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普及文庫:古文觀止
定價:26.00元
作者: 吳楚材, 吳調侯,謝普 注
齣版社:中國工人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00864868
字數:
頁碼:19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普及文庫:古文觀止》特點:
一、選目精當。入選這套文庫的都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精品,曆經時間的積澱和考驗。如被譽為“史傢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旨在培養優良傢風、有“古今傢訓,以此為祖”之稱的《顔氏傢訓》,等等。
二、注重實用。這套文庫收錄的經典圖書,參照瞭教育部頒發的作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核心內容的《全日製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推薦閱讀書目,並強化瞭全民閱讀需求。
三、這套文庫所有收錄圖書,均依據版本進行瞭仔細校勘和認真編訂,確保原文準確。同時,在校勘過程中,還對原編著者的筆誤、錄入錯誤予以訂正。
四、節選適宜。這套文庫定位於普及讀本,對於《史記》《戰國策》《資治通鑒》《閱微草堂筆記》等捲帙浩繁的古籍,我們特邀專傢團隊作瞭精當節選,輯錄瞭*精彩、具代錶性、*為曆代讀者傳誦的篇章,努力通過有限的篇幅傳達不朽經典的精髓。
五、注釋精準。在這套文庫的編輯過程中,我們注意精選古文中讀者容易産生閱讀障礙的文字進行瞭認真注釋,並由學者進行審定,保證瞭學術嚴謹性和文字準確性,從而力求為讀者排除閱讀障礙,降低閱讀難度。
六、譯文暢達。這套文庫還邀請瞭長期從事漢語教學、具有豐富一綫經驗的專傢,按照“信、達、雅”的標準,對譯文進行瞭認真梳理,確保意思準確,行文暢達,文字優美,力求使讀者在享受閱讀的同時,感受到漢語之美。
七、閱讀方便。傳統文化典籍中有大量古代的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在這套文庫的譯注過程中,我們還特意穿插瞭許多對文化典故、文化常識的解讀,如古代製度、職官、服飾、器具、習俗等,力求幫助廣大讀者在欣賞傳統文化經典的同時,增加古典常識,提升文化修養。
八、插圖精美。我們專門為這套文庫選配瞭精美插圖,以增加閱讀之雅趣,提高本文庫品位。這套文庫插圖筆法精細、圖像生動、印製精美,較好地再現瞭書中描繪的各種曆史文化信息。
目錄
齣版說明
周鄭交質
臧僖伯諫觀魚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陰飴甥對秦伯
子魚論戰
祁奚請免叔嚮
召公諫厲王止謗
襄王不許請隧
叔嚮賀貧
王孫圉論楚寶
有子之言似夫子
晉獻文子成室
諫逐客書(節錄)
蔔居
宋玉對楚王問
項羽本紀贊
孔子世傢贊
遊俠列傳序(節錄)
滑稽列傳(節錄)
貨殖列傳序(節錄)
報任安書(節錄)
令二韆石修職詔
求茂材異等詔
誡兄子嚴敦書
陳情錶
蘭亭集序
桃花源記
五柳先生傳
原毀
圬者王承福傳
送董邵南序
種樹郭橐駝傳
鈷�煙段饜∏鵂�
小石城山記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
黃岡竹樓記
義田記
袁州州學記
朋黨論
縱囚論
五代史伶官傳序
豐樂亭記
留侯論
喜雨亭記
賣柑者言
作者介紹
文摘
《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普及文庫:古文觀止》:
淳於髡生於齊威王在位的時候。這位國君一度很貪玩,喜歡跟身邊的人玩猜謎遊戲,經常一玩就沒有節製,通宵達旦地飲酒作樂,沉溺其中,不理朝政,把國傢大事統統交給大臣們處理。久而久之,文武百官也效法國君,把國傢大事拋在一邊,去乾自己的事情,弄得內政混亂、國力衰落,各國諸侯趁機入侵,弄得齊國瀕於的邊緣。可是,齊威王身邊的人沒有一個敢勸阻他。淳於髡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於是便發揮自己的特長,通過猜謎遊戲去規勸齊威王。他齣瞭一個謎,讓齊威王猜:“都城裏有一隻大鳥,棲居在王宮裏,這隻大鳥在這裏待瞭三年,三年之中既不高飛也不鳴叫。大王,您知道它要乾什麼嗎?”
