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北京藍皮書:北京文化發展報告(2013~2014)
定價:79.00元
作者:李建盛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50975831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以加強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為主題,以2013年度北京文化發展戰略、文化建設新進展和新動態為基本內容,從首都文化建設與文化發展戰略、城市文化與公共文化服務、文化創意産業與文化經濟、文化保護與文化傳播等四大專題,分析2013年北京文化發展新進展、新成就和新動態,並針對存在的問題提齣具有建設性的對策和建議。
目錄
Ⅰ 總報告
1 走融閤創新之路,推動文化中心城市建設發展【李建盛】
一 文化融閤創新推動首都城市提升發展
二 2013年北京文化發展現狀與動態
三 2013年北京城市競爭力和文化實力的國際比較分析
四 問題與建議
Ⅱ 首都文化建設與文化發展戰略
2 2013年北京文化建設新進展【李建盛 晏晨】
3 中國主要城市與北京文化創意産業競爭力分析報告【廖旻 梅鬆】
4 “雙輪驅動”與北京文化科技融閤創新發展現況分析【王林生】
5 2013年首都教育改革與發展熱點問題述評【桑錦龍 湯術峰】
Ⅲ 首都城市文化與公共文化服務體係
6 “功能區”:北京市文化創意産業集聚模式的新探索【董鴻英 張錚】
7 世界城市視域中北京文化節慶活動分析【閆玉剛 駱臻洋】
8 北京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現狀與對策【陳鐳】
9 北京公共文化服務品牌化建設分析【張新贊】
10 首都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研究報告【劉丁鑫】
Ⅳ 文化創意産業與文化經濟
11 首都文化創意産業空間格局分析【黃斌 陳偉 孫莉】
12 北京市文化創意企業孵化器調查研究報告【周崢 陳爍】
13 2013年北京文化財政金融創新發展狀況分析【何群 周依格】
14 2013年北京旅遊業發展狀況及展望【荊艷峰 陸躍祥 閆至明】
15 2013年北京圖書齣版業的發展現狀及對策【傅鞦爽】
16 2013年北京市動漫遊戲産業狀況分析【劉瑾】
Ⅴ 曆史文化名城保護與文化交流傳播
17 2013年北京曆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進展【晏晨】
18 2013年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與傳承【黃仲山】
19 北京市對外文化貿易形勢分析與未來展望【張麗】
20 2013年北京文化發展紀事
作者介紹
李建盛,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首都網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文藝學會副會長,主要從事文化理論、首都文化發展戰略和文藝理論研究。《北京文化發展報告》主編、《首都網絡文化發展報告》執行主編。主要學術著作有《當代設計的藝術文化學闡釋》《後現代轉嚮中的美學》《藝術學關鍵詞》《美學:為什麼與是什麼》《藝術科學真理》《北京文化60年(1949~2009)》《公共藝術與城市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都建設研究》《北京公共文化服務體係與惠民工程建設》等。
文摘
序言
我帶著一種略顯挑剔的心態翻開瞭《北京藍皮書:北京文化發展報告(2013~2014)》。作為一名對北京文化有著長期關注的觀察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新鮮的視角和深入的見解,而非僅僅是對已知事實的堆砌。2013到2014年,正是中國社會轉型加速、文化市場日益活躍的關鍵時期,北京作為首都,其文化發展的走嚮無疑具有風嚮標意義。我尤其關心的是,報告是否能夠深入探討文化産業結構性調整的成效,例如,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閤發展,數字齣版的興衰,以及互聯網對內容生産和傳播方式的深刻影響。此外,城市更新背景下,曆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與活化,是如何在經濟效益與文化傳承之間找到平衡的?藝術市場的繁榮與泡沫,是否得到瞭客觀的分析?而對於像電影、電視劇、音樂、戲劇等具體文化業態,報告又能給齣怎樣的行業洞察和趨勢預測?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有力的證據和深刻的分析,幫助我理解在那個特定時期,北京文化究竟經曆瞭哪些深刻的變革,以及這些變革的動因和影響。
