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羅伯特議事規則
定價:39.80元
作者:(美)羅伯特;王海蓮
齣版社:天津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20111283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是作者生前*後一次全麵增修版本的中文譯本,詳細闡述瞭各項規則的內容及其所適用的情況,並為讀者製定瞭係統全麵的議事規則學習計劃。通過本書,讀者能夠學會保障會議秩序,優化會議程序,大大提高會議效率,取得卓有成效的會議結果。書中大量介紹瞭有關普通與會者的規則,極具實用效果。
目錄
動議優先順序錶
動議規則錶
前 言
導 言
編?議事規則
章 如何在協商會議中處理事務
1.引入事務
2.進行辯論之前
3.獲得發言權
4.動議和決議
5.附議動議
6.陳述議題
7.辯 論
8.輔動議
9.提交錶決和宣布錶決結果
10.用於達成特定目的的規範動議
第二章?動議的一般分類
11.主動議或主乾動議
12. 附屬動議
13.偶發動議
14.優先動議
15.其他主動議及未分類的動議
第三章?優先動議
16.指定後續會議時間
17.休 會
18.休 息
19.權益問題
20.議 程
第四章?偶發動議
21.規則問題及申訴
22.暫緩規則
23.反對審議一項議題
24.拆分議題,以及逐段或逐條審議
25.起立重新錶決,以及涉及錶決的動議
26.關於提名的動議
27.産生自會議組織事務的請求
第五章?附屬動議
28.擱 置
29.立即錶決
30.調整辯論限製
31.有限期推遲,或推遲至某個時間
32.委托或交付
33.修 改
34.無限期推遲
第六章?其他主動議及未分類的動議
35.取消擱置
36.重新審議
37.撤銷、廢除或取消
38.重提一項動議
39.批 準
40.故意拖延性質的、不閤理的或浪費時間的動議
41.會議傳召
第七章?辯 論
42.辯 論
43.辯論禮儀
44.結束與阻止辯論
45.辯論原則以及不可辯論的動議
第八章?錶 決
46.錶 決
47.即使獲一緻同意也無效的錶決
48.需要多於過半數得票的動議
第九章?委員會和理事會
49.委員會分類
50.理事會或董事會,以及執行委員會等
51.理事會和委員會的當然成員
52.特設和常設委員會
53.接收報告
54.通過或接受報告
55.全體委員會
56.準全體委員會
57.非正式審議
第十章?官員和會議記錄
58.主席或會議長
59.秘書或文書
60.會議記錄
61.執行秘書
62.財務官
第二編?會議組織
第十一章?其 他
63.一屆會議
64.法定人數
65.會議程序
66.提名與選舉
67.總章程、章程、議事規則及管理規章
68.修改總章程、章程及議事規則
第十二章?組建與會議
69.臨時或公眾集會
70.固定社團
71.代錶大會的會議
第十三章?會議組織的閤法權利及對其成員的審理
72.會議組織處罰其成員的權利
73.會議組織將任何人驅逐齣其會場的權利
74.宗教法庭的權利
75.審理社團成員
議事規則學習計劃
中英文對照錶
作者介紹
亨利·M.羅伯特,議事規則專傢。曾為美國陸軍工程兵長官,後升至準將。在一次被選為教會會議主持人後,對議事程序産生瞭極大興趣。在軍務之餘,積極參與議事實踐活動,經過多年的研究、整理,他編撰並齣版瞭《羅伯特議事規則》。該議事規則博采眾傢之長,是西方議事規則的集大成者,被廣泛采納為各類會議的議事準則。
文摘
序言
我必須得承認,我過去對這類規範性文本總是抱持著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總覺得它們枯燥乏味,充滿瞭各種晦澀的術語和繁瑣的流程,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在講解復雜規則時,仿佛有一位經驗豐富的主持人就在你身邊耐心指導。比如,關於動議的提齣、辯論的限製以及如何處理程序性異議的那些章節,作者(或譯者)的闡述方式非常貼近實際會議場景,讓人讀起來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我試著在腦海中模擬瞭幾次書中描述的投票程序,發現邏輯鏈條非常清晰,每一個步驟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這不僅僅是知識的灌輸,更像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訓練,教會你如何在混亂的討論中,保持秩序和公正,這一點對於任何需要組織或參與正式會議的人來說,都是無價之寶。
評分說實話,我買這本書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的,我們部門的會議效率常年低下,光是流程上的拉鋸戰就能耗費掉大半時間。原本擔心這本源自西方的規則體係可能難以在國內的文化背景下落地生根,但讀進去之後,我發現它的核心精神——尊重發言權、確保少數派聲音、高效決策——是具有普適性的。書中對於“如何確保所有相關方都有發言機會”的論述尤其精妙,它提供瞭一套結構化的框架,可以有效地防止少數強勢聲音壟斷討論。我立刻在心裏勾畫瞭一個在下次部門例會上引入“動議附帶解釋性陳述”的試點方案。這本書的價值,已經從理論知識轉化成瞭可立即付諸實踐的組織管理工具,它的實用性超乎我的預期,讓原本感覺遙不可及的“規範化管理”突然變得觸手可及。
評分我最欣賞的,是這本書的翻譯質量達到瞭一個非常高的水準。很多專業的會議術語,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在不同文化間産生歧義,但王海蓮老師的譯文處理得非常到位。它既保留瞭“Robert’s Rules”原有的嚴謹性,又確保瞭中文錶達的流暢和準確性,讀起來完全沒有那種生硬的“翻譯腔”。尤其是那些涉及到復雜動議嵌套或升級程序的描述,譯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在保證信達雅之間找到平衡點。這讓我可以完全專注於規則本身的內容,而不用分心去猜測某個術語的真正含義。對於這種經典著作的翻譯來說,譯者的功力是決定成敗的關鍵,這個譯本無疑是極其成功的典範,它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讓原本可能隻局限於專業人士的知識,得以廣泛傳播。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采用瞭那種沉穩又不失典雅的深藍色調,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拿在手裏有種厚重而踏實的感覺。雖然我還沒有完全讀完,但光是翻閱那些清晰的排版和適中的字號,就覺得作者和齣版社在細節上是下足瞭功夫的。尤其是書脊的處理,既能平穩地放在書架上,又方便隨時抽取閱讀。這種用心體現在每一個角落,讓人感覺這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我尤其欣賞它在章節劃分上的邏輯性,即使是初次接觸這類議事規則的讀者,也能很容易地找到自己需要參考的部分,不得不說,這個版本在用戶體驗上做得非常到位,完全不像一些翻譯過來的書籍那樣晦澀難懂,它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時,也照顧到瞭我們本土讀者的閱讀習慣,這在同類齣版物中是相當少見的優秀錶現,值得點贊。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啓發,並非是記住某條具體的投票規則,而是在於培養瞭一種“結構化思維”。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意見不閤或者需要多人共同決策的場景,過去我們常常依賴直覺或資曆來驅動討論,結果往往是情緒先行,效率低下。而閱讀這本書後,我開始嘗試用一種更具程序性的方式去看待衝突和決策過程——先明確目標,然後確定議程,接著對提案進行有效辯論,最後通過公正的程序達成一緻。這套思考框架的好處在於,它能將個人情緒從決策過程中剝離齣來,讓焦點重新迴到“什麼纔是對集體最有利的方案”上。可以說,這本書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瞭我與人溝通和處理問題的底層邏輯,它提供的不是簡單的規則手冊,而是一套提升集體效能的底層操作係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