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对象:
对运筹学感兴趣的读者、想锻炼数学思维的读者
目录:
第1章 人人都要懂点运筹学 1
1.1 从一个故事谈起 2
1.2 古时候的运筹学 5
1.2.1 充分利用资源来修复皇宫 5
1.2.2 以弱胜强的田忌赛马 6
1.2.3 抓住重点的围魏救赵 7
1.2.4 用博弈的观点来看空城计 8
1.3 现代生活中的运筹学 9
1.3.1 应聘时,合适比更重要 9
1.3.2 旅行中,两位游客的索赔困境 11
1.3.3 物流中,疯狂“”背后的运筹逻辑 13
1.3.4 交通中,为什么新规不许闯黄灯 14
1.4 学习运筹学,到底能得到什么 15
第2章 线性规划:简单的运筹方法 18
2.1 外行看懂线性规划 19
2.1.1 线性问题往往简单 19
2.1.2 用图像和方程来描述线性问题 21
2.1.3 几个线性关系之间的较量 23
2.2 生活中的线性规划 25
2.2.1 如何选择手机 25
2.2.2 如何科学饮食 27
2.2.3 公司之间的竞争问题 29
2.2.4 如何安排生产 32
2.2.5 如何安排运输耗油量少 33
第3章 整数规划:解必须是整数的规划问题 36
3.1 外行看懂整数规划 37
3.1.1 将整数规划问题转化为一般线性规划
问题 37
3.1.2 特殊的整数规划:0-1规划 46
3.1.3 枚举法解决0-1规划问题 49
3.2 生活中的整数规划 53
3.2.1 工厂如何安排生产销售额大 53
3.2.2 如何安排运输获利大 55
3.2.3 简单的背包问题 57
3.2.4 怎样的投资组合获利大 59
3.2.5 怎样合理地新建工厂和仓库 63
第4章 动态规划:将复杂问题分解的思维 67
4.1 外行看懂动态规划 68
4.1.1 从找零钱说起 68
4.1.2 动态规划需要细分思维 70
4.1.3 动态规划的思维过程 73
4.2 生活中的动态规划 75
4.2.1 用动态规划来考虑背包问题 75
4.2.2 木头多能卖多少钱 77
4.2.3 高效计算斐波那契数列 80
4.2.4 引进外包人员的成本 83
4.2.5 小明该如何买书 85
第5章 多目标规划:化繁为简的规划方法 88
5.1 外行看懂多目标规划 89
5.1.1 给每个目标加上权重 89
5.1.2 平方之后再加权 92
5.1.3 评定优先顺序 93
5.1.4 消去次要的目标 94
5.1.5 二八定律 95
5.2 生活中的多目标规划 97
5.2.1 如何采购喜糖 97
5.2.2 如何安排加班 98
5.2.3 如何装配电视机 99
5.2.4 给员工涨工资 101
5.2.5 如何兑制酒 103
第6章 图论问题:用图形将问题简化 106
6.1 什么问题和图有关 107
6.1.1 从“哥尼斯堡七桥问题”说起 107
6.1.2 用图形来描述问题 109
6.1.3 如何求短路径 111
6.1.4 怎样得到短连接线路 117
6.2 生活中的图形问题 122
6.2.1 运输的短路径 122
6.2.2 少转账手续费 124
6.2.3 换设备的时间 126
6.2.4 农田灌溉问题 130
6.2.5 网线连接问题 133
第7章 网络计划:制订合理的工作计划 135
7.1 外行看懂网络计划 136
7.1.1 从泡茶中看统筹规划 136
7.1.2 用甘特图来描述泡茶问题 138
7.1.3 用网络图来描述泡茶问题 140
7.1.4 对照网络图可以灵活地管理项目 146
7.2 生活中的网络计划 152
7.2.1 翻新房间中的流水作业 152
7.2.2 建筑工程的工序网络图 156
第8章 纳什均衡:博弈中的策略 159
8.1 外行看懂纳什均衡 160
8.1.1 从“囚徒困境”说起 160
8.1.2 用纳什均衡解释“婆媳之争” 163
8.1.3 纳什均衡不一定对整体有利 166
8.1.4 纳什均衡的启发 167
8.2 生活中的纳什均衡 168
8.2.1 公司之间的价格战 168
8.2.2 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 170
8.2.3 工厂之间的污染治理问题 171
8.2.4 密封袋子交易 174
8.2.5 自行车赛的大队伍 177
第9章 静态博弈:不分决策先后的博弈过程 179
9.1 外行看懂静态博弈 180
9.1.1 智猪博弈 180
9.1.2 猎鹿博弈 183
9.1.3 情侣博弈 185
9.1.4 斗鸡博弈 187
9.2 生活中的静态博弈 189
9.2.1 如何让竞争对手跟着涨价 189
9.2.2 如何吓跑潜在的竞争对手 191
9.2.3 警惕团队中“搭便车”的现象 193
9.2.4 总会遇到的“雪堆博弈” 195
9.2.5 群体之间的斗争“鹰鸽博弈” 197
第10章 动态博弈:有先手和后手之分的博弈
过程 200
10.1 外行看懂动态博弈 201
10.1.1 动态博弈的特点 201
10.1.2 逆向归纳法 202
10.1.3 动态博弈中的纳什均衡 204
10.2 生活中的动态博弈 208
10.2.1 市场先进者和后进者的竞争 208
10.2.2 讨价还价问题 211
10.2.3 海盗分金问题 213
