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给孩子好的礼物
定价:26.00元
作者:肖川,曹专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日期:2010-04-01
ISBN:978780761385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阅读经典美文,滋养生命成长!
本书由英国教育哲学协会会员,教育部规划项目“生命教育”课题组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肖川教授选编。包括: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你是个好母亲吗;家庭是什么;儿女的生命是属于儿女的;循序渐进的生命;每个孩子都是稀世藏品;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生活这门课谁来当老师八章。讲述了成长中的小故事,生命中的大道理。以生命教育为主线,以生命中的关键词设置章节,从众多的名家名作中选出有故事性、启发性和代表性的教育美文,呼吁读者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保护生命、发展生命、成全生命、享受生命。
内容提要
本书讲了不论受到过何种教育,我们后都得面对生活,都得回到生命本身,我们不仅要学习如何考试、如何升学、如何择业,我们更要学习如何安全地生存、如何快乐地生活、如何迈向生命的圆满、充实和幸福。
本书能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开展生命教育的参考读本,全中国的学生、老师和家长能在本书中受益良多。生命是活着的一段历程,既然活着,就不妨好好活,活出滋味来,活出作为人的美好与灿烂来。
目录
章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我的事业是父亲/蔡笑晚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
父亲的角色/唐慧忠
父亲的影响/邓笛编译
一个父亲的箴言/马德
父与子/贡·贡纳尔逊
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
我在对你笑/阿瑟·阿什
我已经长大了/李家同
了不起的儿子/米赫里兹·伊克巴尔
我家教子有方/妹尾河童
晚餐桌上的大学/里奥·巴斯卡丽娅
第二章 你是个好母亲吗
你是个好母亲吗/龙应台
作为一个母亲/池莉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刘燕敏
母亲的存折/林夕
妈妈将土豆变成了小狗/栾薇
我的妈妈来看我/李家同
别难过,妈妈/莫·卡拉汉
孩子是母亲珍贵的珠宝/彭玮歆
呵护孩子的梦/曾文广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张晓风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毕淑敏
第三章 家庭是什么
家庭是什么/傅雷
一张家庭画像/格雷·罗斯伯格艾草译
孩子,你为什么不哭/韩少功
假如我的家庭重新开始/佚名
家之脉/陈忠实
软性账务/乖女瑶瑶
没空相处/邓笛编译
背靠背的家长会/张贤亮
谁去开家长会/乔迁
父母是有有效期的/龙应台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巴德·舒尔伯格
第四章 儿女的生命是属于儿女的
儿女的生命是属于儿女的/贾平凹
人生/梦苑
寻儿记/莫小米
望子成龙/戴蒙·杨格田玮东编译
演习时分/秦文君
爱和信任/三毛
开明的爱/吴淡如
目送/龙应台
孩子的权利/李贤锋
长成一棵树/王巨成
第五章 循序渐进的生命
循序渐进的生命/马鑫良
不是每一朵花都有提前开放的理由/葛闪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郑渊洁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
今夜无人入眠/程乃珊
生命成长的历程/成君忆
生命没有过渡/鲁铭
人生路不回头/刘墉
人生可以另起一行/吕麦
享受生命的过程/郑桂初
第六章 每个孩子都是稀世藏品
每个孩子都是稀世藏品/马未都
好孩子的故事/马克·吐温
做人的凭证/徐志摩
这样的神童有何用/姜钦峰
代沟/梁实秋
心灵的栖息地/肖复兴
走进孩子心灵的爸爸/周弘
儿子的内心世界/尤今
心愿/肖鸿
生命的邮件/白岩松
向驯兽师学家教/王悦编译
第七章 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卡尔·威特
论家庭习惯的影响/福泽谕吉
养成好习惯/梁实秋
习惯成自然/叶圣陶
当习惯成了自然/刘墉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魏书生
文化习惯的培养/马卡连柯
习惯从小养成/蒙田
夏天的选择/肖复兴
桑树要小弯/赵忠心
第八章 生活这门课谁来当老师
生活这门课谁来当老师/冯音捷
人生的两条真理/王妍译
人生的前台和后台/朱光潜
别让欲望撕碎了生命/赵化南
女人什么时候开始享受/毕淑敏
假如我有九条命/余光中
真正的幸福与别人无关/苇笛
放慢生活的舞步/佚名
生命的呐喊/兰斯·阿姆斯特朗梁庆春译
生命里的山峦/杨闻宇
生命的长度/王磊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读到这本书,我感觉像是在一片宁静的港湾停靠,暂时摆脱了日常的喧嚣和育儿的焦虑。作者的文字有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她用非常平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许多我们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困境,以及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蕴含着深刻道理的瞬间。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界限”的讨论,很多父母都会觉得,爱孩子就应该无条件满足,但这本书却提醒我们,设立健康的界限,恰恰是给孩子最好的爱,也是对他们未来独立自主的一种培养。它不是让你变得严厉,而是让你变得有智慧,有方向。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孩子的一些管教方式,发现很多时候,我只是在模仿我父母的模式,或者被社会上的某些育儿观念所影响,却没有真正思考过,这样做是否真的对孩子有益。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看到了“放手”的艺术,看到了如何引导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学习、去犯错、去成长。它没有提供万能的解决方案,而是启发你去思考,去寻找最适合自己家庭的育儿之道。读完之后,我不再像以前那样,一遇到问题就心慌意乱,而是多了一份从容和自信,知道自己正在走向一条正确的道路。