評分拿到這本書,內心湧起的是一種強烈的責任感,仿佛肩負著瞭解北京文化發展脈絡的使命。2013到2014年,這兩個年份,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隻是日曆上普通的頁碼,但對於一座城市而言,卻可能蘊含著無數的機遇與挑戰。我迫切地想知道,在這段時間裏,北京的文化産業是如何在政策引導與市場驅動下尋求平衡的?那些被寄予厚望的文化創意園區,在當年是否交齣瞭令人滿意的答捲?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工作,又取得瞭哪些實質性的進展?我特彆關注的是,在消費主義日益盛行的當下,北京的市民文化,尤其是那些根植於市井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是否依然能夠頑強地生存並煥發新的活力?那些熟悉的京腔京韻,那些古老的技藝,是否在現代化的進程中找到瞭與時俱進的錶達方式?這本書,就像一位細心的觀察者,用客觀的視角和翔實的資料,記錄下瞭這座城市在文化層麵的點點滴滴。我期待它能揭示齣北京文化發展的內在邏輯,剖析其麵臨的機遇與挑戰,並為我們勾勒齣未來文化發展的前景。
評分手捧著這本《北京藍皮書:北京文化發展報告(2013~2014)》,我仿佛置身於一個由數據和文字編織而成的文化迷宮。2013到2014年,這兩個年份,對於北京這座城市的文化版圖而言,無疑是充滿變數和轉摺的。我腦海中描繪齣的畫麵是,報告中可能詳細記錄瞭當時北京在推動文化走齣去戰略方麵所做的努力,以及在國際文化交流中扮演的角色。同時,我很好奇,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下,有多少文化創新項目在北京落地生根,它們又經曆瞭怎樣的孵化和成長?對於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的建設,報告又有著怎樣的描繪?譬如,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設施的開放程度、服務質量以及利用率,是否得到瞭量化分析?而對於一些新興的文化現象,比如網絡文學的蓬勃發展,短視頻平颱的崛起,以及它們對傳統文化傳播方式的衝擊,報告又是否能夠提供前瞻性的思考?這本書,在我看來,更像是一份精密的“文化體檢報告”,它將北京在特定時期的文化健康狀況細緻地呈現齣來,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這座城市的優勢與不足,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嚮。
評分一本厚重的書頁在手中傳遞,封麵“北京藍皮書:北京文化發展報告(2013~2014)”幾個字沉甸甸地壓在視綫裏,仿佛預示著一場關於這座韆年古都現代變遷的深度解讀。雖然還未真正翻開,但光是這份名稱便勾起瞭我無數的好奇與期待。北京,這個既古老又年輕的城市,它的文化肌理是如何在2013到2014這兩個年度中悄然生長,又或是經曆怎樣的陣痛與蛻變?我腦海中浮現齣的是無數個問號:那些消失的老鬍同,是否在報告中留下瞭最後的印記?新興的藝術區,又如何被賦予瞭新的生命力?傳統戲麯的傳承,在現代化的浪潮中是否找到瞭新的齣路?數字媒體的飛速發展,又給北京的文化傳播帶來瞭哪些顛覆性的改變?而那些曾經孕育瞭無數傳奇的古老街巷,如今是否還保留著那份獨屬於北京的從容與韻味?我渴望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渴望通過作者的筆觸,去觸摸這座城市跳動的文化脈搏,去感受那些隱藏在數字和文字背後的,關於北京的呼吸與心跳。這本書,不僅僅是一份報告,更像是一扇窗,透過它,我希望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北京,理解這座城市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裏,所經曆的那些不易察覺卻又至關重要的文化演進。
評分我被《北京藍皮書:北京文化發展報告(2013~2014)》這個書名所吸引,它勾起瞭我對北京文化發展曆程的好奇心。2013到2014年,這是個承前啓後的時期,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齣一些重要的發展趨勢和深層次的社會現象。我猜想,報告中應該會對北京在文化政策的製定與執行方麵進行詳盡的闡述,例如,是如何通過宏觀調控來引導文化産業的健康發展,又有哪些具體的扶持政策落地。同時,我也很想瞭解,在那個時間段,北京的文化消費市場呈現齣怎樣的特徵?市民的文化消費習慣發生瞭哪些變化?哪些文化産品和服務更受青睞?此外,我對於報告如何衡量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的地位,以及在文化創新、文化傳承和文化傳播方麵所做的努力,充滿期待。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是一份關於北京文化的記錄,更是一份關於城市精神和文化自信的解讀。我希望通過閱讀它,能夠更全麵地理解北京在2013到2014年這段時期,是如何在激烈的競爭與快速的變化中,努力塑造並鞏固其獨特的文化影響力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