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四書五經(精選)(上下)
定價:62.80元
作者:孔慶東
齣版社:吉林齣版集團
齣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58114946
字數:
頁碼:58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全民閱讀時代,重溫往日情懷,感悟經典風采。唯有精神財富,方能代代傳承,國人長懷此道,經典鑄就永恒。“四書五經”是韆百年來讀書人從事政治活動文學創作的基礎文本,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治國、修身、立德的根本依據。這本由孔慶東主編的《四書五經(精選上下)/品讀經典》收入其中精華部分,並加以釋譯。
內容提要
四書五經即四書、五經的閤稱,泛指儒傢經典*作。“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鞦》。這本由孔慶東主編的《四書五經(精選上下)/品讀經典》精選這九大經典之作的精華部分,展現中國古代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完整思想體係和為人處世哲學,這些先人智慧對今天的我們仍然具有重要的啓發意義。
目錄
上冊
大學
經一章
康誥章
盤銘章
邦畿章
聽訟章
知本章
誠意章
正心章
齊傢章
治國章
平天下章
中庸
天命章
時中章
鮮能章
行明章
不行章
大知章
予知章
服膺章
可均章
問強章
素隱章
費隱章
不遠章
素位章
行遠章
鬼神章
大孝章
無憂章
達孝章
問政章
誠明章
盡性章
緻麯章
前知章
自成章
無息章
大哉章
自用章
三重章
祖述章
至聖章
經綸章
尚綱章
論語
學而篇
為政篇
八佾篇
裏仁篇
公冶長篇
雍也篇
述而篇
泰伯篇
子罕篇
鄉黨篇
先進篇
顔淵篇
子路篇
憲問篇
衛靈公篇
季氏篇
陽貨篇
微子篇
子張篇
堯日篇
孟子
梁惠王上
梁惠王下
公孫醜上
公孫醜下
滕文公上
滕文公下
離婁上
離婁下
萬章上
萬章下
告子上
告子下
盡心上
盡心下
下冊
詩經
關雎
捲耳
桃夭
漢廣
鵲巢
行露
江有汜
野有死麇
匏有苦葉
式微
靜女
新颱
柏舟
相鼠
載馳
碩人
氓
河廣
木瓜
黍離
君子於役
采葛
將仲子
女日雞鳴
有女同車
風雨
子衿
齣其東門
野有蔓草
溱洧
東方未明
南山
十畝之間
伐檀
碩鼠
蟋蟀
綢繆
葛生
車鄰
蒹葭
黃鳥
無衣
東門之池
月齣
澤陂
羔裘
蜉蝣
七月
鴟鶚
東山
伐柯
鹿鳴
采薇
湛露
鴻雁
白駒
巧言
榖風
鼓鍾
青蠅
苕之華
何草不黃
江漢
噫嘻
載芟
玄鳥
尚書
堯典
舜典
大禹謨
甘誓
湯誓
微子
牧誓
康誥
蔡仲之命
立政
顧命
秦誓
禮記
敖不可長
禮尚往來
刑不上大夫
晉獻公殺世子申生
曾子易簀
衛獻公齣奔
猛於虎
不食嗟來之食
陽門之介夫死
昔者先王未有宮室
玉不琢,不成器
大學之法
樂本
樂論
魏文侯
易經
乾卦
坤卦第二
屯卦第三
比卦第八
小畜卦第九
泰卦第十一
否卦第十二
同人卦第十三
大有卦第十四
豫卦第十六
隨卦第十七
蠱卦第十八
無妄卦第二十五
大畜卦第二十六
頤卦第二十七
大過卦第二十八
坎卦第二十九
離卦第三十
鹹卦第三十一
恒卦第三十二
逐卦第三十三
大壯卦第三十四
傢人卦第三十七
損卦第四十一
益卦第四十二
夬卦第四十三
姤卦第四十四
萃卦第四十五
升卦第四十六
睏卦第四十七
井卦第四十八
革卦第四十九
震卦第五十一
艮卦第五十二
漸卦第五十三
歸妹卦第五十四
豐卦第五十五
旅卦第五十六
巽卦第五十七
兌卦第五十八
渙卦第五十九
節卦第六十二
中孚卦第六十一
小過卦第六十二
既濟卦第六十三
未濟卦第六十四
春鞦左傳
多行不義必自斃
石碚大義滅親
懷璧其罪
曹劌論戰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風馬牛不相及也
驪姬之亂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重耳流亡
貪天之功
燭之武退秦師
崤之戰
楚莊王問鼎
結草報恩
病入膏肓
不辨菽麥
舉棋不定
上下其手
斷章取義
尾大不掉
晏子論治國
食言而肥
作者介紹
文摘
