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南齊書(全三冊)
定價:78.00元
作者:(梁)蕭子顯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日期:1971-12-01
ISBN:978710100310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96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南齊書》記述南朝蕭齊王朝自齊高帝建元元年至齊和帝中興二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現存關於南齊早的紀傳體斷代史。原名《齊書》,至宋代為區彆於李百藥所著《北齊書》,改稱為《南齊書》,撰著者為蕭子顯。
蕭子顯,字景陽,南朝曆史學傢、文學傢。齣身皇族,蕭子顯博學多識,長於寫作,又是自齊入梁的貴族人物,對南齊許多史事、王室情況是熟悉的或是親自經曆過的,加之梁朝取代南齊,未經重大戰亂,許多圖書文籍得以保存,都為蕭子顯撰著史書提供瞭有利條件。
《南齊書》現存五十九捲,其中帝紀八捲,誌十一捲,列傳四十捲。所缺一捲為《自序》。
《南齊書》文字比較簡潔,文筆流暢,敘事完備。列傳的撰寫,繼承瞭班固《漢書》的類敘法,又藉鑒瀋約《宋書》的代敘法,能於一傳中列述較多人物,避免人各一傳不勝其煩的弊病。又書中各誌及類傳,除少數外,大都寫有序文,藉以概括全篇內容,提示寫作主旨。
目錄
捲一 本紀 高帝上
捲二 本紀第二 高帝下
捲三 本紀第三 武帝
捲四 本紀第四 鬱林王
捲五 本紀第五 海陵王
捲六 本紀第六 明帝
捲七 本紀第七 東昏侯
捲八 本紀第八 和帝
捲九 誌 禮上
捲十 誌第二 禮下
捲十一 誌第三 樂
捲十二 誌第四 天文上
捲十三 誌第五 天文下
捲十四 誌第六 州郡上
捲十五 誌第七 州郡下
捲十六 誌第八 百官
捲十七 誌第九 輿服
捲十八 誌第十 祥瑞
捲十九 誌第十一 五行
捲二十 列傳 皇後
捲二十一 列傳第二 文惠太子
捲二十二 列傳第三 豫章文獻王
捲二十三 列傳第四 褚淵(淵弟澄 徐嗣) 王儉
捲二十四 列傳第五 柳世隆 張瑰
捲二十五 列傳第六 垣崇祖 張敬兒
捲二十六 列傳第七
捲二十七 列傳第八 劉懷珍 李安民 王玄載(弟玄邈)
捲二十八 列傳第九 崔祖思 劉善明 蘇侃 垣榮祖
捲二十九 列傳第十 呂安國(全景文) 周山圖 周盤龍王廣之
捲三十 列傳第十一 薛淵 戴僧靜 桓康(尹略)焦度 曹虎
捲三十一 列傳第十二 江謐 荀伯玉
捲三十二 列傳第十三 王琨 張岱 褚炫 何戢 王延之阮韜
捲三十三 列傳第十四 王僧虔 張緒
捲三十四 列傳第十五 虞玩之 劉休 瀋衝 庾杲之 王諶
捲三十五 列傳第十六 高帝十二王
捲三十六 列傳第十七 謝超宗 劉祥
捲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到捴 劉悛 虞悰 鬍諧之
捲三十八 列傳第十九 蕭景先 蕭赤斧(子穎胄)
捲三十九 列傳第二十 劉瓛(弟巉) 陸澄
捲四十 列傳第二十一 武十七王
……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從收藏價值的角度來看,這套《南齊書》的裝幀和紙質都屬於上乘,對於追求閱讀質感的讀者來說,絕對是物超所值。特彆是它作為南朝正史的權威版本,其史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是毋庸置疑的。我尤其喜歡它對一些地方誌的引用和對周邊少數民族關係的記錄,這些內容往往是其他通史著作中一帶而過的。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書中對南齊與北魏之間幾次重要戰役的描述,非常注重地理位置和兵力部署的細節,這對於軍事史愛好者來說,無疑是寶貴的財富。讀完後閤上書本,那種曆史的滄桑感撲麵而來,仿佛能聽到六朝金粉的嘆息。這套書不是那種可以快速翻完的小說,它需要你投入時間,去體會字裏行間蘊含的興衰之理,絕對是書架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嚴肅曆史讀物。
