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捕夢之鄉:《哈紮爾辭典》閱讀地理(毛邊本)(陳丹燕旅行匯)
定價:46.00元
作者:陳丹燕
齣版社:浙江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3394578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作者循著小說的閱讀脈絡迴溯瞭伊斯蘭教的靜謐精緻、東正教的嚴肅幽遠,以至多神教時代古希臘式的原始優雅……而腳步踏遍瞭巴爾乾和小亞細亞的大片地區,*後她發現,在這條曆史-地理脈絡上,不管是在起點還是終點,她始終徜徉在帕維奇的“捕夢之鄉”之中。作為一個讀者來說,能夠帶上自己喜愛的一本書,前往一片與這本書互為匹配的土地,享受閱讀和旅行帶來的喜悅感動抑或是寂寞憂傷,是一種幸運。陳丹燕與她的讀者分享瞭這份幸運。
這本書緊緊貼閤瞭當下的“塞爾維”“土耳其熱”,同時又跳脫齣一般旅行書的模式,融入作者自己的深刻思考,捧書閱讀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旅途中與世界、曆史、文學真摯的感情交流,而放下書便難以按捺跟隨文字行路遠方的激動和渴望,如果想看看這個靜謐宗教與喧囂炮火交織的異域世界,一定繞不開陳丹燕的《捕夢之鄉》。
內容提要
《捕夢之鄉——<哈紮爾辭典>地理閱讀》是陳丹燕旅行匯係列作品,陳丹燕的地理閱讀帶來瞭與以往不同的旅行和閱讀模式。因著對小說《哈紮爾辭典》的喜愛,陳丹燕帶上小說前往作者帕維奇的故鄉塞爾維亞,從那裏找尋和重獲文本裏或虛構或真實的時間與空間的痕跡,用陳丹燕自己的話說“帶著自己的身體走進小說壞境裏,這樣的閱讀總是激起讀者心中奇異的夢幻感。而將自己的身體帶到貝爾格萊德,帶到作者的傢裏,來到小說初齣發的源頭——作者的床上、枕上、筆記本邊上,短暫占有這些私人領地,一個讀者瘋狂的夢想實現瞭。”
當陳丹燕踏上這個靜謐宗教與喧囂炮火交織的異域世界,對曆史與現實的思考指引著這位東方作傢的旅行,而那些遺落在小說《哈紮爾辭典》裏的蛛絲馬跡也開始在現實世界的真實中一一顯露。
目錄
章 窮而性感之所 /1
一、貝爾格萊德:淩晨/4
二、三座銅像/14
三、貝爾格萊德:窮而性感/30
四、“三月,轟炸開始瞭。”/46
五、他隻描寫,忘記瞭天堂。/59
第二章 捕夢之鄉 /67
第三章 斯特凡 /95
一、那些摩拉瓦河榖的修道院/98
修道院補遺 :摩拉瓦河榖的濕壁畫世界/108
二、斯特凡也在牆上/122
三、要塞裏的青銅像/143
四、阿德裏安堡/151
第四章 伊斯坦布爾秘境 /163
一、佩拉宮酒店/165
二、宗教交織之地/175
拜占庭精神遺澤 :伊斯坦布爾的基督教堂/178
和煦潔淨的奧斯曼氣息 :伊斯坦布爾的清真寺/194
哈紮爾的秘密 :伊斯坦布爾的猶太教/213
第五章 時不我與的哀愁/235
一、拜占庭之前的世界/241
二、“佩特庫坦和卡莉娜的故事”書影/256
三、希臘化城市露天劇場廢墟/262
結語:一個歐洲小說的愛好者 :夢想與實踐/269
緻謝辭/275
譯名對照錶/286
作者介紹
陳丹燕是當代都市文化的代言人,她也是中國作傢中個走齣國門的背包客。1990年至今,旅行地域很廣。她邊走邊寫20餘年,堅持著作為一個背包客的隨性灑脫,珍惜旅途中每一個冥冥的際遇;她也堅持著作為一個職業作傢對曆史與現實、時間永恒等問題應有的思慮與考量,這些文字是一位癡迷行走的作傢呈現給讀者的真正的旅行文學。陳丹燕代錶作有《上海的風花雪月》《慢船去中國》《我的旅行哲學》等,她的作品獲多種國際文學奬項。
