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

全球化时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致谢
导言
1 序幕:公鸡的蛋
新科学
地方性知识的财富
森林兄弟
特别之美
比较性反思
2 那里
超越民族的图书馆
石榴里的硝化甘油
巴尔的摩的遗产?
同种疗法的学生
那里
福楼拜和一位未来的杀人犯
未曾尝试过的快感
法语的奢华
书写复仇
鲁道夫的孩子
笑与自杀
合作与模仿
3 俾斯麦和诺贝尔:全球性的阴影
通往欧洲
俾斯麦与新的帝国主义地理学
黑旗
权贵的西班牙
修会:被剥夺与剥夺
黑色的翅膀
亲密伙伴
首次归国
流亡者民族主义内部的分裂
遗失的藏书?
解释《煽动者》:洲际主义和预言
调换
让我们跳拉瓦肖
谜一样的微笑
4 审判小说家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问题
康拉德国度
菲律宾协会
第二次回国
热带的西伯利亚
马蒂的起义
黎萨尔去古巴?
新的形势
离开达皮丹
最后的旅程
马尼拉的韦勒主义
三种思考
5 蒙胡伊克
塔里达的圣战
巴黎走向激进
比利时工人党与《萌芽》
德雷福斯事件
安的列斯爱国者:贝坦西斯博士
安焦列洛:从福贾到圣阿格达
进入大旋涡
往东去,年轻人
谁是敌人?
一位全球化的绅士
布卢门特里特
安的列斯人
日本人
与中国的联系
帕瓦:战争的国际化
马拉泰斯塔在马尼拉
西边的晚霞:伊萨贝洛·德·洛斯·雷耶斯
东边的晚霞:马里亚诺·庞塞
后记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一项连接菲律宾、古巴、中国、日本、美国的广阔研究

◆《想象的共同体》作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深度论述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主义

....

【内容简介】

19世纪晚期,电报、万国邮政联盟、铁路与蒸汽船使得跨国连接成为可能,早期全球化已然开端。人口迁移与观念传播同时进行,无政府主义与民族主义相遇,其信奉者实施了目标和次数都引人注目的暗杀行动,引发了早期的“反恐怖主义”立法;古巴与菲律宾作为西班牙帝国仅存的两处重要殖民地,几乎同时爆发民族主义起义,其间革命者互通有无、协调行动,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全球性合作。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从菲律宾下笔,逐渐向欧洲、美洲和亚洲发散,聚焦于以菲律宾国父、小说家何塞·黎萨尔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主义者,再现了“一战”前的世界政治与文化图景。在此基础上,他试图阐明早期全球化时代无政府主义如何影响了民族主义,而全球组织网络又如何塑造了世界各地的民族主义运动。

....

【媒体推荐】

本书的焦点集中在一批杰出的人们和那段意义重大的岁月,非常本土化,同时又具备全球视野。

——T·J·克拉克《伦敦书评》

一段不同寻常又引人入胜的历史。

——《卫报》

本书为无政府主义和反殖民思潮的全球性传播提供了深刻的洞见。

——《出版社人周刊》

这份研究文字优美,异常博学。

-—-英国《独立报》

···

【编辑推荐】

◆作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是国际知名的历史政治学家,曾获2011年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赫希曼研究奖、2000年福冈亚洲文化奖。其早年著作《想象的共同体》已成为当代研究民族与民族主义的经典著作,其影响所及几乎横跨所有人文与社会学科,并成为当代文史社会科学学生必读之书。

◆安德森早年师从康奈尔大学东南亚研究专家乔治·卡欣。在卡欣的影响下,安德森在东南亚、美洲研究方向成果斐然。本书汇集了安德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他以流畅优美的文字重现了当时的伦敦、巴黎、香港、马尼拉、新加坡等截然不同的情景。本书从文学和政治双重维度,探索世界各地的激进民族主义之间蕴藏的无政府主义力量,以及无政府主义者如何利用包括小说、杂志文章等在内的文化途经扩散其政治理念。

◆本书另外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亮点是安德森对“早期全球化时代”(指19世纪晚期)的观察和研究,他认为电报、邮政和铁路系统的完善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科学发现、文化传播甚至军事斗争的相互影响也变得更加明显。这种比较历史研究视角包含更大信息量,能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趣味。

用户评价

评分

##脚注那么多字 为什么不能用大点的字号

评分

##在学术写作中做“政治天文学的试验”,描绘“世界各地激进民族主义之间的无政府主义重力”,还宣称比较研究的方法“带有占星术般的优雅”...安德森实在是太迷人了。

评分

##虽然书中涉及到的很多背景知识不熟悉,但这本书对无政府主义和民族主义内在关系的梳理以及对民族主义的解读还是很令人获益的,不愧是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评分

##菲律宾国父黎萨尔小传,政治天文学,脑洞大如黑洞——麦克卢汉以后,我就没读过这种马赛克风的学术作品。全球化初期的反殖民想象,也记录了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鲁迅等中国民族主义者与菲律宾革命志士的交往,可作为一种去西方的alternative frame。一个意外的发现是,安德森老爷子一定是gay,估计还是rice queen。flamboyant的文风,完全偏离了规范化的学术写作。第一章《那里》讨论国父小说《煽动者》中的同性情结(以及国父本人的同性谣传)。如果这些还不足为据,注释中他所YY的“20岁的黎萨尔在真纳号甲板上向28岁的兰波挥手,这会是多么美好的场景”——卧槽还是纯爱风——就彻彻底底超脱于学术兴趣了……

评分

##书中的观点参阅《椰壳碗外的人生》可以得到更好的理解,他从菲律宾研究出发,进而把当时的无政府主义者和反殖民想象至于19世纪末更广阔的全球化背景之下,进而超越了区域研究。这也提醒我们注意那些现在被“国家化”了的近代思想家,如何在一个跨国界的思想交流网络中去理解他们。此外,也能激发其它一些设问,例如:民俗学在各国民族主义的生成过程中都曾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但在中国和日本却似是显著的例外,这是因为东亚的史学传统太强了?

评分

##这本书翻译如下面长评,并不严谨。然后作者引用的内容比较多,看起来确实比较吃力加上翻译的障碍。翻看了评论也没有特别深刻的。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就是民俗学演化为民族解释和认同,这之后的无政府主义与反殖民实际上是自我认知和权利争取的斗争,汲取的营养应该说因为啃的难度导致费解。

评分

##下一部是不是可以比较菲律宾民族主义诞生和欧洲从中世纪大学里的Nation开始的历史进程?

评分

##我去1900年:学新语言呀,认识新朋友啊,爆炸一下,诺贝尔98。

评分

##菲律宾国父黎萨尔小传,政治天文学,脑洞大如黑洞——麦克卢汉以后,我就没读过这种马赛克风的学术作品。全球化初期的反殖民想象,也记录了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鲁迅等中国民族主义者与菲律宾革命志士的交往,可作为一种去西方的alternative frame。一个意外的发现是,安德森老爷子一定是gay,估计还是rice queen。flamboyant的文风,完全偏离了规范化的学术写作。第一章《那里》讨论国父小说《煽动者》中的同性情结(以及国父本人的同性谣传)。如果这些还不足为据,注释中他所YY的“20岁的黎萨尔在真纳号甲板上向28岁的兰波挥手,这会是多么美好的场景”——卧槽还是纯爱风——就彻彻底底超脱于学术兴趣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