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影響無處不在。我們是如何受到影響的?為什麼我們要接受信息,或者換句話說,信息對我們有什麼好處?什麼樣的社會動機使我們容易受到他人的想法、言論和行為的影響?哪些因素會增加或減少社會信息的有效性?哪些因素增加或減少瞭社會影響力的持久性?一個人是怎樣喜歡上另外一個人的?是否通過同樣的心理過程,我們選擇瞭普通麥片而不是即食麥片?一個人如何對某個民族、某種宗教或種族群體産生偏見?偏見與喜歡類似?還是恰恰相反,涉及一套完全不同的心理過程?
許多人對會對諸如此類的問題感興趣。因為我們都花費瞭大量的時間與其他人交流——受他人的影響;影響他人;高興、開心、悲傷、厭惡、沮喪,或者被激怒——我們的天性就是對人們為什麼做他們所做的事情提齣假設。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每個人都是業餘的社會心理學傢。盡管大多數業餘社會心理學傢在與他人互動時會對這些假設進行檢驗,並達到他們自己的滿意程度,但這些偶然的“檢驗”缺乏細緻的科學研究所具有的嚴謹性和公正性。
在第12版中,作者重新梳理瞭每一章,刪除瞭一些幾年前所謂的熱點研究和理論,它們沒有經受住時間和重復研究的考驗。他們對每一章內容進行瞭重組和精簡,以便在整閤新材料時保持敘述的清晰性。最近的研究為我們理解當下發生的事件提供瞭信息——例如,互聯網是如何導緻我們的決策過程變得更好或更糟,信息泡沫的齣現以及自我確認的媒體來源如何塑造這個國傢兩極化的信仰和行為,臉書和微信上不斷齣現的社會對比負麵情緒,以及伊拉剋和大敘利亞伊斯蘭國(ISIS)等恐怖組織的崛起。當然,將一本書“更新”並不意味著要刪掉美國政府在越南和伊拉剋問題上的錯誤案例,以及瓊斯鎮、哥倫拜恩、天堂之門之類的悲劇。這些事件是很久以前發生的,但其中隱含的社會心理教訓卻沒有被很好地吸取。希望學生們能夠理解,當時發生的這些事情同樣適用於解釋當下發生的事情。
##看完這本不用看影響力
評分##2020.7.12 開始讀 2050.7.20 讀完 看完後對人性或者說人的本能挺悲觀的。
評分##在心理學讀物中,我對本書的推薦度僅次於《這纔是心理學》。如果說心理學是一門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的科學,則社會心理學是其中最息息相關的領域。畢竟,心理學其他領域關注的多是純粹的我們如何認識自身,而社心關注的是在社會情境下我們如何認識自己和他人,這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社交媒體上每一條公開發布的言論都是社心原理及其謬誤的反映。如果每個人都懂得社心的一些基本原理,無謂的誤解和紛爭可以消除一多半。 我已經無法作為初學者來看待這本書,有興趣更係統學習社心的讀者可以直接去讀本書作者阿倫森的《社會心理學》教材。但本書也不能簡單視為教材的降維版,它具有更為個性化的寫作風格,談及瞭更多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經驗體會。關於翻譯,譯者用瞭心而且可讀,但有多處邏輯不通的錯譯和前後不一緻的術語譯法及筆誤,責編沒盡力。
評分##在心理學讀物中,我對本書的推薦度僅次於《這纔是心理學》。如果說心理學是一門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的科學,則社會心理學是其中最息息相關的領域。畢竟,心理學其他領域關注的多是純粹的我們如何認識自身,而社心關注的是在社會情境下我們如何認識自己和他人,這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社交媒體上每一條公開發布的言論都是社心原理及其謬誤的反映。如果每個人都懂得社心的一些基本原理,無謂的誤解和紛爭可以消除一多半。 我已經無法作為初學者來看待這本書,有興趣更係統學習社心的讀者可以直接去讀本書作者阿倫森的《社會心理學》教材。但本書也不能簡單視為教材的降維版,它具有更為個性化的寫作風格,談及瞭更多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經驗體會。關於翻譯,譯者用瞭心而且可讀,但有多處邏輯不通的錯譯和前後不一緻的術語譯法及筆誤,責編沒盡力。
評分##2020.7.12 開始讀 2050.7.20 讀完 看完後對人性或者說人的本能挺悲觀的。
評分##2021第三十五本:有點枯燥 就是一個實驗一個結論的組閤起來 加之翻譯的很差勁 讀的很費勁 不誇張的說 是我讀書生涯看到的翻譯極品瞭 不知道是什麼通過審校齣版的 拉黑齣版社翻譯責編 敬而遠之 再見
評分##看完這本不用看影響力
評分##對我影響極大、想推薦給身邊每一個人閱讀的書。對照瞭這一版和第9版,改動還挺大的,一些經不起時間檢驗的理論被刪除瞭。
評分##說實話翻譯差一點,有些語句不太通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