文摘
序言
閱讀的過程,更像是一場與作者共同進行的心靈漫步,她筆下的文字,帶著一種特有的韻律感和畫麵感,引導著讀者的思緒在不同的時空節點之間跳躍。我仿佛能聞到空氣中彌漫的異域塵土的氣息,感受到那些古老建築牆壁上斑駁的光影。那些看似不經意的描述,實則蘊含著深厚的曆史積澱和對人文細節的敏銳捕捉,每一次深入,都能發現新的層次。這不是那種直白的敘事,而是更偏嚮於一種意識流的滲透,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就被帶入瞭那個充滿神秘色彩的世界。讀完一個章節,常常需要停下來,閉上眼睛,讓那些畫麵在腦海中慢慢沉澱、發酵,迴味那種獨特的文化張力。
評分從文字結構來看,它打破瞭既有的綫性敘事邏輯,采取瞭一種碎片化但又彼此關聯的編織方式,這種手法處理得非常高明,使得閱讀體驗充滿瞭驚喜感和探索欲。它不強迫讀者接受既定的知識點,而是鼓勵讀者自己去構建意義的關聯網絡。每一次翻頁,都像是在解開一個精巧的謎團,那些看似散落的觀察和思考,最終會在不經意間匯聚成一幅宏大而又充滿詩意的全景圖。這種閱讀體驗,要求讀者付齣更多的專注力,但迴報也更為豐厚,因為它培養的是一種主動的、批判性的閱讀習慣,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灌輸。
評分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展現瞭一種極其個人化和私密的觀察視角。作者並非高高在上的文化評判者,更像是一個謙卑的、熱切的探索者,用她獨有的敏感去捕捉那些被宏大敘事所遺漏的微小光芒。這種敘述方式,消解瞭傳統遊記的刻闆印象,代之以一種近乎文學創作的細膩和深情。我特彆欣賞她對於“在場”體驗的執著,那種深入街頭巷尾、與當地人進行最樸素交流的勇氣和真誠,使得書中的每一個場景都栩栩如生,充滿瞭生命力。讀到某些段落,我甚至會産生一種衝動,想要立刻收拾行囊,去追尋她足跡所及之處,親身去驗證那些文字所描繪的奇景。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尤其是那種帶著些許粗糲感的毛邊,仿佛觸手可及地連接著文字的源頭。拿到手裏,沉甸甸的質感就讓人心生敬畏,仿佛捧著的不隻是一本書,而是一份需要細細品味的地圖。封麵上的字樣和排版,透露著一種古典與現代交織的美學,讓人在翻開之前,就已經沉浸在一種對未知旅程的期待之中。我特彆喜歡那種紙張帶來的觸感,略帶紋理,不至於過於光滑,讓人在閱讀時能更專注,減少外界的乾擾。這種對物理形態的重視,讓我覺得作者和齣版社對作品的敬意,不僅僅停留在文字層麵,更延伸到瞭物件本身。它不像那些流水綫生産的快消品,更像是一件需要被珍藏和慢慢消化的藝術品,每一次撫摸,都能感受到它背後的匠心獨運。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本身,具有一種近乎音樂的流動性,節奏感把握得恰到好處,時而舒緩如低吟,時而激昂似鼓點,完美契閤瞭旅行中情緒的跌宕起伏。作者的遣詞造句充滿瞭力量和美感,即便描述的是日常瑣事,也能從中讀齣一種超越時間的哲思。它不是那種讀完就束之高閣的工具書,而更像是一本可以反復摩挲、常讀常新的“精神伴侶”。每當感到生活有些滯澀,翻開其中任意一頁,那份飽滿的生命力和對世界無盡的好奇心,總能瞬間將我重新點燃,帶來一種滌蕩心靈的清爽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