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雲南國際型民族文化人纔選輯
定價:35.00元
作者:蘇麗傑,魯建彪
齣版社:雲南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48223856
字數:
頁碼:21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雲南國際型民族文化人纔選輯》為介紹雲南國際型民族文化人纔的人物介紹文集,具有以下特點:1、挖掘和整理近代以來史料中雲南外齣留學的民族文化專業人纔的成長成纔及成就;2、研究中國近現代各個曆史時期國際社會環境及社會政策對人纔培養的重要影響。3、總結雲南省尤其是雲南民族大學近年來培養雲南國際型民族文化專業人纔的成功經驗。4、對雲南省現有雲南國際型民族文化專業人纔進行統計及研究。
目錄
前言
編 荒漠獨舞——邊疆民族文化拓荒人
國學大師·薑亮夫
滇史巨擘·方國瑜
民研開拓·江應樑
民識·楊堃
世紀學人·馬曜
民史肇始·尤中
南天一柱·汪寜生
滇史領軍人·謝本書
基諾族之父·杜玉亭
第二編 文化詮釋——邊疆民族文化墾殖者
求是新天地·王天璽
傣王亦大傢·刀世勛
民史育新葉·林超民
天雨流芳齣人纔·楊福泉
納西學問開墾者·郭大烈
曆史民族集大成·何耀華
阿佤山上光明使·王敬騮
彝族文化開拓者·陶學良
民族文博人·楊德望
“三新”育英纔·王叔武
民語老戰士·陳相木
古滇思想者·餘嘉華
滇邊嘹望哨·魯剛
白族鑿空者·楊國纔
民族有哲人·李國文
第三編 藝術空靈——邊疆民族藝術傳播者
三絕詩書畫·周霖
藏族作傢·丹增
以文化之·歐陽堅
一晚成古樂·宣科
影戲譯製者·木光
滇畫創始人·丁紹光
武旦大師·關肅霜
孔雀公主·刀美蘭
以靈舞者·楊麗萍
竹樓追夢人·劉曉耕
濾沽有驕子·曹新華
第四編 民族驕子——民族文化人纔傳承者
民俗燃燈者·白庚勝
雲南也有夢·納麒
科技界的精英·彭金輝
民族學的領軍人·和少英
具有學術魅力的大學校長·張橋貴
雲南藏區的經濟專傢·王德強
雲南本土文化的堅守者·王四代
滇旅、滇民者·花澤飛
小語種撒播者·楊光遠
雙語領頭雁·劉勁榮
代佤族專傢·趙岩社
中華武術的弘揚者·李德祥
傈僳學創始人·滿希阿哆
後記
作者介紹
蘇麗傑,男,1965年生,雲南省大理市人,白族,教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社會工作碩士生導師。曾任雲南省學聯副主席,雲南民族學院黨委統戰部副部長,雲南民族大學人文學院黨委書記,雲南民族大學馬列部(哲學學院)黨委書記,雲南民族大學哲學與政治學學院黨委書記(主持學院工作)、院長。現任雲南民族大學馬列部總支書記、主任,雲南省黨建理論研究會特約研究員,雲南省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雲南省統戰理論研究會理事,雲南省政協研究會常務理事,雲南省社會組織評估委員會委員、割會長兼秘書長。主要從事思想政治理論、統一戰綫理論、社會學、社會_爻作及馬列主義、毛思想、鄧理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公開發錶論文70餘篇,主持國傢民委教改項目“民族類高校哲學專業人纔培養模式研究”等各類課題5項。曾獲雲南省委錶彰的“*省統一戰綫先進個人”稱號。
魯建彪(僳傈名滿希阿哆,1970—),男,傈傈族,雲南武定縣人。現任雲南民族大學傈僳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傈僳學專業委員會主任;雲南省社科規劃辦項目評審專傢;雲南少數民族哲學思想研究基地*席專傢/學術委員會委員;教育邗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學位論文評審專傢;雲南省傈僳族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屆中國人類學民族學中青年學者**研修班學員。傈傈學創始人。先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民族齣版社、遼寜民族齣版社、雲南民族齣版社等齣版專著《傈僳族社區發展研究》《民族社會學研究》《傈僳族民間藝人薈蘋》《傈僳學創建與傈僳族發展》《傈傈學資料叢刊(*一輯)》《傈傈學研究》《走近中國傈僳族》等十餘部著作。
文摘
序言
當我看到《雲南國際型民族文化人纔選輯》時,我首先想到的是,這本書大概率會是一部關於“文化連接者”的指南。雲南,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它的文化本身就具有包容性和多樣性,而“國際型”則意味著這些人能夠架起溝通的橋梁。我期待書中能夠講述一些關於雲南少數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例如佤族的拉祜族歌舞,納西族的東巴象形文字,傈僳族的刀杆節等等,是如何被這些“人纔”挖掘、整理,並以一種能夠被國際社會理解和欣賞的方式呈現齣來的。比如,是否有一位資深的語言學傢,將瀕臨失傳的民族語言,通過現代技術手段,錄製成音頻、視頻資料,並翻譯成多種語言,供後人研究和學習?又或者是,是否有年輕的藝術傢,將傳統的民族圖案,運用到現代的數字藝術設計中,創造齣既有民族特色又符閤國際審美的新作品?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看到,這些“人纔”是如何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進行創新,讓古老的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並以一種更加生動、鮮活的方式,走嚮世界。這本書,仿佛是一個關於“文化翻譯官”的寶庫,讓我對雲南豐富的文化資源如何與世界接軌充滿瞭好奇。
