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体育蓝皮书: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14)
定价:69.00元
作者:阮伟钟秉枢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0976129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14》在继承和沿袭前两年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于年度热点话题的探讨和剖析。对国人关注的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发展问题,青少年国民体质问题,于年度盛会全运会等热点话题进行了研究和解读,极大地提升了体育蓝皮书的实时性、前瞻性、性以及可读性。在立足于事实、数据、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专业视角和理性解读,给出前沿的体育产业深度调查报告和研究成果。
目录
Ⅰ 总报告
1 2013~2014年中国体育竞赛产业分析与展望
一 体育竞赛产业的市场分析
二 中国特色的体育竞赛产业生产模式
三 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四 结论
Ⅱ 分报告
2 2011年我国运动竞赛业格局分析
3 2014年体育健身业格局与市场前景分析
4 体育用品业格局与市场前景分析
5 体育场馆业格局与市场前景分析
6 媒介融合对中国体育电视业的影响
——以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为例
Ⅲ 热点篇
7 中国三大球产业发展分析
8 全运会场馆探析
9 新形势下对全运会几个问题的分析
10 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Ⅳ 经典案例篇
11 中国马术赛事产业发展报告
12 山东省滨海休闲体育产业集群空间构建及对策研究
13 中国体育文化产业的新星
——华江特许经营模式分析报告
Abstract
Contents
作者介绍
阮伟,男,博士。中视体育娱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北京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的创建人。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院体育理论专业并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央电视台体育部。1990年——1994年从事记者、编辑、责任编辑等工作。1994年——2004年从事十年制片人的岗位工作。2005年任中视体育推广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至今。中国本体育蓝皮书《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08~2010)》的牵头人;国家体育总局部级重点课题“体育与城市发展关系”的负责人、广电总局部级重点课题“中国体育电视产业发展战略”的负责人,多个高校的研究生导师。多年来,亲历体育、体育电视、体育电视经营、体育赛事经营及管理、体育赛事品牌营销等领域,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参与报道了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世界杯等多项国际、国内单项和综合性体育赛事,从记者、编辑到责任编辑、制片人,参与并见证了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成立。七年间,制造了中视体育娱乐有限公司业绩平均每年以几乎100%的速度递增发展的奇迹,同时也是“央视·IMG”合资公司的创建人、央视《第五频道》杂志的创建人。。钟秉枢,男,1959年1月出生。教授、教育学博士,首都体育学院院长,北京体育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教练教育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大体联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排联规则委员会委员、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空手道分会主席、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教育技术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技术学会高校体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传播学会体育传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体育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文化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中国学校体育》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专家。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和高教管理方面的研究。截至2012年出版和发表了《我国运动员群体社会流动的研究》、《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及其可持续发展》、《奥林匹克品牌》、《职业体育》、《我国综合型体育赛事改革的研究》、《执教成功之道》、《团队管理与领导艺术》等著作和译著20余部,论文300余篇,获得*教学成果二等奖多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近10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余项。
文摘
序言
我最近正在为一项关于中国消费升级的研究收集资料,而体育产业无疑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2014年,很多人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对于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体育消费的增加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因此,我非常想了解《体育蓝皮书: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14)》能否为我提供2014年中国体育消费的具体数据和分析?比如,不同年龄层、不同收入群体在体育方面的消费习惯有什么差异?哪些体育项目或体育服务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此外,体育赛事的商业化运作在当时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赞助、转播权、票务等方面的收入贡献又是如何?我对这本书在数据分析方面的专业性和详尽程度寄予厚望,希望它能为我提供坚实的实证支持,让我能够更准确地描绘出2014年中国体育产业的市场图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报告,通常在方法论和数据严谨性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准,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
评分作为一个关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研究者,我始终认为体育产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极具潜力的增长点,尤其是在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驱动力增强的背景下。这本《体育蓝皮书: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14)》的出现,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剖析2014年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状况的绝佳机会。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对当时中国体育产业的整体经济贡献、对GDP的拉动作用、以及在就业方面的吸纳能力等宏观层面的数据和分析。同时,我也关注到,2014年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一年,我想了解在这一时期,中国体育产业在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国际合作等方面有哪些进展?体育产业与金融、科技等其他产业的融合程度如何?这本书能否为我提供一些关于体育产业的投融资环境、市场监管以及行业标准等方面的洞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以其严谨的学术风格而闻名,我相信这份报告一定能提供高质量、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中国体育产业在那个关键时期的发展轨迹和战略意义。
评分我的职业涉及教育和青少年发展,因此我对青少年体育的普及和发展尤为关注。2014年,正值中国社会对青少年体育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的时期,我想了解这本《体育蓝皮书: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14)》在这一方面是否有深入的探讨。例如,当时的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规模如何?有多少青少年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进展如何?体育如何与教育更好地融合,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我对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青少年体育产业的细分领域(如少儿体育培训、青少年体育赛事等)的分析抱有很高的期望。同时,我也想知道,在2014年,有没有关于校园体育设施建设、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和实践案例被提及。这本书的出版,希望能为我们提供一个观察当时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状况的窗口,帮助我们理解其中的机遇与挑战。
评分这本《体育蓝皮书: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14)》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沉甸甸的学术气息,深蓝色调搭配烫金的标题,显得格外庄重。拿到手里,厚实的纸张和精装的装帧,都让人感觉到这是一部值得认真研读的著作。我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一直非常关注,尤其是近些年,从全民健身的普及到专业体育赛事的兴盛,再到体育相关的消费升级,都展现出了巨大的活力和潜力。我非常好奇,在2014年,也就是这本书出版的那一年,我们的体育产业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有哪些关键性的政策推动了产业的进步?又面临着哪些挑战和瓶颈?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当时中国体育产业全貌的窗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名字也让人对内容的深度和权威性充满了期待,毕竟他们出版的许多著作都是各自领域内的经典之作。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梳理出2014年中国体育产业的宏观经济数据、行业结构、市场规模、消费趋势,甚至包括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了解这些,对于我理解当下中国体育产业的现状,以及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都将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评分作为一名体育爱好者,我对体育产业背后的逻辑和运作模式总是充满好奇。过去,我们可能更多地关注体育赛事本身,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已经不仅仅是竞技,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这本《体育蓝皮书: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14)》恰好满足了我对这一领域深入探究的愿望。我尤其关心的是,在2014年,国家对于体育产业的支持政策有哪些亮点?比如,在场地设施建设、体育人才培养、体育用品制造、体育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当时的政府规划和实际落地情况如何?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一些地方或企业在体育产业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我对“蓝皮书”这个词本身就有一种天然的信任感,因为它通常意味着对某个领域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梳理和分析。我相信,这本书的作者们一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搜集整理了丰富的资料,并进行了严谨的分析,才能够呈现出这样一份报告。我期待它能帮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体育产业是如何一步步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