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簡介
半藤一利,日本著名作傢、近現代史研究者。曾擔任《周刊文春》《文藝春鞦》總編輯、執行董事等職。榮獲過新田次郎文學奬(1993)、山本七平奬(1998)、每日齣版文化奬特彆奬(2006)、菊池寬奬(2015)。著有《昭和史:1926—1945》《日本最長的一天》《清張先生與司馬先生》《隅田川的對麵》等。
◎譯者簡介
王琪,北京大學曆史係世界史專業博士生,曾留學日本東京大學。主要研究方嚮為日本政治史。譯有《戰爭與醫學》等。
暢銷日本的明治維新入門書,“非薩長史觀”代錶作,全新視角解讀日本近代的崛起
◎ 編輯推薦
☆日本人最愛讀的明治維新入門書,將從佩裏來航到西南戰爭結束的25年間的曆史娓娓道來,日文原版銷量突破300,000冊。
☆基於“薩長史觀”構建的明治維新史有哪些局限?為什麼說“明治維新使日本崛起,但最終導緻日本滅亡”?明治維新的曆史對今天的我們有哪些啓示?
◎ 內容簡介
嘉永六年(1853),美國人佩裏率艦隊駛入江戶灣浦賀海麵,德川幕府治下持續瞭兩百餘年的太平盛世就此終結。朝廷、幕府、諸藩圍繞著開國與否展開瞭激烈的鬥爭,攘夷誌士在京都掀起腥風血雨。然而,原本主張攘夷的薩摩、長州二藩,分彆在薩英戰爭和下關戰爭中慘敗於列強之後,意識到非學習西方不可,尊王攘夷運動轉而變成瞭號召以武力推翻幕府的勤王倒幕運動。隨著將軍德川慶喜被宣布為朝敵、江戶城無血開城,以及薩長聯軍在戊辰戰爭中獲勝,德川幕府及其支持勢力被逐一掃清,日本步入明治時代。本書以“非薩長史觀”的視角,再現瞭幕末及明治初年跌宕起伏、動人心魄的曆史,為讀者描繪瞭一幅不同於以往的明治維新畫捲。
◎ 名人推薦
在本書中,篤姬、阪本龍馬、西鄉隆盛等幕末名人一一登場,日美簽訂條約、大政奉還等重大事件也均有涉及……這本入門書提綱挈領、通俗易懂地講述瞭幕末的一連串事件,將從佩裏來航到西南戰爭結束的二十五年間的曆史娓娓道來。
——書評傢 瀧井朝世
##作者認為,“明治維新”是後加的說法。自幕末至明治的政治鬥爭,是薩長欲代替德川號令天下而進行的。也就是說,原本屬於幕府不同派彆的鬥爭,後來被勝利者改寫為奉行“尊皇”名義,薩長史觀的本質依然是“強者為王”的內在邏輯。所以,這段曆史的講述就是要以“幕末”為名,說清楚幕府集團的鬥爭經過。日本人有種審美態度,關心微細之物,曆史寫作也有這個傾嚮。《幕末史》經常引用和歌來描述士兵心境或社會情境,讀來頗有趣味。作品的主要史料來源,還經常提及薩道義的日記,薩道義是當時英國駐日本的使節,娶過一位日本妻子,兒子武田久吉後來成為知名的植物學傢。薩道義的日記,從另一個角度記錄瞭這段曆史,在晚年編撰成為迴憶錄《明治維新親曆記》。
評分##話說在前,日本幕末我以前也沒係統的讀過類似的書,大部分印象都是從影視動漫中得來的隻鱗半爪印象。隨便挑瞭一本想補充下知識,隻是沒想到買到瞭這麼冷門的書,算上我這個書評一共纔三個。 這本書的內容可以說是淺顯易懂(據作者說聽講座的逐步從4個人到瞭20多人,嗯,這就挺...
評分 評分##作者在2008年一次演講的文本輯錄成書,通俗易懂,沒有嚴謹的論證邏輯和論據。推薦想讀/買的潛在讀者閱讀這篇書評:《反薩長史觀看明治維新》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984990/
評分從德川幕府到明治維新。此書和簡又文《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史》一起齣新版,還真的很配,參考半藤一利的序章及其反薩長史觀。“自幕末至明治的政治鬥爭,正是薩長欲代替德川號令天下而進行的。”對於那些擁立天皇而大肆鬍鬧的“誌士”們,這句話直擊其要害。當然,現實未能盡如他們所願,國際形勢和國內形勢都不允許。正如勝海舟屢次所說,除瞭建立一個新的統一國傢,已經沒有其他道路可走瞭。那麼,統一的中心為何物呢?新政府的“革命傢”們基本從未思考過這個問題。將具有超越象徵且萬世一係的天皇作為中心,那是很久以後的事瞭。也就是說,直到明治十年纔總算鞏固瞭國傢運行的基礎,卻有形無實。薩長獲得真正統一的精神權威,也是此後之事。本書僅以《幕末史》命名,正是齣於這個原因。
評分 評分 評分在以往上學時,就會好奇為何明治維新也就比戊戌變法早瞭二三十年,中國何以大幅落後日本?這本書實際上是我正兒八經讀的第一本關於日本曆史的書,緣起則是想研究明白為何中國會在近代落後於世界。在未讀這本書之前呢,由於專業背景的原因,我大概認為財政、貨幣體製在其中起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