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意義

工作的意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詹姆斯·蘇茲曼(James Suzman)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序 言//III
第一部分 工作的起源//001
第一章 活著就是為瞭工作? //003
第二章 閑散的手和忙碌的嘴//021
第三章 工具和技能//041
第四章 火的好處//067
第二部分 低欲望的原始生活
第五章 富足的原始社會//091
第六章 非洲森林裏的幽靈//107
第三部分 在田間辛苦勞作//131
第七章 跳崖的考古學傢與早期農業發展//133
第八章 宴會和飢荒//155
第九章 “時間就是金錢”//175
第十章 早期機器工業與工人反抗//195
第四部分 城市化的人類//215
第十一章 明亮的燈光//217
第十二章 無窮欲望的弊端//233
第十三章 人纔之戰真的閤理嗎? //255
第十四章 社畜之死//281
第十五章 智能技術的挑戰//303
結論//319
譯後記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在人類曆史上95%的時間裏,我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將工作置於近乎主宰的位置。

古箴言說,“人必汗流滿麵纔得糊口”,如今大部分人卻將生活過成瞭“淚流滿麵”的樣子。人類從何時開始工作的?人與工作的關係發生過哪些改變?人被當作生産力工具投入經濟增長,又是怎樣形成的?

為瞭迴答這些問題,劍橋大學的人類學傢詹姆斯·蘇茲曼繪製瞭一幅宏大的工作簡史。從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直到智能化的人類未來,挑戰瞭關於工作變革與人類進化的一些深刻的假設。他融閤瞭人類學、進化生物學、物理學、經濟學和社會學等多學科知識,錶明雖然我們費盡心力通過工作尋找快樂的意義和目的,但是早在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過上瞭工作時長遠少於現在但是足夠充裕且閑暇的生活。當代社會將人物化為工具,鼓勵持續工作以滿足經濟的無限增長,究其原因,就在於稀缺經濟學的引導。人們擔憂資源稀缺,因而勤奮工作變得重要,人也變得越來越忙碌。

蘇茲曼認為,自動化技術的到來使我們再次處於曆史上一個相似的變革時期。如果機器人代替人去做重復性的工作,那麼人該做些什麼纔能更有價值。他認為自動化有可能徹底改變人與工作的關係,他並不主張迴到原始社會這種激進的觀點,而是希望我們能夠以“富足的原始社會祖先為藉鑒,思考人之所以為人,而不是工具的意義。這種從工具人思維嚮“Human Being”的轉化,纔是他寫作本書更真切的建議。

用戶評價

評分

##“欲望很容易得到滿足,要麼增加生産,要麼減少欲望。”對應時下流行的話,就是要麼內捲,要麼躺平。但有多少人能阻擋時代的洪流啊。資本主義的機器運轉起來,勞動變得異化瞭,人變成瞭勞動力,而不是勞動的目的瞭。工作至上金錢至上,超乎瞭一切。

評分

##非常優秀的關於人類工作曆史的綜述。從狩獵時代講起,到農業時代、工業時代,再到當下的信息時代,以及未來的自動時代。農業革命被高估瞭,狩獵采集的生活方式是時候重新迴歸瞭。不要被“相對需求”迷惑,從自己開始,踐行凱恩斯和王爾德的工作人生觀。

評分

##角度還是有趣的,但是標題翻譯的什麼玩意,明明人傢就是work,並沒有講工作的意義!

評分

##禿

評分

##非常優秀的關於人類工作曆史的綜述。從狩獵時代講起,到農業時代、工業時代,再到當下的信息時代,以及未來的自動時代。農業革命被高估瞭,狩獵采集的生活方式是時候重新迴歸瞭。不要被“相對需求”迷惑,從自己開始,踐行凱恩斯和王爾德的工作人生觀。

評分

##全書主旨: 1、工作沒意義,隻是一種社會契約的基礎。作為社會性動物,不工作會難受。 2、作者認為稀缺性假設是人們追求經濟增長和努力工作的前提,而稀缺性假設是農業社會帶來的“後遺癥”。所以作者認為當前和未來社會其實已經不存在這種稀缺性瞭。 3、作者對當前社會的現狀十分不難,進行瞭諷刺:比如,搞行政的往往比專業技術人員賺錢多,世界各地都如此。認為政府乾的事情就是盡力顯得忙忙叨叨,和有活可乾,然後官僚機構會越來越臃腫。比如1%的人口掌握瞭全球45%的財富。 4、作者暗示馬剋思什麼的共同富裕都是不可能實現的。富人不會願意不掌握本可以掌握的大多數財富。 5、對人工智能對於未來社會就業帶來的衝擊持悲觀態度。 5、人們要減少欲望。

評分

##對未來稀缺性的焦慮,隻是農業社會留下的ptsd?

評分

##全書主旨: 1、工作沒意義,隻是一種社會契約的基礎。作為社會性動物,不工作會難受。 2、作者認為稀缺性假設是人們追求經濟增長和努力工作的前提,而稀缺性假設是農業社會帶來的“後遺癥”。所以作者認為當前和未來社會其實已經不存在這種稀缺性瞭。 3、作者對當前社會的現狀十分不難,進行瞭諷刺:比如,搞行政的往往比專業技術人員賺錢多,世界各地都如此。認為政府乾的事情就是盡力顯得忙忙叨叨,和有活可乾,然後官僚機構會越來越臃腫。比如1%的人口掌握瞭全球45%的財富。 4、作者暗示馬剋思什麼的共同富裕都是不可能實現的。富人不會願意不掌握本可以掌握的大多數財富。 5、對人工智能對於未來社會就業帶來的衝擊持悲觀態度。 5、人們要減少欲望。

評分

##單作為人類學著作還是值得一看的,但在此之後就容易變成文獻綜述和陳詞濫調,雖然極好的人類學功底使文獻綜述和陳詞濫調讀起來也挺有趣。起碼作者很努力地站在自己的領域迴應社會現實瞭。 @2021-05-02 16:56:59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