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廷黻(1895-1965),我國著名曆史學傢、外交傢。1911年隻身赴美求學,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1923年迴國任南開大學第一任曆史係主任,與梁啓超一起成為南開大學史學的奠基人。1925年調入清華大學任曆史係主任之職。1935年棄學從政,1965年病逝於紐約。
蔣廷黻先生研究曆史反對“治史書而非史學”的傳統方法,采用“重綜閤、重分析、重整體把握”的新史學方法,並將其引入當時尚屬荒漠的近代史領域,從而取得瞭極大的成就,被稱作“拓荒者”“開山的人”“近代史尚無第二人”。
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從洋務運動到百日維新,從曾國藩到康有為,從李鴻章到孫中山,本書將近百年的演變和人物娓娓道來,沒有枯燥的考據,沒有史料的堆砌,卻盡顯國傢前途、民族命運和社會發展趨勢。
本書以中國的近代化為綫索,認為“中國人能否近代化將關係國傢興亡”,主要闡述瞭麵對“數韆年未有之大變局”,近代人所做的自強努力及其失敗的原因,進而提齣“近代化的國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經濟,並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國民,半新半舊是不中用的”。
本書構建的史學框架和斷代史體係,曾引領瞭近代史研究的風潮,為後來的研究者所推崇,被稱為近代中國史研究的開山之作。
##學生時代最抗拒近代史部分的學習,如今讀近代史仍然心痛不已!民族情感大概天生根植於血脈。 有彆於學生時代的不成熟的看法,現在懂得“一切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是內因”,這百年血淚和屈辱的根本原因正是我們自己。 作者的確帶上瞭強烈的個人觀點,但個人以為,我們正需要閱讀有態度有觀點的曆史書。隻是要注意甄彆觀點的對錯。 比如該書作者認為“中國到瞭近代要圖生存非全盤接受西洋文化不可”。科學技術當如此,但比如政治隻能藉鑒,比如西方的個人主義要警惕(說到這裏提一句:始終覺得00後的個人主義過盛。不過這也是時代發展的結果) 扯遠瞭。總之,這是一本適閤瞭解我國近代史概況的不錯的書。
評分##文字簡練,可作為瞭解近代史的提綱。
評分 評分##局限性很大,不過在當時有如此看法已經難能可貴
評分##提起中國近代史,似乎就是說中國落後挨西方列強打的一部屈辱史。但是看過這本書以後,感覺有很多觀點被刷新瞭。首先,洋人的動機原來並非一開始就是以政治顛覆的訴求為先,而是想來做生意的。是中國先不給予洋人以平等地位,洋人纔要用炮艦來求得這個“平等”,最終反而是占瞭...
評分##雖然按時間順序,但又不拘泥於編年體體例。觀點明確,思路清晰,以小見大,足見史傢功力。
評分##提起中國近代史,似乎就是說中國落後挨西方列強打的一部屈辱史。但是看過這本書以後,感覺有很多觀點被刷新瞭。首先,洋人的動機原來並非一開始就是以政治顛覆的訴求為先,而是想來做生意的。是中國先不給予洋人以平等地位,洋人纔要用炮艦來求得這個“平等”,最終反而是占瞭...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