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老北京憶往(燕都書叢)
定價:58.00元
作者:張國慶
齣版社:北京燕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4023652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追憶古都北京的點滴瑣屑,品味生活的點滴優雅,我們失去瞭保護這座古城完整性的機會,但我們不能忽視載有文化信息的地麵物質。這本書,作者記錄瞭很多細小而有趣的與老北京有關的小事,字裏行間流露著的,是作者對北京城的喜愛,那些街頭巷尾的古老掌故,那些親力親為的點點趣事,都是生活在這座飽含古韻氣息的城市中*珍貴的迴憶。
目錄
序
廣場·長街·單牌樓
“長安分塔”追憶
西單商場舊影
記憶棋盤街
話西四
從前北京有座馬市橋
阜成門舊事
阜外大街憶舊
月壇的故事
月壇昔日有菜市
一條禮士路 南北皆故事
馬尾溝的消逝
亂墳崗上開新路
復興門外
菜市口點滴記憶
漫話頤和園的牌樓
話說北海公園的牌樓
妙哉,恭王府花園
兒時逛天橋
難以忘懷的白塔寺廟會
閑話土地廟
白雲觀往事
逛廠甸的樂趣
京西有條高梁河
話說五塔寺
長河之濱萬壽寺
正月裏來節日多
農曆二月的講究
老北京的陽春三月
農曆四月的節日與習俗
老北京人過“端午”
舊京六月天
農曆六月二十四祭關羽
農曆七月迴味多
“七夕”愛看《天河配》
老北京的八月節
京城九月天
閑言碎語農十月
鼕至也當節日過
臘月也有節
年味兒·年聲兒·年色兒·年趣兒
京城與氣象有關的諺語
老北京人的稱呼與招呼
難忘兒時小零食
記憶一些斷瞭檔的飲食
漫活京城理發業
那些消逝的老行當
憶兒時遊戲
舊時的街頭雜藝
小院春鞦
北平解放親曆記
記憶北京解放初期傳唱的革命歌麯
我的六所小學母校
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老北京憶往(燕都書叢)》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古樸而深沉的氣息,如同京腔京韻一樣,有著獨特的韻味。我一直對那些關於“老北京”的書籍情有獨鍾,因為它們就像是時光的膠捲,能夠將那些漸漸模糊的畫麵重新定格。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那些關於老北京的獨特記憶,比如那些如今已不多見的傳統手藝,那些曾經遍布大街小巷的茶館酒肆,以及那些充滿市井氣息的叫賣聲。我特彆想知道,書裏會如何描繪那些老北京人的生活細節,他們的衣著、飲食、娛樂方式,以及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9787540236526這個書號,就像是這本書的身份證,它讓我對這本書的來源和內容有瞭初步的瞭解,而北京燕山齣版社,也讓我對這本書的齣版品質有瞭信心。我期待這本書能夠讓我感受到老北京那份特有的京味兒,那種骨子裏透齣來的京範兒,以及那種與現代社會截然不同的生活節奏和價值觀念。
評分拿起《老北京憶往(燕都書叢)》,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種對曆史的敬畏和對傳統的追尋。北京,這座承載著韆年曆史的古都,每一個角落都充滿瞭故事。這本書,似乎就是一次關於老北京的深度“挖掘”,讓我有機會去重溫那些已經遠去的時光。我期待書中能夠細緻地描繪老北京的市井生活,那些在鬍同裏發生的點點滴滴,那些充滿煙火氣的場景,以及那些淳樸善良的人們。我尤其想看到,書中是否會涉及一些關於老北京的傳統節慶,比如春節、元宵節,它們在過去是如何熱鬧非凡,充滿瞭濃厚的民俗風情。9787540236526這個書號,在我看來,是一個打開曆史寶庫的密鑰,而北京燕山齣版社,也讓我對書籍的內容和深度有瞭更高的期望。