評分讀到《雲南國際型民族文化人纔選輯》這個書名,我的腦海裏立刻浮現齣許多鮮活的畫麵。雲南,那個被譽為“彩雲之南”的地方,本身就蘊含著無盡的文化寶藏。而“國際型民族文化人纔”,這幾個字更是勾起瞭我對那些在世界舞颱上閃耀的雲南人的好奇心。我猜想,這本書裏一定收錄瞭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關於那些將民族藝術、傳統技藝、甚至獨特的哲學思想,以創新的方式呈現給全世界的朋友們。比如,那些在國際時尚界嶄露頭角的服裝設計師,他們是否從普者黑的民族服飾中汲取靈感,將彝族、苗族等民族的精美刺綉和獨特剪裁,融入到現代服裝的設計之中?又或者是,那些在國際舞颱上錶演的音樂傢,他們如何將雲南的民歌、山歌,用國際化的語言進行改編和演繹,讓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能感受到那份來自高原的淳樸與熱情?我特彆希望能看到書中對這些人纔的深入訪談,瞭解他們是如何在東西方文化碰撞中找到平衡,如何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時,又能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和喜愛。這本書,或許能夠幫助我們理解,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可以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創新和傳播的。它不僅僅是關於個體的成就,更是關於雲南乃至中國民族文化走嚮世界的生動例證,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
評分“雲南國際型民族文化人纔選輯”這個書名,讓我感到一種濃厚的學術氣息和嚴謹性。我推測,這本書可能不僅僅是簡單的人物介紹,更會包含對這些人纔所從事的領域、他們所麵臨的挑戰以及他們所取得成就的深入分析。我希望書中能夠探討,雲南的民族文化在走嚮國際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獨特的文化差異和誤解,而這些“人纔”又是如何憑藉他們的智慧和洞察力,剋服這些障礙,成功地傳播雲南的文化精髓的?例如,是否會有一些案例,研究某個民族的節日慶典,是如何被西方人理解和參與的?又或者是,某些具有深厚哲學內涵的民族思想,是如何被用一種現代的、易於接受的方式,介紹給國際學界的?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涉及一些關於文化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議題,例如,這些“人纔”在推動民族文化走嚮國際的同時,是如何確保這些文化不會被過度商業化或同質化,而是能夠保持其原有的純粹性和獨特性?這本書,似乎是一份關於“文化軟實力”的深度報告,它不僅展示瞭雲南人民的纔華,更揭示瞭文化交流背後的復雜性和智慧,我對這本書所蘊含的深度思考充滿瞭期待。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充滿瞭神秘感和異域風情。“雲南國際型民族文化人纔選輯”,光是這個書名,就能勾起我無限的遐想。雲南,一個在中國西南邊陲,集聚瞭無數民族風情的地方,那裏有壯麗的山川,神秘的傳說,還有那些世代傳承的獨特文化。而“國際型民族文化人纔”,更是點睛之筆,讓我好奇,這些人究竟是如何將雲南的民族文化推嚮世界的?他們又承載瞭怎樣的使命?是不是有關於茶馬古道上那些古老商貿的記憶?或是雨林深處那些失落的歌謠?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是否會描繪一些具體的案例,比如某位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如何在他的手工藝品中融入現代設計,讓古老的技藝煥發新生,並在國際市場上獲得認可?又或者,是某位學者,如何通過跨文化的交流,讓西方人理解並欣賞納西古樂的獨特韻味?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像一扇窗,讓我窺見雲南這片土地上,那些閃耀著智慧與創造力的靈魂,他們如何在傳統與現代、本土與國際之間搭建起一座座溝通的橋梁。我很好奇,這些人纔的選拔標準是什麼?他們又是如何突破語言、地域的限製,將雲南獨特的文化魅力傳遞齣去的?這本書,似乎不僅僅是關於人纔的介紹,更是一次關於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深度探索,我迫不及待想要翻開它,去感受那份跨越國界的文化力量。
評分《雲南國際型民族文化人纔選輯》這個書名,讓我聯想到的是一種更加宏觀的視角,它所涵蓋的“人纔”,或許不僅僅是指藝術傢或錶演者,更可能包括那些在文化産業、國際交流、甚至是跨文化研究領域做齣貢獻的人物。我設想,這本書或許會介紹一些將雲南獨特的旅遊資源,如麗江古城、香格裏拉、西雙版納等,通過創新的方式推嚮國際市場的文化旅遊開發者。他們是如何在保護當地民族文化和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吸引國際遊客,讓他們體驗到原汁原味的雲南風情?又或者,書中會探討一些在國際教育領域,緻力於推廣雲南民族文化教育的學者或機構。他們是如何通過課程設計、學術交流,讓更多外國學生瞭解和學習雲南的少數民族語言、曆史和傳統習俗?我尤其感興趣的是,書中是否會涉及到一些關於雲南民族文化的跨界閤作案例,比如,將少數民族的民間故事改編成國際化的動畫片,或是將傳統醫藥知識,通過科學研究,轉化為現代健康産品,並打入國際市場。這本書,似乎描繪的是一種更具戰略性和前瞻性的文化傳播模式,它展示瞭雲南的民族文化如何以多元化的方式,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占據一席之地,我對這本書所展現的多元化文化傳播圖景充滿好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