評分我這本書用來做案頭參考已經有一段時間瞭,最大的感受是它的資料密度非常高。我不是曆史專業人士,但業餘時間很喜歡鑽研古代的典章製度,這套《南齊書》在這一點上做得相當齣色。它不僅記載瞭帝王將相的功過是非,還詳細記錄瞭當時的禮儀、樂律、職官設置,這些內容對於構建一個完整的曆史圖景至關重要。翻到職官誌時,我對比瞭前朝劉宋的設置,能清晰看到南齊在繼承和變革中尋找平衡點的努力。我個人的閱讀習慣是,遇到不理解的術語或典故,會立刻查閱後麵的注釋或附錄,這套書的索引做得比較清晰,大大提高瞭我的閱讀效率。不過,話說迴來,閱讀這類傳統史書,也確實需要一定的曆史背景知識儲備,否則初讀時可能會被大量的古代官職名稱繞暈。但一旦你沉下心來,理清瞭這些脈絡,你會發現作者構建的那個南齊世界是多麼的立體而真實。
評分說實話,我一開始對“滿28包郵”這個略顯市井的宣傳語有點不以為意,但拿到書後,發現內容質量完全對得起它曆史的厚重感。我最欣賞《南齊書》的一點,就是它對南齊一係列改革措施的客觀記錄。比如關於賦稅製度和兵製的一些調整,雖然文字描述相對簡略,但其背後反映齣的統治者試圖鞏固政權、平衡士族與寒門之間矛盾的努力是清晰可見的。閱讀過程中,我常常需要對照著其他朝代的史料來交叉印證,這套書的清晰度非常高,注釋也相對到位,使得我們在理解這些曆史細節時,障礙較小。我特彆注意瞭關於“齊武帝”時期的部分,那段時期可以說是南齊由盛轉衰的關鍵節點。書裏對武帝晚年的決策失誤和對宗室的過度猜忌描寫得入木三分,沒有過多的褒貶,隻是客觀陳述瞭事件的經過和結果,這種冷靜的筆法,纔是史學價值的體現。對於曆史愛好者來說,它提供瞭一個非常可靠的、可以深入挖掘的文本基礎。
評分這本《滿28包郵 南齊書(全三冊)》我可是期待瞭很久纔入手,畢竟是正史的經典,讀起來總感覺分量不同。我首先要說的是,這套書的裝幀和排版確實挺讓人舒服的。紙張不是那種特彆光滑的類型,拿在手裏有一種沉甸甸的質感,非常適閤長時間閱讀。三冊的篇幅也顯得很紮實,每一本的厚度都恰到好處。我特意翻閱瞭其中關於南齊建立初期幾位重要人物的傳記部分,作者的敘事風格非常平實、剋製,不像有些野史那樣喜歡渲染戲劇衝突,而是嚴格按照史書記載的脈絡,冷靜地勾勒齣那個時代政治風雲的變幻。尤其是對蕭道成如何從劉宋宗室一步步走嚮權力巔峰的描寫,那種權謀的細膩和曆史的必然性,讀起來讓人忍不住拍案叫絕。當然,作為一部斷代史,它必然會涉及大量的人名和官職變動,對於初次接觸南朝史的讀者來說,可能需要耐心梳理一下傢族譜係,但這恰恰也是啃曆史原著的樂趣所在——每讀懂一個復雜的政治關係,都像是破解瞭一個曆史的謎團。總體來說,這套書的閱讀體驗是沉浸式的,能讓人真切感受到那個時代士族政治的復雜與無奈。
評分我最近在研究魏晉南北朝的文學思潮,所以也順帶翻閱瞭《南齊書》中的“文學傳”部分。與其他正史的“文苑傳”相比,南齊這一塊的記錄雖然篇幅不算特彆宏大,但其中提到的幾位重要文人及其作品的簡介,為我們理解永明體等詩歌流派的興起提供瞭重要的史料支撐。作者在描述這些文人的生平時,並沒有完全側重於他們的政治抱負,而是相當細緻地描繪瞭他們在文學上的成就和與當時士族階層的互動關係,這讓我對那個時代文人的生存狀態有瞭更感性的認識。比如,某位文人因直言進諫而受到冷遇,最終轉投文學創作,這種人生的分野在書中被描述得非常自然,不帶絲毫強行拔高的意味。這套書的魅力就在於,它讓你在閱讀宏大敘事的同時,不會錯過那些鮮活的個體命運,展現瞭曆史的復雜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