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礼品装家庭必读书:三希堂法帖
定价:198.00元
作者:《礼品装家庭必读书》编委会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4512064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三希堂法帖》共收入从魏晋到明末135位书法家的340余件作品,分楷书、行书、草书三种。另有历代名家、收藏家题跋200多件,收藏印章1600多方,几乎囊括了当时清廷所能收集到的所有从东晋到明代历代名家的书法精品。该帖是乾隆皇帝御览之宝,刊印考究,版本弥足珍贵。完成之初,乾隆皇帝仅精拓数十本赐予宠臣,直至清朝末年,该帖才在民间广为流传。此后,《三希堂法帖》一直备受推崇,长盛不衰。
目录
清乾隆皇帝弘历特谕
(魏)钟 繇 荐季直表
(晋)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临钟繇千字文(传)
行穰帖
游目帖
瞻近帖
袁生帖
秋月帖
都下帖
二谢帖
(晋)王献之 中秋帖
送梨帖
新埭帖
(晋)王 珣 伯远帖
(隋)无名氏 出师颂
(唐)欧阳询 卜商帖
张翰帖
(唐)褚遂良 倪宽赞
临兰亭序(传)
(唐)孙虔礼 书谱卷上
(唐)怀 素 论书帖
(唐)柳公权 蒙诏帖(传)
作者介绍
《礼品书家庭必读书》编委会由几十位出版社编辑及策划人组成,是一支庞大而经验丰富的团队。他们在出版行业都有成功的策划经验和扎实的编辑功底,对市场中的图书有很强的把控能力,曾多次成功推出了多套市场销售的丛书,在业界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文摘
序言
坦白讲,我购买这套书时,主要目标是想找一套适合日常案头随时翻阅的辅助材料。我个人的习惯是,每天工作间隙会抽出十几分钟来“温习”一下古人的笔法,这能有效帮助我清空思绪,保持专注力。这套书的开本设计非常人性化,它既不像巨幅的影印本那样难以操作,也不会因为太小而看不清细节。纸张的选择也很有讲究,它既能很好地承载墨色的深浅变化,又不会过于反光,影响视觉体验。我尤其欣赏它在装帧上保持的轻便性,可以很方便地放在书房的任何一个角落,需要时随手可取。而且,那些精心挑选的法帖,风格跨度很大,从秀逸到雄浑,从晋韵到唐风,应有尽有,这使得我的练习内容永远不会感到枯燥。这简直就是为日常练习量身定做的“书法伴侣”。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书法艺术的研究者,我对市场上各种法帖的整理和编排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套《三希堂法帖》在内容布局上的用心,真的让我感到惊喜。它不像有些版本那样只是简单地将作品堆砌在一起,而是似乎经过了精心的编排和注释。我特别注意到,在某些大家的作品旁边,加入了简要的背景介绍,比如创作的时代背景、书家当时的心境等,这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作品的理解层次。以往我们学习法帖,往往只能停留在“形似”的阶段,而有了这些辅助性的文字解读,我们就能更好地体会到“神似”的精髓所在。特别是对于一些我们不太熟悉的碑帖,清晰的考证和对比,帮助我们避免了许多误解。这套书显然不是草草出版的,背后一定有专业的学者团队在进行校对和整理,体现出极高的学术严谨性。
评分这本《礼品装家庭必读书:三希堂法帖》的装帧设计简直是太讲究了!我收到包裹时,就被它那典雅的外包装吸引住了,那种温润的纸张触感,配上烫金的字样,透露出一种低调的奢华。拆开后,里面的内容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我本来以为“礼品装”可能只是换了个好看的盒子,但没想到,每一册的装帧细节都考虑得如此周到。书脊的装订方式非常牢固,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担心散页。而且,为了更好地保护里面的珍贵内容,他们似乎还做了特殊的防潮处理,这对于保存书法作品来说太重要了。作为一本家庭用书,它不仅要好看,更要有持久的价值。我看到一些法帖的印刷质量非常高,墨色的层次感和线条的力度都得到了很好的还原,这对于初学者或者爱好者来说,无疑是提供了极佳的临摹范本。可以说,光是这份心意和对品质的坚持,就已经值回票价了。这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无论是放在书房还是客厅,都能瞬间提升整个空间的文化氛围。
评分我对很多出版物都有收藏的习惯,但真正能让我觉得“值得投资”的书籍并不多。这套《礼品装家庭必读书:三希堂法帖》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稀缺价值的重塑。它不仅仅是印刷品,更像是一种文化资产的传承载体。我注意到,在对原作的复制过程中,对于那些年代久远、损伤较为明显的区域,处理得非常到位——他们既保留了历史的痕迹,又通过现代技术最大程度地还原了笔意的可读性,这种平衡拿捏得极好,显示出对原作的尊重。这种对细节近乎偏执的追求,使得整套书具有了超越普通教材的收藏价值。未来,当更先进的复制技术出现时,或许我们还会看到新的版本,但至少在当下,这套书在装帧、内容选择和印刷质量上的综合水准,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标杆,是任何热爱中华传统艺术的人都不应错过的佳作。
评分我得说,光是冲着这套书的“家庭必读书”定位,我就觉得它很有价值。现在的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的时间越来越多,想要让他们静下心来接触传统文化,实物书的引导作用是电子屏幕无法替代的。这套《三希堂法帖》的内容选择非常经典,涵盖了中国书法史上几个最重要的脉络。我试着让我的孩子从其中挑选他感兴趣的字帖开始练习,他竟然出乎意料地被那些古人的笔意所吸引。我们周末不再只是看电影,而是会一起研究某个字的起笔和收尾,讨论王羲之和颜真卿在处理“点”和“捺”时的区别。这种共同学习和探讨的过程,极大地增进了亲子间的交流。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让家长能够自然而然地将传统美学和历史知识传递给下一代。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人写字,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一种审美情趣和对历史的敬畏之心,这才是真正的“必读书”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