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白话全译插图版) 9787210087670 江西人民出版社

山海经(白话全译插图版) 9787210087670 江西人民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傅硕 著
图书标签:
  • 山海经
  • 古代典籍
  • 神话传说
  • 奇书异闻
  • 地理志
  • 插图本
  • 白话译文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古代文化
  • 民俗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0087670
商品编码:3018460213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山海经(白话全译插图版)

定价:42.80元

作者:傅硕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21008767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山海经》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的奇书,其中光怪陆离的传说,极富趣味性;
  2.本书为白话全译,附带大量插图,可以无障碍畅读。

内容提要


《山海经》是我国流传久远的一部经典古籍。它囊括了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多方面的内容。《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本版《山海经》选配大量插图,对《山海经》进行详尽注释,并作白话翻译。原典、注释、译文与插图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毫无障碍地畅游《山海经》的神妙世界。

目录


卷一 南山经 1
南山经 3
南次二经 11
南次三经 22
卷二 西山经 29
西山经 31
西次二经 46
西次三经 55
西次四经 73
卷三 北山经 85
北山经 87
北次二经 105
北次三经 114
卷四 东山经 139
东山经 141
东次二经 148
东次三经 157
东次四经 163
卷五 中山经 171
中山经 173
中次二经 179
中次三经 184
中次四经 188
中次五经 193
中次六经 199
中次七经 209
中次八经 222
中次九经 234
中次十经 245
中次十一经 250
中次十二经 273
卷六 海外南经 285
卷七 海外西经 295
卷八 海外北经 307
卷九 海外东经 319
卷十 海内南经 329
卷十一 海内西经 337
卷十二 海内北经 347
卷十三 海内东经 359
卷十四 大荒东经 371
卷十五 大荒南经 387
卷十六 大荒西经 401
卷十七 大荒北经 419
卷十八 海内经 433

作者介绍


文摘


卷一南山经
  《南山经》是《山经》部分的开始。《山经》部分的内容写实较多,所记述的山川河流、物产、动植物,虽然有很多我们至今不知其详,但是相当一部分现在仍有,或从其他文献中可以找到依据和线索。
  《南山经》主要包括三大山系,重点记述这三大山系的地貌矿藏和珍禽怪兽以及各大山系的山神祭祀等情况。三大山系共有大小四十座山脉,蜿蜒一万六千三百八十里。
  在山系中,鹊山上有神草祝余,人吃了它不会感到饥饿;杻阳山上有怪兽鹿蜀,它会吟唱;柢山上有神鱼鱼,它长着翅膀,人吃了它可以预防疾病;青丘山上有神鸟叫灌灌,人们佩戴它就不会受。
  在第二山系中,长右山上有形似猿猴却长着四只耳朵的野兽长右,它的出现预示这个地方会发生大水灾;尧光山中有形状像人却长有猪那样的鬣毛的野兽猾褢,哪个地方出现猾褢,哪里就会有繁重的徭役。
  在第三山系中,丹穴山上有凤凰,它是吉祥的象征,它的出现意味着天下将会太平安定;仑者山上有神树白,人吃了不会感到饥饿,还可以消除疲劳。
  从上面所述神奇的动植物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远古的先民们开始利用大自然,利用这些动植物,更好地生活。
  南山经
  南山经之首,曰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注释】
  (què)山,即古鹊字。鹊山,据清吕调阳《五藏山经传》卷一:“即达穆楚克山,雅鲁藏布所源也。雅鲁藏布即赤水,其源有池斜锐,水自东北流出,会池北一源,象仰地张喙之形,故山得名焉。”金玉,金,古代泛指五金或金属矿石;玉,有光泽的美玉。类似的很多词在古今都很常用,但往往所指的东西并不一样。华,同“花”。榖(gǔ),桑科植物,又可以称为构或楮,古代用其树皮造纸。禺(yú),兽名,形似猕猴,赤目长尾,后人常猜测为猿类动物。《五藏山经传》卷一:“禺,狒狒也。一名蒙颂,一名枭阳。”狌(shēng)狌,一种人面兽,也有的说就是猩猩。丽(jǐ)之水,古水名。《五藏山经传》卷一:“有色梅河二源西北流而合,即丽旨之水。”育沛,水中生长的一种植物的名称。瘕(jiǎ)疾:指蛔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病,古代说法不一,大都指腹中结块。
  【译文】
  《南山经》所描述的南部山系的组山叫鹊山。鹊山组的座山叫招摇山,这座山高高耸立在西海岸边,山上盛产桂树,还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上长有一种草,样子很像韭菜,开着青色的花朵,这种草的名字叫祝余,人们如果吃了这种草就不会感到饥饿。山中长有一种树木,它的形状像构树,有黑色的纹理,能开出光彩四射的花,这种树的名字叫迷穀,人们将这种树开的花佩带在身上就不会迷路。山中还有一种野兽,长得很像猿猴却有着一对白色的耳朵,它有时伏地爬行,有时像人一样站立行走,这种野兽的名字叫狌狌,人们如果吃了它的肉就可以走得飞快。从这座山流出一条河,这条河叫丽,丽水向西注入大海,水中有种叫作育沛的东西,人们如果佩带这种东西在身上就不会生寄生虫病。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注释】
  堂庭之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一:“在今姜白穆庙之南,有隆列河自西来受,北偏西一水东迳庙南平流百五十里,屈而北少东,注赤水,象堂庭也。”棪(yǎn),木名,一说是乔木,果实像海棠果,熟了可以吃;一说就是现在的苹果。
  蝮虫,古代的一种毒蛇,也叫反鼻虫。郭璞注:“蝮虫,色如绶纹,鼻上有针,大者百余斤,一名反鼻。”
  【译文】
  从招摇山再往东三百里的地方,有座山叫堂庭山。山上有很多棪树,还有很多白色的猿猴,盛产水晶,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物。
  从堂庭山再往东三百八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猨翼山,这座山上有许多怪兽,水中有很多罕见怪异的鱼,这里盛产白玉,水中有很多蝮虫和怪异的蛇,山上有很多奇怪的树木,这座山险峻不可以随便上。
  ……

