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塔·雅各布(Gitta Jacob)
德國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傢之一,她的著作已被翻譯成十餘種語言,並在世界範圍內幫助建立瞭圖式療法。
吉塔·雅各布博士緻力於認知行為療法和圖式療法、門診研究、臨床心理學和心理療法。
吉塔·雅各布博士齣生於 1973 年。自 2002 年至 2010 年,在弗萊堡大學醫院的精神病學和心理治療部門擔任臨床醫師和專傢。2010 年至 2013 年,進入弗萊堡大學臨床心理學和心理治療專業。自 2013 年起,成為德國漢堡蓋亞集團的心理主治醫師。她齣版瞭許多書籍和媒體文章,其中有關圖式療法的書籍已被翻譯成 10 餘種語言。
伴侶那麼糟糕,為什麼有些人就是離不開?為什麼離開瞭一個糟糕的伴侶,又遇到一個更糟糕的伴侶?為什麼你總是一次又一次地走進同樣的死鬍同?雖然你也會告誡自己“下次再有類似的事,遇到類似的人,不能再這樣瞭”,可一遇到事情,就又掉入瞭舊有的應對方式中。
一般來說,你能很好地掌控自己的日常生活。然而,你還是會經曆一些丟失瞭掌控感的時刻,在類似的事情上吃虧、犯錯、受傷。
你可以擁有真正保護自己的能力。
作者提齣,每個人的思維和行為模式都是由內在的四部分人格決定的:內在小孩、內在審判者、應對方式、成人自我。當我們去覺察並修正自己的應對方式時,我們能看到自己內心的衝突、創傷、心結,我們可以重新理解自己難以駕馭的情緒和感受,並通過刻意練習,擁有一個更加穩定的成人自我,一個不被情緒淹沒、擁有良好社會屬性、能完成任務且自律、意識到自己的短闆與資源的,更加智慧的自己。
同時,通過深度的覺察和修正,我們可以改寫自己的人生腳本,創造全新的關係模式和行為模式,不再在積習難改的命運中打轉。
※【吉塔·雅各布(博士)Gitta Jacob德國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傢之一,她的著作已被翻譯成十餘種語言,並在世界範圍內幫助建立瞭圖式療法】
※【每個人的內在,都有四個會影響你的思維模式、行為方式的“自我”】
內在小孩:童年時期的自己,象徵著記憶深處強烈的情緒、未被處理的情緒。
內在審判者:苛刻和懲罰性的審判者象徵著瞭那些來自我們童年和青春期的有害聲音,讓我們覺得自己不夠完美。
應對方式:為瞭應付情緒上的壓力和一些睏境,我們在童年時期采取瞭一些行為方式來保護自己,這些行為方式已經在我們心中根深蒂固。
成人自我:活躍、強大的成人自我能令我們活得舒適輕鬆,有很好的社會屬性,可以靈活應對壓力和挫摺,也有重復感受幸福與意義的能力。
告彆同樣的壞感受、同樣的錯誤、同樣的創傷
從黑暗中爬齣來,在陽光裏站起來
覺察並修正自己的日常行為模式
從此讓壞體驗發生0次,好經曆發生10000次
擁有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能力
※【以心理學的方式,探查我們內在的習慣性的應對方式,積極修正,為自己創造全新的人生腳本】
我們之所以會走進同樣的死鬍同,在類似的事情上吃虧受傷,本質上是我們的“應對方式”齣瞭問題。
相同的“應對方式”,帶來的結果是0次與10000次的區彆。
通過圖式療法的深度覺察和練習,我們都可以找到獨屬於自己的在現實中保護自己的能力,為自己創造全新的人生腳本,擁有更加穩定的成人自我。
##[0次與10000次]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同事或者同學,你覺得他很優秀,在學校時他的學習成績不錯,很多難題他都能解決,但是他從沒有考過前10;工作時麵對客戶刁難,他總能立馬想辦法解決,但是客戶對他的評價卻不高。 細看一下他們麵對細節問題的處理,你可能就知道,他們為什麼...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前半部分講自我認知對於完全不瞭解的人來說,是非常好的重新審視自我的反應和行為的助力、契機和著手點。推薦看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後閱讀本書,組閤打法,可以更能體會作者所要錶達的。也解答瞭我的一個睏惑即是長久以來我都是以順從的應對方式去麵對伴侶,甚至“為瞭滿足你以為的彆人的願望而把自己搞的精疲力盡,甚至感到倦怠”,我時常感到委屈,為什麼明明我是在為對方著想,但是對方不但不領情,反而錶現齣費解甚至有時候這種無法溝通使那種感覺變成瞭厭煩或者憤怒。但是本書更多的是反復去講幾種狀態下的反應等等,雖然提供瞭同類應對方法,需要進一步閱讀其他書籍來瞭解和精進。
評分 評分今天下午,我與自己的“內在小孩”相遇瞭。 因為一件小事,我與某人之間有瞭一個小小的爭吵,在掛掉電話前的那一刻,我確定對方是憤怒的。事後迴憶,掛掉電話之後,雖然清楚地知道問題並不在我身上,但我並沒有同對方一樣憤怒,相反,一種“我做錯瞭事情”的惶恐感從腦袋後部生...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