齊威王雖然貪玩兒,卻不傻,他立馬悟齣淳於髡是用這個謎語勸他不要再沉溺於玩樂,應有所作為,便說:“這隻大鳥想的是不飛便罷,隻要一飛,就要衝嚮天空。不鳴便罷,一鳴就要令人震驚。”
隨後,他便上朝理政,把全國72個縣的官長都召到都城,讓他們報告工作,嚮他們發布指令,還賞瞭一名好官,殺瞭一名壞官,然後率兵奮力齣徵,收復被彆國侵占的領土。侵占齊國領土的諸侯們得報後都大吃一驚,趕緊把侵占的地盤歸還齊國。此後,齊國強大的威勢一直延續瞭36年之久。
齊威王即位的第八年.楚國大舉發兵進攻齊國。齊威王派淳於髡齣使趙國,去請求趙國發兵援救齊國。臨走,讓他攜帶黃金百斤和豪華馬車十輛,作為給趙王的贈禮。
淳於髡見國君隻讓帶這麼一點兒禮物,覺得太寒酸,便在君王麵前仰天大笑起來,直笑得帽帶兒都斷瞭。
齊威王問:“你笑什麼呢?是嫌東西少嗎?”
淳於髡說:“我怎麼敢啊!”
齊威王又問:“那你究竟為什麼發笑呢?”
淳於髡並不正麵迴答,隻是給齊威王講瞭一個故事。他說:“我前幾天從東邊走過,看見路邊有人嚮神靈祈求豐收,這個人隻拿來一隻豬蹄、一杯薄酒,卻請求神靈保佑他傢良田五榖豐登,並保佑他傢坡地窪地也大豐收,讓糧食滿囤滿倉。我覺得他奉獻不多而要求卻很高,所以纔笑他。”
齊威王一聽就明白瞭,這是笑他太吝嗇,於是便把禮物增到黃金韆斤、白璧十雙、豪華馬車百輛。這樣,淳於髡纔告彆國君,登車上路,去趙國求救兵。收下禮品,趙王也很慷慨,立馬派兵十萬,外加戰車韆輛,去救齊國。楚國得到這個消息,連夜撤兵迴國。
見楚國退兵,齊威王十分高興,就在後宮擺酒設宴,召見淳於髡,並賞給他酒喝。席間,齊威王問他:“你的酒量怎麼樣?飲多少纔醉呀?”
淳於髡說:“這很不好說——我是飲一鬥也醉,飲一石也醉。”
齊威王很不解,又問:“你既然飲一鬥就醉瞭,怎麼還能飲一石啊?你把我給弄糊塗瞭,快給解釋解釋。”
淳於髡不慌不忙,一闆一眼地解釋說:“在大王麵前,飲您賞賜的美酒,執行酒令的令官站在旁邊,監察禦史站在後邊,我膽戰心驚,誠惶誠恐地趴在地上喝,喝不到一鬥,很快就醉瞭。假若雙親設宴款待尊貴的客人,我挽起套袖,彎著身子或跪在地上陪席,客人不時賞我點剩酒,我還得起身捧杯上前錶示祝福,這樣跪下站起、站起又跪下,得好多次,飲不瞭二鬥,我很快就醉瞭。假如是知心朋友交往,大傢好久沒有見麵,突然相見,相互歡快地敘舊,彼此傾吐心麯,大概飲上五六鬥,很快就醉瞭。另一種情況就大不一樣瞭。跟鄉親們聚會,男女不分坐在一起,行酒沒有那麼多講究,進行得很緩慢,大傢玩六博和投壺遊戲,彼此自由組閤配對,跟對手打賭,這時無拘無束地手拉著手也不受處罰,親熱地眉目傳情也不禁止,珠玉耳飾、金銀發簪掉下撒瞭一地,麵對此情此景,我非常高興,喝上八鬥,我纔有兩三分醉意。
……
序言
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注釋係統堪稱典範。很多古代典籍中的詞語,今義與古義相去甚遠,若無詳細解釋,讀者極易産生誤解。這本書的腳注處理得既及時又精準,它不僅給齣瞭字麵意思,更會簡要說明其在特定語境下的深層含義或典故齣處。更贊的是,對於那些涉及到古代禮儀、風俗習慣的描述,它還配有精煉的背景知識補充,這極大地幫助瞭我構建一個完整的古代社會圖景。這套注釋體係不是堆砌辭藻,而是真正起到瞭“導讀”的關鍵作用,它讓我在閱讀過程中幾乎沒有因為生僻詞匯而停頓查閱的煩惱,閱讀體驗一氣嗬成,效率極高,真正做到瞭讓讀者無障礙地進入文本世界。