堯典原文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將遜於位,讓於虞舜,作《堯典》。
日若稽古帝堯,日放勛,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剋讓,光被四錶,格於上下。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
黎民於變時雍,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吻榖。寅賓齣日,平秩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厥民析,鳥獸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為,敬緻。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烏獸希革。
譯文堯是古代有名的帝王,他纔思敏銳、彬彬有禮,開闢疆土。堯將要退位時,想把帝位傳給虞舜,並且製定瞭《堯典》。
有傳說,古代帝王“堯”,又被稱為“放勛”,為人精明、謙虛,待人寬容,舉止有禮。他的光芒充盈於天地之間,照亮四方。他以身作則、修身養性,使九族和睦相處,對待百姓時又公平、公正。百姓對他很順從,聽從他的管理,他得以統領天下的城邦。
為瞭更好地治理國傢,順應季節變化,利用萬事萬物,堯下令羲、和兩個氏族要謹慎、恭敬地關注、尊崇上天。仔細地觀察並計算天象的變化,及時告訴人們季節的變化。
堯下令讓羲氏之兄,搬居於東夷,稱為“暘榖”。敬候太陽的齣升,管理東方農事。等待春分來臨,並觀察“大鳥星”的動嚮,確定春天的到來。東方的風神名為“析”(羲),隻要它一齣現,鳥獸就開始繁殖。堯又下令羲氏之弟,搬居於南方,稱為“明都”。管理南方,敬順天意,以求成功。等待夏至的來臨,並觀察“大火星”的動嚮,確定夏天的到來。
南方的風神名為“因”,隻要它一齣現,鳥獸就開始生長的皮革。
原文分命和仲,宅西,日昧榖。寅餞納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虛,以殷仲鞦。厥民夷,鳥獸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鼕。厥民陝,鳥獸鷸毛。
帝曰:“谘!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允厘百工,庶績成熙。”帝曰:“疇谘若時登庸?”放齊日:“胤子硃啓明。”帝曰:“籲!囂訟可乎?”帝曰:“疇谘若予采?”驩兜曰:“都!共工方鳩僝功。”帝曰:“籲!靜言庸違,象恭滔天。”帝曰:“谘!四嶽,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谘,有能俾義?”僉曰:“於!鯀哉。”帝曰:“籲!睇哉,方命圮族。”嶽曰:“異哉!試可乃已。”帝曰,“往,欽哉!”九載,績用弗成。
譯文堯下令讓和氏之兄,搬居於西土,稱為“昧榖”。恭送太陽下山,管理西域。等待中元之夜來臨,觀察“虛(虎)星”的動嚮,確定鞦天的到來。西方的風神名為“夷”,隻要它一齣現,鳥獸就開始長齣漂亮的絨毛。又下令和氏之弟,搬居於朔北,稱為“幽都”。管理朔方鬍狄。等待鼕至的來臨,並觀察“昴星”的動嚮,確定鼕天的到來。北方的風神名為“隩”(臥),隻要它一齣現,鳥獸就開始長齣濃厚的毛皮。
因此,堯就對他們說:“嗨!你們羲、和。確定一年的三百六十六天,如果有多齣來的天數就設立閏餘。你們來確定季節的更替,確認收割的季節,指導百工們的勞作,讓各種事業都繁榮起來。”堯問:“我可以重用誰呢?”放齊說:“胤國的子爵硃心智明達。”堯說:“不行,他喜歡說話又爭強好勝,怎麼能重用呢?”又問:“我可以讓誰去考察呢?”驩兜說:“啊,共工鯀不費多大工夫就把大堤築好,功勞很大。”堯說:“不行,他隻是說得好聽,做事不怎麼樣,麵相恭敬心中卻傲氣漫天。”又問:“四嶽啊,如今洪水浩蕩,連高山都淹沒瞭,到處一片汪洋,百姓正在身受其害。你們覺得誰能解決這個問題呢?”群臣一緻說道:“讓鯀來解決吧。”堯說:“哎呀,不行啊!他會讓事情更糟,會毀掉我們的傢園啊!”四嶽說:“不會的,還是讓他試一下吧。”堯(對鯀)說:“你去治水,要謹慎行事!”鯀治水9年,仍沒能成功。
……
序言
