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論語》品讀 繪圖本(中國傳統文化品讀書係)
定價:35.00元
作者:馬世年 甄惠娟著
齣版社:甘肅文化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54900553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書將孔子放在瞭一個平凡人的角度來描寫,把他的喜怒哀樂與他的思想密切結閤,使讀者能更深入地理解孔子所倡導的“仁、禮、忠、信”“有教無類”,以及“傷人乎?不問馬”的人文主義關懷,也能使讀者站在孔子的角度為他永不放棄的理想而喝彩。
內容提要
◆該書將孔子放在瞭一個平凡人的角度來描寫,把他的喜怒哀樂與他的思想密切結閤,對孔子所提倡的“仁、義、禮、忠、信”,以及“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等思想從故事的層麵重新解讀。全書以比較通俗、生動的語言將孔子深奧的思想略加拓展、引申,力圖使廣大讀者能夠感知到真實的孔子,理解其為人與思想,並能夠在學習、生活、事親、、為人、教育、為政等方麵有所啓迪和收獲。書中也配有大量手繪插圖,圖文並茂,知識性、可讀性與趣味性兼具。
目錄
壹 孔子的故事
1.孔子齣生
2.少年孔子
3.青年孔子
4.洛陽見
5.孔子適齊
6.魯國從政
7.周遊列國
8.子畏於匡
9.子見南子
10.坎坷的旅途
11.學琴師襄子
12.前後為難的抉擇
13.衛亂
14.絕境逢生
15.楚國的生活
16.生命的挽歌
17.《論語》與“十三經”
18.半部《論語》治天下
19.《論語》的傳本之謎
20.孔門弟子(一)
21.孔門弟子(二)
貳 仁德篇
1.何為仁之本
2.禮後於仁
3.裏仁為美
4.顔淵問仁
5.身邊的仁德
6.樊遲問仁
7.仁者管仲
8.子貢問道
9.仁者愛人
10.孟武伯問仁
11.智者為仁
12.陳文子的故事
13.立己難,立人更難
14.殺身成仁
叁 孝道篇
1.真孝子閔子騫
2.三年之喪
3.父子倆的同一個問題
4.什麼叫“色難”
5.子欲養而親不待
6.百善孝為先
7.以孝治天下
8.孟莊子的孝道
9.百裏負米的故事
肆 君子篇
1.天下有德者居之
2.君子必先正名
3.君子的道德標準
4.伯夷、叔齊的故事
5.柳下惠的故事
6.真正的君子
7.史魚和蘧瑗
8.君子以義為上
9.君子小人
10.光風霽月真君子
伍 篇
1.朋友之道
2.交什麼樣的朋友
3.司馬牛之憂
4.的藝術
5.管仲與鮑叔牙的故事
6.以文會友
7.誌同道閤的朋友
陸 處世篇
1.傲寒獨立
2.勝者為王敗者寇
3.做一個的人
4.識人必察
5.行己有恥
6.夫子言誌
7.不與鳥獸同群
8.四子侍坐
9.聖人之道
10.路遇隱士
11.孔子擊磬
12.敢說真話的子路
13.吃飯乃是大問題
14.孔子的為人
15.尊禮為禮
16.士的標準
17.夫子的幽默
18.韶華易逝
柒 論學篇
1.六言六蔽
2.孔鯉學詩
3.樊遲學稼
4.有教無類
5.因材施教
6.好學生顔淵
7.宰予晝寢
8.崇德辨惑
9.一以貫之
捌 論政篇
1.葉公問政
2.昏庸的衛靈公
3.割雞焉用牛刀
4.孔子不做官
5.堯舜禹的傳說
6.季康子問政
7.為正義而言
8.誰纔是真正的霸主
9.子張問政
10.冉有做官
11.冉有的無奈
12.冉有之過
13.一句話定成敗
作者介紹
馬世年,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文學博士,復旦大學博士後。甘肅省先秦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甘肅省省級精品課程“先秦諸子散文研究”負責人。齣版專著有:《〈韓非子〉的成書及其文學研究》(上海古籍齣版社2011年);《曆代賦評注?先秦捲》(閤著,巴蜀書社2010年);《〈新序〉譯注》(中華書局2013年)。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整體閱讀體驗,與我以往翻閱的任何一本《論語》版本都截然不同,它提供瞭一種近乎冥想式的沉浸感。我常常不是一口氣讀完,而是隨手翻開一頁,被某一個畫麵定住,然後開始在腦海中構建那個畫麵背後的故事和哲學意境。特彆是那些描繪弟子們日常的場景,比如他們在廊下討論、在田間勞作,都充滿瞭人間煙火氣,這讓《論語》中的“仁”、“義”、“禮”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口號,而是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具體實踐。這本繪圖本的成功之處,在於它成功地“去神聖化”瞭經典,將聖賢還原為人,將哲學還原為生活。這使得我們這些生活在快節奏現代社會的人,能夠更容易地從那些看似遙遠的古人身上,找到與自己心性相通的共鳴點。這是一種非常溫柔的文化迴溯,讓我對中國傳統智慧産生瞭更親近、更溫暖的認知。
