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菊与刀(日本国家图书馆收藏版本,无删减足本)
:48.00元
作者: 本尼迪克特,秦墨
出版社:开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6-01
ISBN:978751314194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了解日本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
n一部通览日本文化、解读其矛盾性格的惊世之作,是公认的现代“日本学”开山之源。
nn
1944年,二战快要结束,日本败局已定。为了制定战后美国对日本的大政方针,华盛顿委托本尼迪克特对日本进行研究。这本研究报告经过增添以后,于1946年公开出版,引起日本各界强烈震动和关注。
1951年《菊与刀》被列入日本《现代教养文库》,至1963年已重印36次。
1982年出版的一本介绍“日本学”名著的书中称赞《菊与刀》是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是文化人类学者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
内容提要
日本,一个小小的之地,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一手造就了一场世界大战,另一手造就了二战后的经济奇迹。战中的日本为什么要扮演令人发指的侵略者?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国吗?成为一个被原子弹轰炸的国家后,又是怎样迅速复兴崛起的?当今经济衰退、政局混乱的日本,是否还秉持大国情怀……所有问题都能在这本《菊与刀(珍藏版)》中得到解答。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既抓住了日本文化细致的地方,又将它置于东方文化与太平洋岛屿文化的人类文化学视野里。时至今日,她被公认为历史上zui懂日本人的作者,《菊与刀(珍藏版)》这本书被公认为史上描写日本文化的di一书。此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其极大的影响至今不减。
目录
章 任务——研究日本 001
n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 019
n第三章 各得其所 039
n第四章 明治维新 065
n第五章 历史和社会的负债者 083
n第六章 报恩之万一 099
n第七章 难承受的情理 117
n第八章 洗刷污名 129
n第九章 人的感官世界 157
n第十章 道德的困境 173
n第十一章 自我修养 201
n第十二章 儿童学习 223
n第十三章 投降以来的日本人 261
n作者介绍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1948),美国当代社会学家、人类学家,20世纪初鲜有的女者。1887年出生于纽约,1919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美国人类学之父”博厄斯,1923年获博士学位。早年曾学习英国文学,故其作品文笔高妙,并善于作诗以及细腻的描述。在她的作品中,尤以《文化模式》与《菊与刀》为。其著作中提出的问题与关怀,至今仍受到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重视。
n文摘
在美国人眼里曾经全力以赴与之战斗过的敌人中,日本人的脾气是为古怪的。在其他任何战争中,美国都没有必要去考虑其主要对手的一些截然不同的行为和思维习惯。如同1905年那场与俄国人之间的战争,我们同样与一个不属于西方文化体系但是全副武装、训练有素的国家战斗。很显然,日本人并不具备西方国家所公认的那些基于人性的战争惯例。我们必须认识到太平洋战争不仅是一系列海岛登陆战,不仅是一场艰难的后勤服务战,为了对付日本,我们必须了解他们的行为行事方式。
n困难超乎想象。自从日本放弃闭关锁国,开放门户七十五年来,一系列令人困惑的“但是”之类的词语被用于描述日本人,这是对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未曾有过的。一位严谨的评论家论及日本人之外的其他族裔,他不会说他们空前的礼貌,又加上一句:“但是他们蛮横、骄傲自大。”当他说到他们在行为上无比刻板时,他不会补充:“但是他们很容易接受激烈的革新。”当他认为他们温驯时,他不会过多解释他们并不容易接受上级的控制。他不会既说他们高贵宽厚,又声明他们粗鲁、睚眦必报;也不会既说他们勇敢异常,又细述他们的怯懦、不坚定;也不会既说他们不介意别人的意见、自行其是,又说他们极具是非心;也不会既说他们的军队中有着机器人般铁的纪律,又描述军队中的士兵是如何不服从管教;也不会既说他们热心于西方学识,又强调他们的保守。他不会既写一本书讲述该民族是如何爱美,如何给予演员、艺术家以及培育菊花的艺术以崇高评价,又写一本书来说明这个民族是如何醉心于刀剑文化和武士的至高荣誉。
n然而所有这些矛盾都千真万确,而且是有关日本论著的基础,菊与刀都是这幅图画的组成部分。日本人既好斗又非常温和;尚武又非常爱美;粗暴又非常有礼貌;刻板又非常懂得变通;温顺又非常叛逆;高贵又非常粗俗;勇敢又非常怯懦;保守又热心于新鲜事物。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他们行为的看法,而当别人对他们的过失一无所知时,他们心里会充满了罪恶感。他们的士兵受到了彻底的训练,却又具有反抗性。
n既然美国意识到了解日本人的重要性,那么上述尖锐的矛盾及其他许多令人头疼的问题都不能置之不理。严重的事态接踵而至,日本人将采取什么行动,我们不进攻日本,日本有无可能投降,我们应该轰炸皇宫吗?我们该如何处置日本战犯,在我们的宣传资料中,我们该如何劝说日本军队、日本国民以挽救美国人的性命,又该如何教化那些一意顽抗到底的日本人,当和平到来之时,日本还需要永远的军事管制来维持秩序吗?我们的军队有必要为了打击那些隐匿在日本深山老林中的疯狂抵抗分子而备战吗?世界和平降临之前,有必要效仿法国革命、俄国革命在日本也掀起一场大革命吗?由谁来领导呢?彻底消灭日本也是选择之一吗?我们对这些问题的判断肯定是众说纷纭的。
n序言
