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公共冲突管理评论(2016)
定价:60.00元
作者:常健,许尧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310055210
字数:
页码:37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2016年是中国公共领域冲突治理不断取得成效的一年。尽管环境冲突、社区冲突、医患冲突、劳资冲突等形式的公共冲突仍然不时出现,但中央和各地不断尝试公共冲突处置、化解和转化的新思路新举措,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也吸取了一些重要的教训。与此同时,对公共领域冲突治理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进行。正如一位澳大利亚冲突管理专家来南开讲座时所指出的,当前复杂的公共冲突现象出现在中国,前沿的公共冲突研究也在中国。中国公共冲突管理研究者们针对当前中国公共领域的各种冲突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调研、案例剖析、理论建构和对策分析,问题导向明确,研究日益深入,提出了一些有重要启发意义的概念和理论假设,建构了一些有解释力的结构模型。
《公共冲突管理评论(2016)》收录了2016年7月15~17日在南开大学管理学院召开的“第五届全国公共领域冲突治理学术研讨会”的部分参会论文,也收入了一些学者在这一领域撰写的重要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表现出一些重要的特点。
首先,对公共冲突发展过程与应对的研究更加具体。公共冲突的发展过程涉及多元因素的交汇和相互作用,是富有动态性和挑战性的研究主题。在这方面,文宏通过对兰州市宋村集体土地纠纷的案例研究,分析了政治机会结构与民众抗争行为的策略选择;常健和张雨薇通过对大量案例的总结和归纳,展现了组织化类型对公共冲突及其管理方式的影响;常健和杨帆对族际冲突中族群与非族群因素及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王玉良细化分析了猜忌在公共冲突中内涵、诱因和化解策略;李亚和陈玲构建了冲突治理视角下的政策过程模型;张春颜和阎耀军对比分析了吉林“11.13”、天津“8.12”两起爆炸事故,深刻分析了重大灾害引发“后发危机”的生成机理与防控策略。这些研究细化和丰富了冲突过程的有关理论,也为现实工作的改进提出了很多富有启发性的建议。
其次,对公共冲突的不同类型及有效治理的研究更加深入。不同领域的公共冲突及发展演化规律既有当代社会宏观结构横切面的共同烙印,也有各自不同的历史纵深。在这方面,陈明用历史比较的视野分析了土地冲突中权力与权利的互动,王宏斌探讨了转型期环保领域新型“官民互动”关系的塑造,任丙强具体分析了邻避冲突如何作为公众议程;原珂对城市社区冲突扩散、升级、化解的相关机制进行了探讨;、林晗和李姣姣对参与型诊疗过程的解释框架与风险识别进行了研究:宋衍涛对政治冲突基础形态进行了剖析。这一组文章着眼于具体冲突,论述深入,针对性强,有助于促进相应领域冲突管理机制的精致化和科学化。
再次,网络社会中公共冲突的表现及有效治理引起热切关注。网络社会的诸多特性对公共冲突表达、扩散、升级、化解具有显著的影响。针对网络社会所带来的挑战和变化,郝其宏分析了网络群体件的风险管理;赵玉林和原珂通过基层治理中微信政治参与的激进化,讨论了微信民主和制度吸纳问题;张梅对阶层分化与媒体赋权背景下如何达成社会共识进行了分析;孙荣和薛泽林通过分析长三角地区公共冲突事件的案例,从公众参与的视野研究了公共冲突事件的发生和化解机理。这一组研究既是对当代新生公共冲突问题的及时回应,也探讨了未来可能发展的方向,体现了学者对社会变化的敏锐洞察。
后,对公共冲突化解的机构、机制与方法的研究进一步推进。常健和杜宁宁对比分析了中外公共冲突化解机构的异同;刘明聚焦于公共冲突中多维度的协商机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常健和毛讷讷针对地方电视台调解类节目的公共冲突化解作用进行了分析;许尧对维权与维稳的内在逻辑及相互促进机制进行了理论思考;黄爱教讨论了基于权利共识的公共冲突化解。这一组文章,既有高屋建瓴的中外比较,也有细致入微的深入分析;既有针对一点进行的重点剖析,也有基于一线进行的系统梳理。通过深度聚焦、广泛比较、剖析难点、反思生活等途径,将公共冲突化解的研究引向了更深的层面。
目录
公共冲突的发展过程与应对
政治机会结构与民众抗争行为的策略选择
——基于兰州市宋村集体土地纠纷的案例研究/文宏
组织化类型对公共冲突及其管理方式的影响研究/常健张雨薇
族际冲突中族群与非族群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常健杨帆
猜忌型公共冲突:内涵、诱因及其化解
——基于一个典型样本的现实剖析/王玉艮
冲突治理视角下的政策过程模型/李亚刘玲
重大灾害引发“后发危机”的生成机理与防控策略研究
——基于典型案例的对比分析/张春颜阎耀军
公共冲突的不同类型及有效治理
历史比较视野下的土地冲突:土地权力与土地权利的互动/陈明
转型时期我国环保领域新型“官民互动”关系的塑造/王宏斌
