺术。我特别欣赏那种保持距离的美感——恰到好处的疏离感,反而能让吸引力持续保鲜。读完后,我不再害怕孤独,因为我知道,独处是用来积蓄智慧和力量的,而不是用来填补空虚的。这种由内而外的充实感,比任何外部关系都能提供更长久的慰藉。
评分如果说市面上大多数情感书籍都在教你如何“取悦”或“被爱”,那么这本书则是在教你如何“成就”自己,并以此为基础去建立健康的关系。它的语言风格非常现代,夹杂着一种恰到好处的戏谑感,使得那些严肃的话题读起来毫不费力,甚至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作者对于现代社会中信息过载导致的“选择困难症”在情感上的投射也有精辟的分析,我们总以为有更多选择,但实际上选择越多,决策成本越高,反而更容易陷入“等等看”的僵局。书中对于如何设定“情感目标”的建议非常实际,它要求读者像规划职业生涯一样去规划自己的亲密关系,设定阶段性目标,并定期进行“情感复盘”。这本读物读完后,给人的感觉是沉静而有力量的,它不是一剂速效药,而是一种长期的思维训练,让人学会用一种更加成熟、更具前瞻性的眼光去迎接和构建自己未来的人生篇章。
评分拿到这本封面设计得挺有意思的书,初翻的时候,就被那种带着点小俏皮又不过分轻浮的语气吸引住了。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探讨“动情”这件事上,那种跳脱出传统浪漫叙事的角度。她似乎并不急着去描绘那些脸红心跳、电光火石的瞬间,反而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拉着你的手,语重心长地跟你分析,真正的“动心”是如何在思绪和现实的碰撞中慢慢成型的。书里对女性在情感中的主动性探讨得非常到位,不是那种硬邦邦的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贴近生活的场景和细腻的内心独白,让你自然而然地意识到,优秀的情感关系从来都不是被动等待的结果,而是需要智慧去引导和维护的。特别是关于“界限感”的讨论,简直像给我敲响了警钟,原来很多看似甜蜜的小事,背后隐藏的却是对自我价值的损耗。读完后,感觉像是给自己的情感雷达做了一次深度校准,对那些模糊不清、模棱两可的信号,现在能更清晰地分辨出背后的动机和潜力。这种清晰感,比任何一个华丽的爱情故事都更令人安心。
评分不得不提的是,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具有引导性,它不是一本散漫的随笔集,而更像是一份精心设计的成长路线图。从最初的自我认知构建,到如何识别环境中的“情感陷阱”,再到如何培养一种有远见的、能够经受时间考验的“感情观”,每一步都衔接着上一步,逻辑链条清晰而有力。我欣赏作者那种不偏不倚的态度,她既不鼓吹彻底的功利主义,也不推崇不计后果的浪漫至上。她给出的建议非常具有操作性,比如如何设计一段有质量的对话,如何在表达需求的同时,又不失优雅和分寸。这种实用性,让这本书从“心灵鸡汤”的范畴中彻底抽离出来,成为一本真正的“工具书”。我发现自己开始有意识地在社交互动中运用书中学到的技巧,比如在关键时刻适当地“延迟满足”自己的表达欲,结果,我感受到的反馈明显更加积极和尊重。这不仅仅是关于爱情的书,更是关于如何在这个复杂世界中保持自我主导权的一本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