評分這本書的選材角度非常獨特,它似乎跳脫齣瞭一般選本常見的窠臼,收錄瞭一些在我看來略顯冷門但實則精妙絕倫的文章。這讓我有瞭一種“發現新大陸”的驚喜感。例如,其中對某位唐代小人物的記敘文,文字雖然樸實無華,卻將人性的復雜與時代的變遷刻畫得淋灕盡緻,讀後令人深思許久。編者顯然沒有拘泥於那些耳熟能詳的名篇,而是更注重文章本身的文學價值和思想深度。每一次翻閱,我總能從中挖掘齣新的層次和意涵,這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探尋的樂趣。這種不落俗套的選篇策略,極大地豐富瞭我對古代文學的認知版圖,也讓我體會到,真正的經典,是經得起時間淘洗的,無論其名聲大小。
評分這本書的行文風格非常具有感染力,它不像某些學術著作那樣闆著臉孔說教,反而像一位飽學之士在爐火旁,娓娓道來那些塵封的往事。語言是活潑的,富有畫麵感的,即使是闡述復雜的哲學思想,也能用貼近生活的比喻來加以說明。我特彆喜歡它在介紹每位作者生平事跡時所采用的敘事手法,常常能捕捉到一些鮮為人知的生活細節,讓人感覺這些遙遠的古人瞬間變得鮮活起來,仿佛觸手可及。這種“講故事”的魅力,讓原本枯燥的文化學習變成瞭一種享受,完全沒有閱讀壓力。它成功地在“普及”與“深刻”之間找到瞭一個絕妙的平衡點,讓普通讀者也能輕鬆領略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評分我一直對古代的散文和詩詞抱有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那些原汁原味的古文對我來說有些晦澀難懂,每次啃起來都像是在啃一塊硬骨頭。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像是為我這樣的“半吊子”讀者量身定做的一座橋梁。它並非隻是簡單地羅列篇目,更重要的是它在選篇的巧妙和注釋的詳盡上下足瞭功夫。那些看似拗口的句子,在作者的精心梳理下,變得脈絡清晰,含義躍然紙上。讀完一篇後,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想要錶達的情感和背後的時代背景,不再是那種囫圇吞棗式的閱讀體驗。這種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進一步探究古代文學的熱情。說實話,很多市麵上的普及讀物都流於錶麵,而這本書卻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同時,做到瞭真正意義上的“深入淺齣”,這纔是最難能可貴的。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沒得挑,拿到手上就感覺沉甸甸的,很有分量。封麵那種仿古的紋理和雅緻的配色,一下子就把人拉迴到瞭那個古香古韻的年代。內頁的紙張選得也好,不反光,看起來很舒服,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眼睛纍。排版布局也十分講究,字裏行間留的空白恰到好處,既保證瞭閱讀的舒適度,又顯得疏朗大氣。尤其是那些引文的齣處和注釋部分,處理得非常精細,字體大小和位置都拿捏得十分到位,體現瞭編者對細節的極緻追求。這本書的開本也設計得很閤理,放在書架上既大氣又不占地方,拿在手裏翻閱時,那種紙張摩挲的觸感,真是一種享受。可以說,光是這份用心做齣來的實體書,就值迴票價瞭,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可以珍藏的藝術品。我常常在想,能把一本傳統文化書籍做到這個份上,背後是付齣瞭多少心血和時間去打磨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