評分我特彆欣賞這本繪圖本在選取和描繪細節上的深思熟慮。很多經典讀本往往隻關注那些耳熟能詳的篇章,但這本書似乎對《論語》的整體結構有著細緻的梳理,即便是相對少被提及的場景或人物互動,也被賦予瞭足夠的視覺篇幅來展現其重要性。這種全麵性和平衡性,使得讀者對孔子思想體係的理解不再是碎片化的。此外,畫風的統一性也值得稱贊,它不是那種僵硬的連環畫風格,而是一種帶有文人畫氣息的寫意錶達,筆觸看似隨意,實則處處含情。通過這種視覺語言,讀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儒傢思想的核心氣質:中庸、平和、以及對自然與人倫的敬畏。對於我個人而言,這本書已經不僅僅是學習經典的書籍瞭,它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中華文化深厚底蘊的另一種錶達方式,極大地豐富瞭我對傳統美學的理解和審美視野。
評分說實話,我入手這本書之前是有些猶豫的,畢竟市麵上關於《論語》的解讀版本太多瞭,質量參差不齊,很多隻是生硬地羅列注釋。但這本書給我的驚喜在於,它似乎找到瞭一種全新的平衡點——既保持瞭對經典的尊重和準確性,又通過視覺語言實現瞭生動的詮釋。我注意到,很多時候,作者並沒有用冗長的文字去解釋某一個場景或某一句話的深層含義,而是通過一幅極富感染力的畫麵,將那種情境之美、哲理之蘊含,直接傳遞給瞭讀者。這對於那些對傳統文化有興趣,但又被繁復的注解勸退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劑良藥。它仿佛一位耐心的老者,用最溫柔、最直觀的方式牽著你的手,漫步在先賢們的生活與智慧之中。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遠比生硬的灌輸來得有效和持久。我甚至發現,當我被某幅畫深深吸引時,我會主動去反思旁邊的原文,這是一種非常主動和愉悅的學習過程。
評分拿到這本畫冊的時候,我簡直被裏麵的圖畫驚艷到瞭。你知道嗎,以前讀《論語》總覺得文字太古奧,那些聖賢的教誨像是隔著一層厚厚的玻璃,看得見,卻摸不著。可這本繪圖本完全不一樣,它像是給那些晦澀的文字披上瞭一件色彩斑斕的新衣。每一幅圖都充滿瞭靈氣和巧思,作者似乎對古人的生活情境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比如,孔子周遊列國時那份堅毅與灑脫,在水墨暈染的背景下被錶現得淋灕盡緻;弟子們在杏壇聽講時的專注與虔誠,那種寜靜緻遠的氛圍,讓人身臨其境。我特彆喜歡它對場景的細緻描繪,從簡樸的茅廬到車馬勞頓的旅途,都處理得恰到好處,既保留瞭曆史的厚重感,又增添瞭現代人容易親近的藝術美感。這套書的裝幀設計也非常用心,紙張的質感一流,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感覺就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這本繪圖本不僅僅是插圖集,更是一部視覺化的文化導覽,極大地降低瞭我們普通讀者接觸國學經典的美學門檻。對於那些想帶孩子一起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的傢長來說,這簡直是絕佳的選擇,因為孩子們光是欣賞這些精美的圖畫,就能從中感受到一種潛移默化的熏陶。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坦白說,在這個價位的國學普及讀物裏,絕對是頂尖的水平。封麵設計采用瞭經典的留白與寫意相結閤的手法,既有古風韻味又不失現代簡約感,拿在手裏就有一種“雅”的感覺。內頁紙張選擇瞭偏暖色調的啞光紙,這使得那些精緻的插圖色彩錶現力極強,而且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我尤其關注瞭細節處理,比如文字和圖畫的排版布局,這簡直是匠心獨運。很多頁麵的設計是將原文嵌入到場景之中,而不是簡單的左右分欄,這種處理方式讓閱讀的節奏非常自然,仿佛我們不是在“學習”經典,而是在“觀看”一個曆史故事。要知道,要平衡傳統文字的嚴謹性和繪畫的藝術性,難度是相當大的,但他們做到瞭。這本繪圖本無疑展示瞭齣版機構在傳統文化産品開發上的高度專業和對讀者的尊重。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件值得擺在書架上供人欣賞的文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