我最近对一些关于不同国家民族性格的比较研究非常感兴趣,而《菊与刀》这本书的名字,无疑是我在众多书中看到的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它直接点出了日本文化中那种柔中带刚、温文尔雅之下暗藏的强大力量。我一直对“日本”这个概念抱有复杂的情感,既欣赏其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美的独特理解,又对其历史上某些激进的方面感到不解。这本书,作为一部深入探讨日本国民性的经典之作,正是我渴望阅读的。我希望它能为我揭示,那些表面上截然不同的“菊”与“刀”的特质,是如何在同一个民族身上和谐共存,甚至相互促进的。我期待作者能够提供一些富有洞察力的分析,帮助我理解日本人复杂的社会心理,他们对待荣誉、忠诚、集体与个体的态度,以及这些特质如何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艺术创作和政治行为中。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我心中构建起一个更全面、更立体、也更具深度的日本形象,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个东亚国度的独特魅力。
评分我一直对跨文化研究类的书籍情有独钟,因为我觉得这是拓宽视野、理解世界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菊与刀》这个名字,在我脑海中就已经是极具画面感的了。我脑海中浮现的是,在宁静的花园里,一朵盛开的菊花旁边,静静地躺着一把锋利的武士刀。这种意象的并置,立刻勾起了我对日本民族双重性格的好奇。这本书,据说是由一位美国人类学家撰写的,这让我感到特别有趣。我很好奇,一个来自外部的视角,是如何能够如此精准地捕捉到日本民族的精髓的?是不是有时,抽离出来反而能看得更清楚?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全新的思考角度,让我不再仅仅是停留在一些刻板印象或者浅显的认知上。我希望它能够深入剖析日本人在社会交往中的一些微妙之处,比如他们对“面子”的重视,对等级制度的服从,以及在集体主义文化下个人角色的定位。我希望能读到一些具体的例子和分析,来印证作者的观点,而不是空泛的理论。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对“文化”本身有更深的理解,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是如何塑造一个民族的命运的。
评分当我在书店的架子上看到《菊与刀》这本书时,我的目光就被它独特的名字深深吸引了。这两个意象——“菊”代表的细腻、唯美、和谐,以及“刀”所象征的力量、决断、甚至危险——在我看来,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塑造了一个令人着迷的民族形象。我对日本的文化一直有种莫名的迷恋,从动漫游戏到传统艺术,总觉得其中蕴含着一种独特的气质。这本书,据说是关于日本民族性格的经典分析,这正是我一直想要寻找的。我好奇的是,作者是如何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对日本民族进行如此深入和全面的解读的?这本书是否揭示了日本民族在面临外部压力时,其内在的文化逻辑是如何运作的?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看到一些超越意识形态的、更深层的人类学洞察。我期望作者能够提供一种独特的分析工具,帮助我理解日本社会在历史变迁中的某些行为模式,以及这些模式是否具有某种延续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走进一个更真实的日本,去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他们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定位。
评分这本《菊与刀》的出现,对我来说,简直就像是在一个信息洪流中找到了一座灯塔。我一直以来对“日本”这个概念都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结,既有对其精致工艺和独特美学的欣赏,又有对其某些历史事件和集体行为的困惑。这本书的标题就恰好点出了这种矛盾,“菊”的象征意义无需多言,代表着优雅、内敛、对自然的敬畏;而“刀”则立刻让人联想到武士道精神,那种对荣誉的执着,对死亡的淡然,甚至有时表现出的极端行为。我好奇的是,作者是如何将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意象,编织成一条清晰的线索,来解读整个日本民族的性格特质的?我期望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文化现象描述,而是能深入到其根源,挖掘出其背后的社会结构、历史渊源,甚至是心理机制。我希望它能解答我的一些疑问,比如为什么日本社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得如此井井有条、注重规则,而在另一些方面又显得那么情绪化、易冲动?我期待作者能够提供一套有力的分析框架,帮助我理解这种二元对立的国民性是如何共存并影响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的。阅读过程中,我希望能够像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一样,一步步地探索日本文化的心脏地带。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很吸引我,"菊与刀",光听起来就充满了矛盾与张力。我对日本文化一直怀有浓厚的好奇心,尤其是那种外在的温和礼貌与内在的强大力量之间的反差,总让人觉得神秘莫测。这本书,据说是深入剖析日本民族性格的经典之作,我期待它能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我平时接触的文化研究书籍,大多是偏学术的,写得比较晦涩,希望这本能更加通俗易懂一些,让我这样一个普通读者也能轻松地理解其中关于日本国民性的一些观点。我特别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菊"所代表的美学、纯洁、秩序,以及"刀"所代表的武士道、忠诚、暴力,这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特质,巧妙地融合在一个民族的性格之中。这种深度的文化洞察,在我看来,是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关键。我很好奇,这本书是如何在二战时期写就的,又为何能够经久不衰,成为研究日本文化绕不开的读物。它是否提供了某种能够预测日本未来发展方向的线索?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日本的社会现象、人际交往,乃至他们的艺术创作,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我期待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以及他对日本民族深刻的观察与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