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詩的關係問題的復活♦♠
♣◐真正人類語言之圓舞◐♥
♣♥麵嚮海德格爾與本雅明的隱秘對話♥♣
♠♦「思想隻有承擔“詩的遺産”,纔能朝嚮“散文的理念”」♦♠
♠♦阿甘本美學三部麯(《語言與死亡》《詩節》《散文的理念》)之終章♦♠
♣♥幾十個碎片式的分析,寓言、格言、謎語、短故事,以及各種人們如今不再使用的“簡單形式”,阿甘本的批評實踐就在這些“離題”的作品中展演,而這種離題乃是本雅明式批評必不可少的部分。♥♣
================================
本書是阿甘本的美學專著。通過對詩歌、散文、語言、政治、正義、愛與羞恥等主題的一係列碎片式分析,他進入瞭哲學與詩歌的區彆這一主題。這些碎片式的論述沒有形成貫穿全文的一緻說法,但邏各斯的限製在此被打破,詩歌與哲學之間的區彆不再明顯。
阿甘本使用瞭各種文學手法,包括寓言、格言、謎語、短故事,以及各種我們如今不再使用的“簡單形式”,在實踐中演示齣一種批評方式——它給讀者帶來的是一種經驗、一種覺醒,在這裏,思想的問題成為詩的問題。
##一直想要說齣一些不可言說的東西時,發生瞭一些光的摺射,因為炫目而迷人,但很容易遮蔽瞭本真,一間黑暗的房,被照亮後的房,以為是兩間房。
評分##預設之景
評分##潛能-痛苦-時間的綿延,不可記憶,羞恥-古代極樂的某種東西,沉默-哲學,語言-酷刑機器。
評分##潛能-痛苦-時間的綿延,不可記憶,羞恥-古代極樂的某種東西,沉默-哲學,語言-酷刑機器。
評分比起《語言與否定》那種學理式著作,更喜歡阿甘本這種片段式寫作。有點類似巴特的《S/Z》,用遊移的能指編製成的文字遊戲。沒有固定的意義,隻有意義的不斷漂移,從詩歌到音樂,從愛欲到死亡,從權力到政治...最後徹底迷失在文本的迷宮裏。讀完覺得,阿甘本還挺浪漫~
評分##最近在讀德勒茲、阿甘本、齊澤剋、朗西埃、福柯等一眾哲學傢,發現現代哲學已經走的這麼遠,漢語思想界追瞭西方思想一百多年,越追距離越遠瞭。是國內這幫人太懶?太笨?還是有什麼力量扯著他們的馬褂,呼喊著,彆多想,危險?這不是常態。
評分##音頓的理念yyds
評分##非常舒服的一本阿甘本,看起來似乎很瑣碎,但是其實還是圍繞一以貫之的潛能在談,或者說中心就在p72:不要對難題進行主題化的處理,論證在p89-93論龍樹與“空”。同樣的,沉默不能用沉默去把握,而應該隻是隱藏;空不是一物,而是再現的終結。或許可以讀成否定神學批判。
評分##8-8.5 多半星給寫夢和遺忘的那兩塊 我直呼nb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