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迴憶,更是一次對老北京文化精髓的提煉和傳承,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評分對於《老北京憶往(燕都書叢)》的期待,更多的是源於對曆史細節的探索。我一直覺得,真正瞭解一個地方,需要深入到它的肌理之中,去感受那些被時間衝刷過的痕跡。北京,這座有著三韆多年建城史、八百多年建都史的古都,其背後蘊藏的曆史信息量是極其龐大的。這本書,恰恰提供瞭一個窗口,讓我能夠窺探那些不曾親身經曆卻無比嚮往的年代。我好奇書裏會如何描繪那些熟悉的又陌生的場景:紫禁城的宏偉氣象,是如何與尋常百姓的市井生活交織在一起的?南鑼鼓巷、煙袋斜街,這些如今遊客如織的地方,在過去又是怎樣一番景象?書中的文字,能否還原齣當時人們的衣食住行,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精神世界?我尤其想看到那些關於老北京特色的描述,比如京劇的韻味,傳統小吃的製作,還有那些已經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老手藝。9787540236526這個書號,仿佛是一串密碼,預示著其中蘊藏著豐富而珍貴的曆史信息,而北京燕山齣版社的名字,也讓我對書籍的質量和內容的嚴謹性充滿瞭信心。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迴顧,更是一次深入骨髓的挖掘,讓我能夠真正理解北京這座城市的靈魂。
評分當我在書架上看到《老北京憶往(燕都書叢)》時,一種莫名的衝動驅使我想要一探究竟。我對北京這座城市有著特殊的情感,不僅僅是因為它作為首都的地位,更是因為它承載著太多厚重的曆史和文化。這本書,仿佛是一扇通往過去的大門,讓我有機會去觸摸那些流逝的時光。我希望在書中能夠看到,老北京的街頭巷尾是如何熱鬧非凡的,那些熟悉的吆喝聲,那些充滿煙火氣的場景,是否都能通過文字鮮活地呈現齣來?我想象著,書裏會詳細描述那些關於四閤院的規製,院落裏的生活場景,以及鄰裏之間的淳樸交往。北京的鬍同,是這座城市的獨特符號,我期待書裏能有關於那些彎彎繞繞的鬍同的細膩描摹,它們是怎樣串聯起整個城市的脈絡,又是怎樣承載瞭無數人的悲歡離閤。9787540236526這個書號,在我看來,是通往這段曆史的通行證,而北京燕山齣版社,也讓我對這本書的文化價值和學術深度有瞭更高的期待。我渴望通過閱讀,能夠更深刻地理解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他們的精神追求,以及那個時代獨特的文化氛圍。
評分初次翻開這本《老北京憶往(燕都書叢)》,內心湧起的,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懷舊與親切。北京,這座我魂牽夢繞的城市,總有著說不完的故事,道不盡的風情。這本書,似乎就是打開那些塵封記憶的鑰匙。我迫不及待地想通過書頁,重溫那段逝去的時光,感受那份獨屬於老北京的厚重與溫情。我想象著,這裏會勾勒齣怎樣一幅幅生動的畫麵:清晨,鬍同裏剛齣籠的熱騰騰的包子香氣彌漫,吆喝聲此起彼伏;午後,老人們在四閤院的槐樹下搖著蒲扇,傢長裏短地閑聊;傍晚,夕陽染紅瞭西山,街頭巷尾升起裊裊炊煙……每一個場景,都仿佛帶著曆史的溫度,讓人心生嚮往。我期待著,書中的文字能把我帶迴到那個沒有高樓林立,隻有灰牆黛瓦的年代,讓我細細品味那份悠閑自在的生活節奏,感受那份鄰裏之間的淳樸情誼。尤其是“燕都書叢”這個係列名,更增添瞭一份曆史的厚重感,仿佛在告訴我,這是一本承載著燕京文化精髓的讀物。北京,不僅僅是一個地名,更是一種情懷,一種烙印在無數人心中的獨特氣質。這本書,在我看來,就是對這份情懷最好的詮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