10.2.4 委托人和代理人问题 217
10.2.5 情侣之间的礼物 219
内容介绍:
为了帮助对运筹学感兴趣的读者掌握基础也实用的运筹方法,本书分10章阐述了运筹学中基本的思想,基本涵盖了运筹学的知识范围。每个章节分为理论知识和问题分析两部分,其中,理论知识部分讲述的是运筹学中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问题分析部分则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运筹的方法来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全方位地讲解运筹原理和思想,用运筹方法分析实际问题,让广大读者能够深入体会运筹学的智慧,锻炼自己的运筹规划思维,并且能从运筹规划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本书在力求科普运筹知识和方法的同时保持趣味性和实用性,确保理论知识的准确和全面,特别适合想要运筹学入门的读者、想要学习运筹规划方法的读者、想要锻炼数学思维的读者阅读。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比较随性的人,生活和工作上遇到问题,多半是靠直觉和经验来处理。然而,这种方式常常让我陷入低效和反复的困境。读完《FD 生活中的运筹学》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我的“随性”很多时候是一种“无序”。书中关于“网络分析”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开始用一种新的眼光审视我的人际关系和工作中的协作流程。我发现,通过可视化地描绘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信息流动的路径,以及各个环节的依赖关系,很多隐藏的效率瓶颈就显露出来。比如,我平时需要和几个同事频繁沟通项目细节,书中的方法让我意识到,我可以通过建立一个更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或者优化沟通的频率和方式,来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这本书对于“预测模型”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开始思考如何利用历史数据来预测未来的趋势,从而提前做好准备。这对于我的投资理财,甚至是规划长期的职业发展,都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思路。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细致的导师,引导我从“感性”走向“理性”,让我能够更有条理、更具前瞻性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评分老实说,我买这本书之前,对“运筹学”这个词一无所知。我只是被书名里“生活”和“方法技巧”吸引,想着或许能学到一些实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想到,这不仅仅是实用,简直是打开了我看待世界的一个全新视角。《FD 生活中的运筹学》这本书,用一种极其通俗易懂的语言,把那些原本可能让我望而却步的数学模型和算法,转化成了生活中的智慧。我特别欣赏作者的叙事方式,他不是直接抛出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展示了运筹学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比如,关于“模拟仿真”的部分,我了解到原来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优化方案,背后都经历了大量的计算机模拟,这让我对科学决策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甚至开始尝试用书里提到的“启发式算法”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比如如何最短路径地完成家附近的几项事务,或者如何最优地分配周末的休闲时间。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强迫你去记住复杂的公式,而是让你理解背后的逻辑和思想,并鼓励你去灵活运用。它让我明白,运筹学并非只属于高科技领域,而是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就能找到提升效率和质量的方法。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像我这样在混沌中摸索的人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运筹学”这个词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又有点摸不着边际,似乎离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太遥远了。