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四库全书谱録类:百菊集谱
定价:66.00元
作者: 史铸
出版社:中国书店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14918878
字数:
页码:29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四库全书谱録类:百菊集谱》六卷,卷首、补遗各一卷。卷首列举菊的品种160多个。一、二两卷辑录周师厚《洛阳花木记》中所载的菊名和刘蒙、史正志、范成大、沈竞等谱,再加上书作者的新谱,分别标名为洛阳、虢地、吴中、石湖、禁苑及渚州、赵中等品类。第三卷包括种艺、故事、杂说、方术、辨疑、诗话等六个部分。第五卷主要是胡融谱的摘录。第四、六两卷则全是有关菊的辞章诗赋,与园艺学无关。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与其他园艺书籍相比,《百菊菊谱》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兼顾了学术的严谨性与审美的愉悦性。我注意到书中收录了许多极为罕见或已经濒临失传的传统名菊品种,光是这些记录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作者似乎投入了巨大的心血去走访、记录那些隐居山林的民间老艺人,将他们的口述经验和实践成果系统地整理成册,这是一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例如,书中对“盆景菊”的造型技巧和不同花期的管理办法,描述得极为细致入微,甚至连不同盆器的搭配原则都有所涉及,这在其他普及性的读物中是极少见到的。阅读时,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作者是如何做到如此面面俱到的。这不光是靠书本知识,更需要长年累月的实践积累和对菊文化的深刻理解。这本书对于那些致力于复兴传统园艺技艺的专业人士来说,无疑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和灵感源泉。它所展现出的那种对“匠人精神”的执着,令人肃然起敬。
评分我最近在整理我家的书架,看到这本书时,内心升起一股久违的平静感。现在的出版物大多追求快速消费和即时满足,但《百菊集谱》显然是本着“传世”的目的精心制作的。它的纸张质感非常厚实,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墨迹清晰,即便是年代久远的照片和手绘图,也经过了细致的校对和修复,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貌的韵味。我尤其欣赏它对“菊心”——也就是花蕊部分的特写,那种精细到每一层花瓣的排列和颜色渐变的处理,让人叹为观止。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展现,更是一种艺术表达。我曾试图在网上搜索一些同类的资料,但无论是图片还是文字描述,都无法与这本书相提并论。很多网络信息零散且不准确,而这本书将一个庞大的体系梳理得井井有条,逻辑严密。对于那些希望系统性地建立起自己菊花知识体系的进阶爱好者来说,它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石。它像是一座知识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在浩瀚的菊花世界中,不再迷失方向,而是能沉下心来,去欣赏每一个微小的细节和背后的故事。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种“谱录”类的书籍通常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学术化,晦涩难懂,要么就是图大于文,缺乏实质性的指导。然而,《百菊集谱》成功地打破了我的这种刻板印象。它的行文风格非常流畅自然,没有那种生硬的学术腔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在和蔼地传授心得。书中对于一些古老品种的考证和溯源,做得尤为出色,让我对菊花的历史文化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很多我们现在看到的品种,追溯起来都有着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作者对此的挖掘和阐述,极大地丰富了赏花的乐趣。而且,它不仅仅关注“是什么花”,更关注“如何养好它”。比如关于病虫害防治的部分,它提供的方案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很多都是基于自然疗法和预防为主的理念,而非单纯依赖化学药剂,这非常符合现代人对绿色、健康生活的追求。翻阅此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园艺技术,更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感受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是如何通过一朵小小的菊花得以展现的。对于那些追求高品质生活、热衷于慢节奏和深度体验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
评分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阅读书籍时,除了知识内容,也注重作者的“气场”。《百菊集谱》给我的感觉是:作者对菊花的爱,已经超越了爱好本身,融入了生命之中。书中不乏一些充满哲理性的随笔和感悟,这些穿插在技术介绍之间的文字,恰到好处地提升了全书的格调。比如,书中有一段描述菊花在寒冬中孕育来年花期的段落,读来令人心生感慨,对生命周期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这本书的内容结构安排也非常巧妙,从基础的种植环境谈起,逐步深入到品种辨识、造型艺术,最后以菊文化和诗词鉴赏作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编排方式,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菊花文化的新读者,也能感到毫不吃力,循序渐进地领略到其中无穷的魅力。它没有用华丽辞藻堆砌,但字里行间都流淌着对生命、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读罢全书,我心中的那团对美的追求之火,似乎又被重新点燃了,这才是真正的好书所能带来的价值。
评分这部《百菊集谱》真是让我眼前一亮,对于一个从小就对园艺,特别是菊花情有独钟的爱好者来说,简直就是一本期待已久的宝典。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我们对菊花的喜爱如此深沉,或许是因为它那份傲霜独立的气质,又或许是因为它千姿百态的形态和馥郁芬芳的香气。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都透着一股古朴典雅的气息,让人在翻阅时仿佛能感受到百年前园艺大家的气韵。里面的图谱精细入微,色彩还原度极高,即便是对园艺新手来说,也能清晰地辨认出各种名菊的特征。我尤其欣赏它对不同品种的详细描述,不仅有形态上的区别,更有关于其生长习性、适宜土壤和光照条件的详尽介绍,这对于我这个经常苦恼于如何养护珍稀品种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它不仅仅是一本图鉴,更像是一部传承了数代人经验的栽培指南,让人对手中的每一株花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畏。读完第一部分,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去我的小花园里实践一下书中学到的修剪技巧了,那种充满期待和动手的冲动,是阅读其他任何书籍都难以给予的。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体现在纸张和油墨上,它承载的是一种对自然、对美的专注和坚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