序言



《山海经》:一部瑰丽的古代神话地理志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地理博物志,其成书年代久远,作者至今仍未有确切定论,一般认为其内容经过历代传说、神话、地方志等多种元素的汇集与整理。这部著作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个远古时代的中国乃至更广阔世界的地理风貌、奇珍异兽、神灵鬼怪、民俗风情以及天文历法、医药等方方面面,堪称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一、 异域奇观与地理志的雏形 《山海经》的“经”字,并非指经典著作之意,而是更贴近于“常理”、“规律”或“地理志”的含义。书中详细记载了大量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并对它们的走向、大小、所处方位进行了标注。这种对地理环境的系统性描述,体现了古人对外部世界的探索与认知,是古代地理学研究的宝贵遗产。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山海经》所描绘的山川河流,往往伴随着各种奇特的物产与传说。例如,书中记载了许多山峰,有的山上生长着能够起死回生的仙草,有的山下埋藏着价值连城的矿藏,有的山是神灵的居所,有的山则孕育着奇特的生物。这些地理描述并非枯燥乏味的数字与方位,而是与生动的神话故事、奇异的动植物传说紧密结合,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远古世界。 二、 奇珍异兽的万花筒 《山海经》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其中栩栩如生的奇珍异兽。这些生物或形貌怪异,或能力非凡,或是现实动物的夸张变形,或是纯粹的想象产物。它们分布在不同的山川之间,成为了构成《山海经》世界观的重要元素。 例如,书中记载的“犼”,是一种形似虎的凶猛野兽,以吞食老虎为生;“九尾狐”,以其惑人的美貌和神秘的力量而闻名;“饕餮”,则是一种贪食的怪兽,成为后世纹饰中常见的原型。此外,还有诸如“白泽”、“穷奇”、“当康”、“驺吾”等形态各异、能力不凡的生物,它们或象征着吉祥,或代表着凶险,或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 这些神兽异怪的描绘,不仅仅是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是古人观察自然、解释自然的一种方式。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面对许多未知的事物,人们往往会用神话和想象来填充认知的空白。这些神兽的存在,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崇拜,以及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三、 神灵鬼怪的谱系 《山海经》中同样充满了各种神灵、鬼怪的故事。这些神祇的形象与职能各异,有的主宰一方水土,有的掌管着天文气象,有的则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 例如,书中记载了许多与山川河流相关的神祇,如西王母,她居住在昆仑山上,是掌管不死药和灾祸的女神;烛龙,则是一条人面蛇身的神龙,他睁眼为昼,闭眼为夜,吹气为冬,呼气为夏,掌握着昼夜更替与四季变化。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精怪,它们有的居住在山林之中,有的潜伏在水中,有的则会化为人形,与人类发生各种各样的故事。 这些神灵鬼怪的记载,不仅构成了《山海经》的神话体系,也反映了古人对宇宙运行规律、自然现象以及人类命运的理解与想象。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寄托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邪恶力量的恐惧。 四、 古人的生活智慧与民俗风情 除了地理、生物与神话,《山海经》还零星地记载了许多关于古代民族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祭祀活动、服饰特点、生活方式以及一些早期的医学、医药知识。 例如,书中会提到某个民族以毛为衣,某个民族以羽为衣;某个民族擅长狩猎,某个民族以渔业为主;某个民族信奉某种图腾,某个民族有独特的祭祀仪式。这些零散的记载,为我们了解先秦时期的社会结构、民族构成、文化习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展现了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顺应天时的生存智慧。 在医药方面,《山海经》也记载了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和矿物,以及一些治疗疾病的方法,这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医学的早期萌芽。 五、 《山海经》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影响 《山海经》以其瑰丽的想象、生动的描绘、奇幻的内容,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创作方面,许多古代诗人、作家都从《山海经》中汲取灵感,创作了大量以神话传说为题材的作品。后世的许多神话故事、志怪小说,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山海经》的影响。 在艺术创作方面,《山海经》中的奇珍异兽、神灵形象,也成为了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的重要题材,丰富了中国古代的艺术宝库。 在哲学思想方面,《山海经》中蕴含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以及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与探索精神,也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结语 《山海经》是一部充满魅力的古代著作,它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宏大而神秘的远古世界。它既是一部珍贵的地理学资料,也是一部瑰丽的神话史诗,更是一扇窥探中国古代先民精神世界的重要窗口。尽管其内容庞杂,真伪难辨,但其所承载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至今仍能激发人们无限的遐想与思考。通过阅读《山海经》,我们不仅能领略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感受到人类文明早期对自然万物的好奇与敬畏,以及对美好世界的无限憧憬。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简直就像穿越回了古代神话的现场!作者的叙事功力一流,笔触细腻,把那些光怪陆离的奇珍异兽、神仙鬼怪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你仿佛能亲眼目睹那些不可思议的景象。尤其是一些地理方位的描述,虽然听起来玄乎,但读起来却有一种独特的逻辑和韵味。我以前对古代的地理观念一直很模糊,但这本书通过生动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宏大而充满想象力的世界观。它不仅仅是一本单纯的“怪兽图鉴”,更像是一部融合了地理、博物、神话与民间传说的百科全书。每一次翻开,都能发现新的趣味点,那些奇特的生物习性、独特的物产资源,都让人忍不住去思考古人是如何观察和理解世界的。那种探索未知的兴奋感,是现在很多小说都无法给予的。我特别喜欢它对不同地域风土人情的侧面描摹,那种古朴又充满神秘色彩的生活方式,让人沉醉其中,久久不能忘怀。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插图设计简直是点睛之笔,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想象一下,当你读到某种难以名状的异兽时,旁边立刻配有一幅精美的图画,虽然是基于文字的想象再创作,但那种视觉冲击力是文字无法完全替代的。这些插图不仅仅是装饰,它们像是给那些抽象的描述提供了一个具象化的参考,帮助读者在大脑中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场景。从艺术风格上看,插图的选择也很有品味,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精致感,使得整本书看起来既有文化厚重感,又非常适合现代审美。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视觉和文字的双重享受,让人觉得这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像是一场艺术之旅。这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无疑降低了阅读门槛,并极大地增强了代入感。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部好的经典解读本,关键在于它如何处理“解释”与“保留”之间的平衡。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到位。它没有过度地“现代化”或者“科学化”原著内容,而是选择了一种尊重的姿态,去引导读者理解古人的世界观。它的解读是审慎的,既提供了必要的背景知识和文化索引,又不至于把所有的想象空间都给填满。很多时候,留白比填满更重要。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古代先民的宇宙观、对早期地理勘探的努力,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这是一种建立在敬畏之上的认知。它鼓励你带着开放的心态去探索,去思考那些在今天看来或许是迷信的记载背后,可能隐藏着的早期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朴素观察和记录尝试。这种引导式的阅读体验,远胜过那种事无巨细、把所有谜团都一并揭晓的“标准答案式”解读。