邻避冲突原因、困境及其治理途径
——基于个案的分析/任丙强
城市社区冲突的扩散过程与升级机制探究/原珂
中国城市社区冲突化解与治理机制探究/原珂
参与型诊疗过程的解释框架与风险识别/林晗李姣姣
政治冲突的基础形态研究/宋衍涛
网络社会与公共冲突治理
网络群体件的风险管理/郝其宏
微信民主和制度吸纳:基层治理中微信政治参与的激进化
——以浙江海盐垃圾焚烧发电厂抗议事件为例/赵玉林原珂
异质与同一:阶层分化与媒体赋权背景下的社会共识/张梅
冲突与达鹄:公众参与视野下的长三角公共冲突事件分析
——基于2010~2012年的案例/孙荣薛泽林
公共冲突化解的机构、机制与方法
中外公共冲突化解机构的比较与启示/常健杜宁宁
论公共冲突中多维度协商机制的构建/刘明
地方电视台调解类节目对冲突化解的示范作用及其局限
——以河南电视台《百姓调解》栏目为例/常健毛讷讷
维权与维稳的内在逻辑及相互促进机制/许尧
基于权利共识的社会冲突化解/黄爱教
公共冲突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社会冲突研究中的概念、分类与量化/张振华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公共冲突的发展过程与应对
政治机会结构与民众抗争行为的策略选择
——基于兰州市宋村集体土地纠纷的案例研究/文宏
组织化类型对公共冲突及其管理方式的影响研究/常健张雨薇
族际冲突中族群与非族群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常健杨帆
猜忌型公共冲突:内涵、诱因及其化解
——基于一个典型样本的现实剖析/王玉艮
冲突治理视角下的政策过程模型/李亚刘玲
重大灾害引发“后发危机”的生成机理与防控策略研究
——基于典型案例的对比分析/张春颜阎耀军
公共冲突的不同类型及有效治理
历史比较视野下的土地冲突:土地权力与土地权利的互动/陈明
转型时期我国环保领域新型“官民互动”关系的塑造/王宏斌
邻避冲突原因、困境及其治理途径
——基于个案的分析/任丙强
城市社区冲突的扩散过程与升级机制探究/原珂
中国城市社区冲突化解与治理机制探究/原珂
参与型诊疗过程的解释框架与风险识别/林晗李姣姣
政治冲突的基础形态研究/宋衍涛
网络社会与公共冲突治理
网络群体件的风险管理/郝其宏
微信民主和制度吸纳:基层治理中微信政治参与的激进化
——以浙江海盐垃圾焚烧发电厂抗议事件为例/赵玉林原珂
异质与同一:阶层分化与媒体赋权背景下的社会共识/张梅
冲突与达鹄:公众参与视野下的长三角公共冲突事件分析
——基于2010~2012年的案例/孙荣薛泽林
公共冲突化解的机构、机制与方法
中外公共冲突化解机构的比较与启示/常健杜宁宁
论公共冲突中多维度协商机制的构建/刘明
地方电视台调解类节目对冲突化解的示范作用及其局限
——以河南电视台《百姓调解》栏目为例/常健毛讷讷
维权与维稳的内在逻辑及相互促进机制/许尧
基于权利共识的社会冲突化解/黄爱教
公共冲突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社会冲突研究中的概念、分类与量化/张振华
坦白说,我是一名对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因为利益、观念、立场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无论是社区内的邻里纠纷,还是社会层面群体间的对立,都让我深感困扰。当我在书店偶然看到《公共冲突管理评论(2016)》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公共冲突管理”这个词汇本身就直击要害,它触及的是如何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维持秩序,促进和谐,解决分歧。虽然我对于常健先生和南开大学出版社的具体学术背景了解不多,但“评论”这个词,暗示了这本书可能汇集了多位专家的智慧,对某一时期(2016年)的公共冲突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和分析。我推测,书中会包含对当时社会热点冲突事件的解读,可能会对一些成功或失败的冲突处理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并可能提出一些具有前瞻性的理论框架或政策建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个更加系统和科学的冲突管理认知体系,从而更好地理解社会运行的逻辑,甚至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也能运用其中的智慧,化解矛盾,促进理解。