评分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所传递的那种“不完美”的智慧。我们总是追求成为完美的父母,给孩子最好的,但往往在这种追求中,我们自己变得越来越疲惫,也让孩子感受到了不必要的压力。作者在书中坦诚地分享了她自己曾经经历过的迷茫和挫败,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我感到无比的亲切和放松。她告诉我,即使我们犯了错误,即使我们做得不够好,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学习,并且继续前行。这种“允许犯错”的态度,让我开始放下了内心的包袱,不再那么焦虑和自责。我开始学着去接纳自己和孩子的不完美,去欣赏生活中的那些“小瑕疵”,因为正是这些不完美,让生活更加真实,更加有色彩。这本书也让我更加懂得感恩,感恩孩子带给我的那些惊喜,感恩生活中的那些小确幸,感恩自己正在经历的这段宝贵的旅程。它教会我,用一颗柔软的心去面对育儿的挑战,用一种轻松的态度去享受成长的过程。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也充满了希望,准备好继续迎接未来的每一天。
评分一本充满温情的家庭教育读物,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和孩子之间隔着一层薄雾,现在这层雾终于散开了。这本书并没有直接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真实的生活片段,让你去感受,去体会,去思考。它没有那些高高在上的说教,也没有那些空洞的理论,只是娓娓道来,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坐在你身边,分享她的人生智慧。我特别喜欢书里提到的“倾听”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已经很了解孩子了,但其实我们只是在听他们说话,而不是真正倾听他们的心声。这本书教会我如何放下自己的预设,去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他们的恐惧、他们的渴望、他们的不安。那种感觉非常微妙,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突然间,一盏灯亮了起来,照亮了前行的路。我开始尝试在和孩子交流时,更多地用提问的方式,而不是给出答案;更多地去理解他们的情绪,而不是简单地否定。慢慢地,我发现孩子开始愿意和我分享更多,他们的笑容也变得更多了。这本书不仅仅是写给父母的,也是写给每一个渴望与孩子建立更深厚连接的人。它就像一颗种子,种在心里,然后慢慢发芽,开花,最终收获的是一份更加丰盈的亲子关系。
评分我一直认为,育儿是一场充满未知和挑战的旅程,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指明方向,在我失落的时候,给我温暖鼓励。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她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一些看似复杂的教育理念,化解得通俗易懂。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尊重”的阐述,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将孩子看作是自己的附属品,忽略了他们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这本书教会我如何去尊重孩子的想法,即使他们的想法在我们看来是幼稚可笑的;如何去尊重他们的选择,即使我们不完全赞同。这种尊重,不是一味的迁就,而是一种平等对话,一种互相理解。它让我意识到,孩子的叛逆、他们的顶嘴,很多时候都是他们试图表达自己、争取独立的一种方式。我开始尝试用更温和、更理解的方式去回应他们,结果发现,他们也变得更加愿意沟通,更加愿意合作。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育儿视野,让我不再局限于眼前的得失,而是着眼于孩子的长远发展。我感觉自己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看到了更多美好的可能性。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启发,不仅仅是关于如何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作者在书中分享了许多她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这些经历并没有被包装成完美的教科书,而是充满了真实的情感和深刻的洞察。她告诉我,育儿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在孩子身上看到问题,其实是因为这些问题在我们自己的内心深处也存在。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一些盲点,也提醒了我一些被忽略的美好。我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情绪管理,更加懂得如何与自己的负面情绪和平相处,因为我知道,只有我自己内心平和了,才能更好地去引导我的孩子。同时,这本书也让我重新认识到“陪伴”的意义,它不是简单的身体上的存在,而是精神上的连接,是用心去感受,去交流,去分享。我开始有意识地减少玩手机的时间,多花时间陪孩子做一些他们喜欢的事情,即使只是静静地坐在一起,也会有很温暖的连接感。这本书让我明白,最好的礼物,不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你能够给予孩子一份健康的心灵,一份坚实的后盾,一份榜样的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