然而,《FD 生活中的运筹学》这本书,用一种我从未想过的方式,把那些复杂的理论和模型变得如此生动有趣。它不像我以前看过的任何一本教科书,枯燥乏味,充斥着让我头晕的公式。这本书的作者,似乎真的走进我的生活,看到了我遇到的瓶颈。比如,我常常在安排工作时感到力不从心,不知道该如何分配时间和资源才能最高效。书中关于“资源优化配置”的章节,用了很多我能理解的例子,比如如何规划一次家庭旅行,最大化大家游玩的乐趣同时控制好预算,或者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最多的家务。这些看似简单的场景,却被拆解成条条清晰的逻辑链,让我看到原来我们每天都在不自觉地运用一些运筹学的思想。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决策分析”的部分,它教会我如何系统地评估不同选择的潜在收益和风险,而不是凭感觉做决定。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因为我常常因为害怕出错而犹豫不决,错失良机。这本书让我明白,决策并非玄学,而是一门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精进的艺术。
评分我最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项目管理难题,项目的进度总是滞后,成本也超出预算。我尝试了各种方法,但收效甚微。偶然间,我翻到了《FD 生活中的运筹学》这本书,它完全颠覆了我对运筹学的认知。我原以为这会是一本充斥着晦涩理论的学术著作,但实际上,它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实践指导的宝藏。书中对于“关键路径法”的讲解,让我茅塞顿开。我之前只是大概知道项目管理需要规划,但从来没有意识到,通过识别项目中哪些任务是必须按时完成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竟然可以如此精准地预测项目周期,并及时发现潜在的延误风险。我开始尝试运用书中的方法,将项目分解成更小的任务,然后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计算出“关键路径”。这个过程虽然需要一些时间和精力,但最终的结果是惊人的。我能够更清楚地看到项目的瓶颈在哪里,从而集中资源解决最重要的问题。而且,书中还详细阐述了“库存管理”和“排队论”等概念,虽然我的工作暂时不需要直接处理库存,但这些理论中的逻辑思维方式,比如如何平衡成本与效率,如何优化服务流程,都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启发。我开始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管理自己的时间,优化购物清单,甚至安排家庭活动,让生活变得更有效率,更少混乱。
评分说实话,我一直以为“运筹学”是个高不可攀的学科,充斥着我看不懂的数学符号。直到我遇到了《FD 生活中的运筹学》这本书,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FD 生活中的运筹学》这本书,简直是我在信息爆炸时代的一盏指路明灯。它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原本抽象的运筹学理论,转化成了我能够理解和应用的工具。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整数规划”和“非线性规划”的讲解。虽然书名里可能没有直接出现这些术语,但它通过生动的例子,让我理解了在有各种限制条件的情况下,如何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例如,书中讲到如何在一个有限的货架空间内,摆放最多、利润最高的产品,这背后其实就是整数规划的思想。我开始尝试将这种思维应用到我的日常购物中,比如如何规划一次大型采购,既能满足所有需求,又能最大程度地利用购物车的空间,还能在打折季挑选到性价比最高的产品。而且,书中关于“质量管理”和“可靠性工程”的章节,也让我对如何提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有了更深的理解。它让我意识到,通过系统性的分析和改进,即使是微小的调整,也能带来显著的成果。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优化”的魅力,也让我对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更有条理、更有效率的人充满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