评分我是一名从事基层工作的普通公务员,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因为政策执行、资源分配、民意表达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在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冲突管理”这门学问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我们缺乏一套系统化的方法论来应对这些复杂而敏感的问题。《公共冲突管理评论(2016)》这本书,从书名来看,就好像为我们基层工作者量身定做的一样。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收录一些2016年发生的典型公共冲突案例,然后由常健先生及其团队进行深入的剖析,从不同角度解读冲突的成因、发展过程以及最终的解决途径。我非常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些行之有效的冲突调解技巧、沟通策略,以及如何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南开大学出版社的质量保证,让我对其内容的可信度和学术价值充满信心。我渴望能通过阅读这本书,提升自己在处理实际工作中的冲突管理能力,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评分《公共冲突管理评论(2016)》——这个书名本身就勾起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在当前这个信息爆炸、利益多元的时代,公共领域的冲突似乎呈现出越来越复杂、越发棘手的态势。因此,一本专门针对“公共冲突管理”进行“评论”的书籍,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我推测,这本书的作者常健先生,很有可能是该领域的资深专家,他通过对2016年度的公共冲突现象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试图提炼出一些普遍性的规律和应对之道。南开大学出版社作为国内享有盛誉的学术出版机构,其出版的书籍质量和学术水准一直以来都备受认可,这让我对《公共冲突管理评论(2016)》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书中不仅仅是对某个时期冲突现象的简单罗列,而是能有深刻的理论洞察,能够揭示冲突发生的深层机制,并提供切实可行的管理和化解策略。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社会运行的复杂性,并为解决现实中的公共冲突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启示。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社会发展动态的业余研究者,我对《公共冲突管理评论(2016)》这本书的出版感到一丝惊喜,又带着一份审慎的期待。惊喜在于,“公共冲突管理”这个领域的研究,在国内似乎还处在一个不断深化和拓展的阶段,能够看到一部专门针对某一年度进行评论的著作,说明研究者们正在努力跟踪和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公共冲突管理评论(2016)》这个标题,让我联想到书中可能包含对2016年国内外发生的重大公共冲突事件的深入分析,比如一些社会群体性的事件、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争议、或者跨区域的矛盾等等。南开大学出版社的背书,以及常健先生的署名,让我相信其学术严谨性是有保证的。我尤其好奇的是,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新兴的冲突管理模式,例如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对冲突的影响,或者大数据在冲突预警和干预中的应用。当然,我也会关注书中对现有理论的批判性反思,以及对未来冲突管理趋势的预测。一本好的评论性著作,不仅应该总结过去,更应该启发未来。
评分《公共冲突管理评论(2016)》这本书,从封面设计到书名本身,就散发出一种严谨、学术的气息。拿到手时,厚实的纸张和精美的印刷质量就给人一种物超所值的感受。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其中的具体内容,但仅凭其出版方——南开大学出版社,以及著者常健先生的名字,就足以让我对其价值充满期待。南开大学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声誉早已深入人心,其出版物往往代表着国内该领域的较高学术水平。而“公共冲突管理”这个主题,在当前社会日益复杂多元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冲突无处不在,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化解冲突,不仅是政府治理的难题,也是社会组织、乃至个人都需要掌握的技能。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研究的平台。我预感,其中一定蕴含着深刻的理论分析、丰富的案例研究,以及或许还有前沿的实践指导。迫不及待想要翻开它,去探寻其中关于冲突根源、管理机制、调解技巧等方面的真知灼见,相信定能从中获益匪浅,对理解和应对现实中的种种冲突,打开新的思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