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温古知今(全新修订版)(领略大国总理的儒雅风采,品味古典诗词里的政治智慧)
定价:36.00元
作者:孔键,李放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54305506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1.跟*总理学国学
2.领略大国总理的儒雅风采,品味古典诗词里的政治智慧
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处世哲学
4.孔子第75代直系孙孔健、创新型中国网CEO李放联袂解读
内容提要
2010年,一个智囊机构评选了全球*影响力的领导,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荣登。*每次在重要谈话上都会引经据典,使人眼前一亮,那些诗句无不闪耀着总理的博学和智慧,让我们追随那些诗句,再次感受那些经典诗句所散发出的无尽的魅力。
本书辑录了*总理在历次谈话中所引用的古语和古诗句,并追根溯源,加以评析,更有对*总理引用古语谈论当下问题的妙语点评,有利于我们了解一个血肉丰满、饱含着大爱而又博学多才、学富五车的总理。
目录
国计民生篇
1.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 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
4. 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5. 多难兴邦
6. 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
7. 兢慎
8.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9. 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
10.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1.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3.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5.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16. 知难不难,迎难而上
17. 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
18. 人或加讪,心无疵兮
民生改革篇
1.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2.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3.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
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5. 生财有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
6. 行百里者半九十
7. 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8.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9.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冻饥声
10. 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11.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12. 德为善政,政在养民
13.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4.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15.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6. 事不避难
人伦礼仪篇
1. 天人合一,民胞物与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 言有物,行有格
4. 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5. 上德不德,讲信修睦
6.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7.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8.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文化教育篇
1.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2.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3. 有教无类
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 和合故能谐
6. 诗言志,歌咏声,舞动容
7.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8. 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9. 和实生物、和而不同
军事外交篇
1.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
2.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3.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4.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5.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8. 每逢佳节倍思亲
9. 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10.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11.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高层
12.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13.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1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5. 召远在修近,避祸在除怨
16.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17. 登泰山而小天下
18. 与国人交,止于信
附录:新闻背景出处
作者介绍
孔健:本名孔祥林,新闻学博士,孔子第75代直系孙,国学研究专家,中国画报协会副会长,中国画报日文版总编辑,日本中国巨龙新闻集团总编辑,澳门中文大学国学院院长。
李放:本名李保华,历史学硕士,国学创新专家,创新型中国网CEO,创商(CQ)教育模式创始人。
文摘
序言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有品味了,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极其出色,那种淡淡的墨香,让人一翻开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对内容的尊重。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大气,那种留白的处理和字体选择,透露出一种沉静的力量,非常符合我对“温故知新”这个主题的想象。我尤其喜欢它在内文排版上的用心,字号和行距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即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很多历史类书籍为了追求信息量会把排版塞得满满当当,但这本书明显更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提供了足够的喘息空间,让那些复杂的历史脉络和深邃的思想能够慢慢沉淀下来。这种对细节的苛求,让我对接下来要阅读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它让我感觉到,好的内容需要好的载体来承载,而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从视觉到触觉,都提供了一种高品质的阅读享受。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人文社科领域发展的读者,我非常看重作者的学术功底和文字的穿透力。一本好的历史解读作品,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史料基础之上,同时又不能被史料所束缚,需要有一种“会讲故事”的能力。我希望这本书的作者能够展现出一种超越纯粹史官的洞察力,能够穿透历史的迷雾,直击人性与权力的核心议题。文字的表达上,我期待一种流畅而富有韵律感的叙述,避免那种干燥的学术腔调,但也不能为了追求文采而牺牲准确性。最好的状态是既有经史子集的严谨,又有人文关怀的温度。如果作者能适当地引用一些典故,并加以现代视角的解读,相信能极大地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让历史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而不是符号化的刻板印象。
评分我最近在思考如何将历史的教训与当下的决策联系起来,市面上很多历史读物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流于表面叙事,真正能触及“智慧”层面的不多。这本书的副标题非常吸引人,它暗示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即如何从前人的经验中汲取养分。我希望它能深入挖掘那些看似寻常的决策背后所蕴含的深层逻辑和道德考量,而不是简单地罗列事件。如果能将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哲学进行对比分析,那就更棒了。例如,面对相似的内外部压力,古代的智者是如何权衡利弊、做出最终决断的?这种对“智慧”的探寻,远比记住年代和人名来得更有价值,它关乎为人处世的根本之道,也决定了一个人格局的高低。我渴望看到的是一种精妙的提炼,是将那些古老智慧“翻译”成现代人能够理解和应用的能力,而不是堆砌辞藻。
评分说实话,现在市面上的“国学热”常常伴随着浮躁和浅薄,很多打着传统文化旗号的书籍,内容空泛,观点雷同,读完后感觉什么都没留下。因此,我对这本书抱着一种既期待又谨慎的态度。我更看重的是其思想的原创性和深度挖掘。我希望它能提供一种批判性的视角,而不是盲目地歌颂或套用古人的经验。历史的价值在于其复杂性和多面性,对任何一位政治人物的评价都不应是单向度的。如果这本书能以一种辩证的手法,呈现出前人在不同历史阶段所面临的困境与取舍,展现出其人性的挣扎与光辉,那它就真正具备了打动人心的力量。真正的“知今”,必须建立在对历史局限性的清醒认识之上,而非不加甄别地全盘照搬。
评分从内容定位来看,这本书似乎试图搭建一座连接古代典籍与现代领导力的桥梁,这本身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命题。我个人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哲理深感兴趣,尤其是一些蕴含在诗词歌赋中的隐喻和劝诫,往往比直接的政论更耐人寻味。我希望作者能够精准地捕捉到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弦外之音”——那种关于治理、关于修身、关于大局观的智慧是如何通过含蓄的文学形式得以传递的。如果能详细剖析几篇关键的诗词,展示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实际指导意义,那就太令人惊喜了。这种对古典文学的深度挖掘,如果能与现代管理学或政治学原理形成对照,必然会产生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让原本枯燥的理论变得鲜活起来,让读者在吟诵中获得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