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6868一起跷班去
定价:20.00元
作者:弯弯 绘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0-01
ISBN:978753171962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继《可不可以不要上班》热卖后,弯弯震撼第二波!
专为不上班妄想族量身定做的超人气爆笑跷班宝典
这回没了书衣贴纸,拆下书衣我们还是有变身伪装书名哦!
可不可以不要上班?当然不行!
如果你还是一样得每天上班,甘愿点!
只好想办法跟弯弯一起聪明跷班(同理,不想上学的就跷课)。
内容提要
弯弯《可不可以不要上班》的畅销,为台湾带起了一股不想上班的风潮,每个人都想不上班、不上课,但现实通常是事与愿违。今年暑假弯弯终于推出弯弯涂鸦日记2,既然无法不要上班、上课,弯弯只好带大家一起“跷班”、“跷课”。开头目录便是一张“大台北跷班地图”,依五个不同单元,弯弯要带领大家一起:“好是可以每天跷班”、“跷班兼差拚经济”、“好想回去当学生”、“放假Happy”、“我的家庭真可爱”。
除了同样令大家捧腹大笑的漫画内容外,书中还设计了六套上班族同事之间互通讯息,跷班专用“跷班密语”:
1、1738(一起闪吧)
2、ㄇㄩ7(摸鱼去)
3、6896 (老板走啰)
4、745396 (其实我想走了)
5、51G36 (我已经闪啰)
6、537889 (我想去趴趴走)
弯弯不想上班
为了更加壮大“不上班妄想族”的士气,弯弯的新作《6688,一起跷班去!》再次震撼上阵。跟着让弯迷兴奋的是,“跷班”一经上市,又横扫各路排行榜!于是,不能不上班,不得不上班的人又找到了新的“跷班宝典”。《6688,一起跷班去!》不仅比《可不可以不要上班》更有看头,内文也从原来的双色变成了漂亮的彩色,让读者看起来更赏心悦目。
目录
`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6868一起跷班去》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它如同一次奇妙的智力游戏,每一次翻页都伴随着对真相的不断追寻。作者在设置悬念和铺设线索方面,可谓是煞费苦心,让人忍不住想要拨开层层迷雾,去探寻故事背后的真相。我惊叹于作者构建的那个复杂而又引人入胜的情节网络,每一个看似微小的细节,都可能隐藏着关键的线索,每一个人物的言行举止,都可能包含着深意的暗示。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揣摩,试图去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往往又会被作者出人意料的转折所惊艳。这种“猜不透”的感觉,反而激起了我更强烈的阅读欲望,让我想要一口气读完,去解开所有的谜题。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智力挑战的背后,作者并没有忽视情感的表达,那些人物之间的羁绊,那些因为误会而产生的冲突,以及最终化解误会、重归于好的过程,都刻画得十分细腻动人。它让我意识到,即使在最复杂的局面下,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依然是最宝贵的力量。这本书,是一场智慧的盛宴,也是一场情感的洗礼,让我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评分《6868一起跷班去》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对“可能性”的无限憧憬。它让我感受到,即使生活看起来被框定了无数条条框框,但只要我们愿意去尝试,去打破,总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书中的主角们,他们的每一次“跷班”,不仅仅是一次身体上的逃离,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飞跃。他们敢于质疑,敢于行动,敢于拥抱未知的挑战,这种勇气,着实令人钦佩。我喜欢作者在描绘他们旅程时所展现的那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态度,即使遇到困难,他们也总能从中找到解决的办法,或者至少,能够从中汲取经验,继续前行。它让我相信,所谓的“不可能”,很多时候只是我们内心的设限。只要我们敢于迈出第一步,世界就会向我们展示它更广阔的一面。这本书,就像是一扇窗,透过它,我看到了更多元的活法,更精彩的可能性。它鼓励我去思考,我的“跷班”是什么?我是否有勇气去追求我内心真正的渴望?它带来的,是一种心灵的解放,一种对人生更多可能性的探索和追求。
评分这本《6868一起跷班去》的书名,初次映入眼帘,就带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仿佛勾勒出一幅充满奇思妙想的画面。我一开始是对这个略显跳脱的书名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里想着,究竟是什么样的故事,才能配得上这样一个充满暗示的名字?它会是一场说走就走的冒险?还是一次对常规的叛逆?或者,仅仅是一种游戏化的叙事方式?在翻开书页之前,我的脑海中已经构建了无数种可能性。我设想着,或许主人公们是为了逃离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策划了一场惊天动地的“跷班”行动,在这趟旅程中,他们会遇到怎样的人物?会经历怎样的挑战?会不会有人从中作梗,让这场“逃离”变得更加波折有趣?又或者,这个“跷班”本身就带着一种象征意义,是告别过去,迎接全新的自我?书名中的数字“6868”也像是一个密码,等待着被解读,是某种契机,还是一个特殊的日期?这种未知的探索感,就像站在一个巨大的宝藏面前,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我期待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情节,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一种对自由的向往,一种对打破常规的渴望。这本书,从它的名字开始,就已经成功地在我心中播下了好奇的种子,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究竟会带我去往一个怎样精彩的世界。
评分读完《6868一起跷班去》,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幅色彩斑斓、节奏明快的画面。它不像那些沉重而压抑的故事,而是充满了阳光和活力,仿佛将读者直接抛入了一个充满惊喜和转折的漩涡。我喜欢作者在构建情节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巧妙的平衡感,既有足以令人捧腹的幽默,又不乏触动人心的温情。那些角色,虽然并非完美无缺,但却都真实得可爱,他们的每一次挣扎、每一次成长,都让我感同身受。我尤其欣赏的是,故事并没有刻意去追求某种宏大叙事,而是将目光聚焦在个体的情感体验上,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波澜。当他们面对困境时,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那种互相扶持的力量,都深深地打动了我。更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叙事过程中,巧妙地融入了一些令人回味的哲思,它们并非生硬说教,而是自然地流淌在故事的脉络中,引发读者对生活、对选择的深层思考。这本书就像是一杯精心调制的饮品,入口时带着一丝清爽,回味时却又散发出悠长的甘醇,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阅读的乐趣,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评分这部《6868一起跷班去》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那股独特的“在地化”的韵味,仿佛整个故事都深深植根于我们所熟悉的生活土壤之中。它没有那种遥不可及的异域风情,也没有那些过于超现实的设定,而是用一种极其贴近我们日常的视角,去展现人物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纠葛。我能在书中看到许多似曾相识的场景,感受到许多我们曾经经历过的喜怒哀乐,这让我在阅读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代入感。书中的人物,他们的语言、他们的习惯、他们所面临的困境,都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让我感觉他们就像是我身边的朋友,他们的故事,也就是我们身边可能发生的故事。这种真实感,让我在为他们欢笑时更加投入,为他们流泪时更加心痛。同时,作者在叙事中,也巧妙地融入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它们并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地流淌在故事的血液里,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厚度。它让我明白,即使是最平凡的生活,也能孕育出不平凡的故事,最动人的情感,往往就隐藏在那些点滴的日常之中。《6868一起跷班去》,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也让我更加珍惜那些平凡中的美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