评分

对于那些历史爱好者或者神话故事的痴迷者来说,这绝对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藏书。它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文学欣赏范畴,更像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的“导览手册”。我发现自己读完后,会忍不住去和朋友们讨论书中的细节,比如某种神鸟的寓意,或者某个奇特山脉的地理位置推测,每一次讨论都充满了乐趣。它极大地激发了我对中国古代地理学、神话起源的兴趣,让我意识到,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曾被赋予过多么丰富和瑰丽的想象色彩。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窗口,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先民如何用他们的智慧和想象力,去丈量、去命名、去构建他们所生存的世界。它是一份邀请函,邀请我们进入那个充满奇迹的史前想象力王国。

评分

说实话,初次接触这类古籍时,我还有点担心会晦涩难懂,毕竟古代的语言和现代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隔阂。但这个版本的处理方式非常巧妙,它既保留了原著那种古朴的韵味和那种令人着迷的神秘感,又用非常流畅、贴近现代人理解的方式进行了解读。阅读过程中,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经常出现。很多看似跳跃或者难以理解的段落,经过现代化的阐释后,瞬间变得清晰起来,让你能够抓住其核心的想象力与文化内涵。这使得即便是第一次接触《山海经》的读者,也能轻松入门,并且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丰富信息量。它成功地架起了古今之间的桥梁,让那些遥远而奇特的传说,不再是高冷的文字堆砌,而是可以被当代读者真正“阅读”和“感受”的故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