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旅游业标准汇编
:180.00元
作者: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中国质检出版社第五编辑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506664325
字数:1057000
页码:55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旅游标准化工作是旅游业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旅游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规范旅游产品和服务、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以标准化为手段,以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和旅游服务质量为核心目标,健全旅游标准体系,全面推动旅游标准化建设。
在旅游业进入当前新一轮黄金发展期背景下,充分发挥标准化对旅游业科学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是旅游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任务。1988年我国制定并颁布《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自此,旅游标准化就为旅游业发展,辐射和带动我国服务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在,旅游业标准覆盖范围不断扩展,基本涵盖了旅游产业的诸要素,涉及旅业管理、旅游公共服务等各领域,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实践证明,标准化在提供旅游基础、质量、资质、设施、信息、旅游安全和卫生、旅游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技术支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厚厚的书册,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光是装帧就透着一股子严肃劲儿,我原本是抱着极大的期待想深入了解一下国内旅游业那些规范、流程和行业准则的,毕竟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本权威的“标准汇编”听起来就像是找到了迷雾中的灯塔。然而,当我翻开目录,试图寻找那些我作为业余爱好者或者偶尔出行的消费者最为关心的“服务质量细则”、“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或者哪怕是“导游执业道德红线”时,却发现内容似乎落在了另一个维度。它更像是给那些处于行业高层决策者、大型企业合规部门准备的案头工具书。里面的条款和细则,洋溢着一种高度抽象和宏观的语言风格,读起来需要极大的耐心去逐字逐句地推敲其背后的法律和行政含义。我本来期待的是那种能迅速转化为日常操作指南的实用手册,比如关于酒店房间清洁度的具体量化指标,或者旅行社预收费用后的资金监管细则的简化版本,但这本书里提供的,是更偏向于体系构建和监管框架的构建蓝图。初读下来,感觉像是直接被扔进了政策制定的现场,而非进入了日常运营的细节之中,对于我这种期望获得即时、可操作知识的读者而言,门槛着实有些高,需要结合大量的背景知识才能真正理解这些标准的深层意图和实施难度。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编排逻辑和检索系统,让非专业人士感到有些晦涩难懂。它似乎是按照行政法规的体系来组织内容的,章节之间的跳跃性很大,缺乏一个平滑的、引导性的叙事线索来帮助读者建立起对整个旅游产业标准体系的整体认知。我试图查找一些关于“旅游安全管理”的系统性论述,却发现这部分内容被分散在了多个不同的子标准中,分别对应着交通、住宿、景区管理等不同的子领域,这使得我必须像个侦探一样,在不同的附录和条款间来回穿梭,才能拼凑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安全标准图谱。如果这本书的定位是为新入行的从业人员提供一本快速入门的教材,那么这种分散式的结构无疑增加了学习成本。一个优秀的汇编应当能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将复杂的标准体系逻辑化、易于理解。但这本,更像是将所有已有的官方文件原封不动地收录进来,对读者的理解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仿佛在考验读者对现有法律条文的熟悉程度。
评分当我放下书本,回味一下刚才的阅读过程,脑海中浮现的不是对未来旅游的信心增加,而是一种对“规范”本身的敬畏。这本书中对流程的细致描述,充分展现了管理层面对复杂且快速变化的旅游市场所做的努力,试图用一套严密的标准体系去框定一切不确定性。然而,这种努力似乎也带来了副作用——文本中充斥着大量的“应”、“不得”、“依据”等具有强制性的词汇,让人感觉旅游业被置于一个高度受限和被预设的框架之内。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鼓励创新和服务升级的标准,是关于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游客体验的灵活规范,而不是仅仅强调合规性和风险规避。这本书读下来,我几乎没有找到任何关于“最佳实践案例分享”或“创新服务标准试点介绍”的内容。它更像是一个禁止事项清单的集合,而非一份指引行业向更高峰迈进的进取蓝图,给人一种强烈的“求稳”心态,对于渴望看到旅游业拥抱变革和前沿科技的读者来说,略显保守和滞后。
评分说实话,如果不是工作需要,我很难想象自己会主动拿起这本书进行通读。它更像是一本案头工具,只有在需要核对某个特定条款的准确表述时,才会被唤醒。它的语言风格极其“官方化”,充斥着大量的术语和法律引文,缺乏任何尝试与普通读者进行沟通的努力。例如,对于“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阐述,它用了好几页篇幅来定义各种资源类型和评估指标,但这些指标是如何影响我未来能看到的自然风光保护程度,或者如何影响景区门票定价的合理性,书中都没有给出任何面向公众的解释或联系。这本书仿佛是写给“标准制定者”和“被标准约束者”之间的对话,而将普通消费者——这个旅游生态链中最关键的一环——彻底排除在了交流之外。它提供的是体系的骨骼,却缺乏让普通人能感受到温度的血肉,读后感更像是完成了一次严谨但枯燥的行政查阅任务,而不是一次充满启发的知识探索之旅。
评分这份“汇编”的阅读体验,与其说是在吸收知识,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漫长的、结构复杂的哲学思辨。它几乎完全避开了我们普通游客在旅行中遇到的那些充满烟火气的具体场景——比如景区排队时间管理、餐饮卫生标准的实际落地情况、或者廉价旅行团与高端定制团在服务交付上的本质区别。相反,我看到的更多是关于行业分类、资质认证的层级划分,以及数据上报和统计口径的界定。这些内容无疑对于宏观调控和行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但对于我这样一个渴望了解“为什么我这次的体验远低于预期”的消费者来说,它提供的解释过于间接和理论化。我甚至尝试从中寻找关于“旅游体验满意度”的量化标准是如何被定义和采集的,但发现这本书更多是在规定“如何收集数据”,而不是“如何确保收集到的数据反映真实的用户感受”。这种内容上的取舍,使得这本书在我手中,更像是一份国家层面的宏大叙事文档,而非面向终端用户的指南手册,读完后,对行业运作的“骨架”有了认识,但对血肉和细节的感知却相当模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