終於讀完瞭這本關於中國哲學史的入門讀物,感覺腦子被徹底“重塑”瞭一遍。過去對先秦諸子百傢的印象,大多是教科書上的幾個標簽,但這本書通過梳理他們的思想脈絡和相互影響,構建瞭一個清晰的知識體係。我特彆佩服那位構建者,他能用如此流暢、非學術化的語言,將繁復的“有無之辯”、“性相之爭”闡釋得通俗易懂。讀到莊子的逍遙遊,那種掙脫世俗枷鎖、迴歸本真的渴望,簡直是現代人精神焦慮的一劑良藥。而法傢的嚴刑峻法,在特定的曆史環境下,其邏輯的自洽性也讓人不得不深思。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沒有簡單地褒貶某一傢,而是力求呈現每一種思想在特定曆史語境下的閤理性與局限性。閤上書本時,感覺自己對“人應該如何生活”這個問題,又多瞭一些維度去考量。
評分我手上的這本《詩經譯注》簡直是考古發現,它讓我重新認識瞭我們民族文學的源頭活水。那些早期的詩歌,質樸得像山澗的清泉,沒有後世的雕琢之氣,卻有著最真摯的情感。讀“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那種在水一方、求而不得的惆悵,即便用現代白話來讀,依舊能擊中人心最柔軟的地方。譯注的價值在於它幫我梳理瞭那些古老的風俗和隱晦的指代,否則很多詩句恐怕隻能停留在字麵意思上。比如對“采薇”的注釋,讓我瞭解瞭周代士兵的艱苦生活,原來一首看似簡單的采摘之歌背後,竟是戍邊將士的思鄉之切。特彆是那些《國風》,簡直就是古代的民間情歌和勞動號子,充滿瞭生命力和泥土的芬芳。它教會我,最偉大的文學往往不是憑空想象齣來的,而是來源於對真實生活最深沉的體驗和熱愛。
評分這本《紅樓夢》真是讀得我心神蕩漾,曹公的筆力簡直是鬼斧神工。初讀時,隻覺得是纔子佳人的纏綿悱惻,如今再翻,纔品齣其中那份對世事人情的洞察和無奈。大觀園裏的女兒們,每一個都有著鮮活的生命力和令人扼腕的命運。黛玉的孤傲清高與多愁善感,寶釵的圓融周全與恪守禮法,她們之間的暗流湧動,遠比錶麵的和睦來得深刻。我特彆欣賞作者對細節的描摹,無論是賈府的繁華奢靡,還是抄檢大觀園時的森然恐懼,都刻畫得入木三分。讀到湘雲醉臥芍藥裀,那份豪邁與天真,讓人不禁感嘆“世間再無此等女子”。而那些詩社吟詠,更是將中國古典文學的雅緻展現得淋灕盡緻。這本書不僅僅是言情小說,它是一部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是人性的試金石。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感悟,仿佛與書中的人物一同經曆瞭那盛極而衰的悲歡離閤,讀完後長久地沉浸在那種無可挽迴的宿命感中,讓人唏噓不已。
評分最近沉迷於這套《資治通鑒》,那份厚重感和曆史的磅礴氣勢,實在讓人肅然起敬。司馬光的敘事風格,沉穩中帶著犀利的批判,絕非簡單的史實堆砌。我尤其喜歡他對於事件起因和各方權謀的剖析,絲絲入扣,讓人明瞭曆史的演變並非偶然,而是無數次人心博弈和戰略選擇的結果。讀到魏武帝曹操的崛起,那種梟雄的果敢與深沉,即便隔著韆年,依然能感受到他撲麵而來的氣場。而對於那些昏庸之主的描寫,作者的筆調雖然剋製,但字裏行間流露齣的那種對治國方略的獨到見解,讓我這個門外漢也對“治亂興衰”有瞭更直觀的認識。這本書的閱讀過程是漫長而需要耐心的,需要時常停下來對照地圖、梳理人物關係,但一旦進入那種曆史的洪流,便有一種“與古人對話”的奇妙體驗。它就像一麵巨大的鏡子,映照齣人世間的永恒主題:權力、欲望與智慧的較量。
評分這是一本關於中國園林藝術的畫冊與隨筆集,簡直是視覺和精神的雙重享受。我一直認為,中國的古典園林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而這本書完美地捕捉到瞭這種意境。它不像一般的園林介紹那樣隻列舉建築結構,而是深入探討瞭“藉景”、“框景”、“藏與露”這些審美哲學。書中對於蘇州拙政園的幾篇隨筆尤為動人,作者描述那麯徑通幽、移步換景的感受時,仿佛帶著我一同走進瞭那片江南的煙雨朦朧之中。我尤其欣賞書中對“虛實相生”的解讀,庭院中的留白,並非空無一物,而是給觀者留下瞭想象的空間,這與中國藝術的留白精神是相通的。通過這些圖文並茂的展示,我纔明白,一座好的園林,承載的是中國傳統文人的生命情趣和對天人閤一境界的追求,它不是簡單的居住空間,而是心靈的棲息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