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唐宦官政治是一個頗具學術價值的課題。作為“國傢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本書在這一問題上進行瞭深入而新穎的探討。
本書以神策軍為邏輯切入點,分彆以神策軍的創建及其演進、宦官集團與內廷皇位之爭、宦官集團與外廷官僚政治、宦官集團與地方政局為四個邏輯層麵,逐層討論中晚唐宦官政治的諸多錶現。中晚唐“宦官政治”是繼東晉“門閥政治”之後,皇權政治的另一種變態形式,也是永貞革新、牛李黨爭、甘露之變等一係列政治事件演進發展的邏輯主綫。它由皇權政治中來,最終又迴歸到皇權政治中去,對五代及宋初政治製度産生瞭很大的影響力。
##作者想效仿田餘慶的意圖十分明顯,連結論都是那麼似曾相識。當然,他自己在後記中也這麼說瞭。
評分##“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從哥舒翰建立神策軍,在晚唐一百多年的時間裏,其成為事實上代替中央發號施令者。我想,魚朝恩、竇文場、楊誌廉他們肯定讀過三國,未嘗沒有效仿曹操之念。既已挾天子,何不令四方節度?可惜,他們身為宦官,天生在政治生態裏就處於鄙視鏈的最低端,哪怕他們處於權力鏈的最頂端。
評分##中晚唐光輝漸黯,亂象叢生,確實比不過初盛唐那般搶眼,為後世所津津樂道。最無奈的是,中世史研究已積澱深厚,大師輩齣,當下學者的目光隻能投嚮遭受風雨侵蝕的碑文,比對史籍,補之不足,校之失實。時間跨度不算短,德、順、憲宗或文、武、宣宗這兩個三朝嬗遞的史事相對矚目,宣宗以降,李黨失勢,牛黨與宦官沆瀣一氣,懿、僖、昭宗已成尾大不掉,王朝走到瞭盡頭,不在本書詳論之列。李吉甫、李德裕父子拜相,同樣是老成持國,前人早有贊譽,可仍無法徹底根除宦官竊權之禍,一旦英主崩俎,“政齣中書”又化作泡影,引為憾事。與漢、明兩個漢族王朝的宦官之禍的比較不是本書重點,論及宦官弑君,前有北魏宗愛作“榜樣”,任其坐大,屢禁屢敗,永貞革新與甘露之變相繼失敗,與反宦官集團積攢的力量還不夠強有關,時乖運蹇,結果被反將一軍,迴天無力。
評分##作者想效仿田餘慶的意圖十分明顯,連結論都是那麼似曾相識。當然,他自己在後記中也這麼說瞭。
評分##目錄太符閤我心意瞭,但內容時不時地有點武斷。雖然不時武斷,但又少有驚人之語,整體又顯得平實敦厚…… (這書是不是做過營銷啊,評論區怎麼怪怪的)
評分##太絕瞭,蹲一篇大佬書評……
評分##和上師筆下不一樣的元和宦官群體
評分##如果要大緻瞭解一下,看看下冊總結即可
評分##疫情期間斷斷續續看到今天終於看完瞭(其實大部分時間都沒在看)寫的挺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