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尼克•帕尔代赫-加拉布隆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成员,擅长研究社会物质文化与思想史、观念史。其著有《布列塔尼的巴洛克祭坛画》《私密感的诞生》等较有影响的作品。
当代的人们普遍都重视隐私,对于私密空间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但人类的这种对私密感的诉求并非天然形成、自古就有的。那我们的私密感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
本书将目光聚焦在17、18世纪的巴黎,基于3000份“死亡清单”的数据,来探讨“社交性”“舒适性”“家庭生活”等观念的出现与发展,并由此检视私密感的问题。作者认为,在这段时间内,巴黎人住宅内部的空间分配和家具装置,都越来越完善和富有条理;房间由分布在多个楼层,变为集中在同一层中;巴黎主妇们也经历了由蹲着做饭向站着做饭之类的行为模式转变中。借助这些细节,我们能够掀开这些家庭的屋顶,一窥其内部,并对当时普通巴黎人的日常生活展开富有画面感的想象。从逼仄拥挤的租住建筑与贵族有着马车通道、宽敞花园与庭院的别墅之间的差异中,作者揭示出了人们对隐私与家庭生活的重视,进而确认了现代意义上的的私密感由此而生。
本书层层剥笋般地揭示了私密感的诞生过程,探讨了物质生活与人类思想观念之间的联系,并清晰地展现了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具体场景。
##是一本好书
评分##作者也肯定了那时期的巴黎人并非一个封闭的孤立的世界,他们会热衷于与街区的人们集体生活。这就说明了私密感虽然也有自身的幸福感,但同时集体生活也是有着温暖的气氛在的。 历史学一般是以文本资料为基础,所研究的一般是盖棺定论,即已经发生的事。而人类学却一般是以调查为基础,研究的是正在发生的事物。 这本书有意思的点在于它的研究对象虽然是十七至十八世纪法国巴黎的民众生活,但是研究的方法却是通过2783个巴黎家庭的死亡清单得出当时各个社...
评分 评分##借助这些细节图片,我们能够掀开了这些家庭的屋顶上,一起窥其内部
评分##说到巴黎,想到就是浪漫。 虽然未曾去过,但谁还没看过伍迪艾伦镜头下的巴黎,阴郁浪漫而唯美。 … 读完本书完全打破我浪漫巴黎的想象,本书《私密感的诞生》是通过2783死亡清单对近3000个巴黎家庭生活进行了研究论证。 … 在死亡清单研究的10000份遗嘱中,作者以街道、街区、...
评分##每一个人都需要私密感。
评分用厨房里的这些用具准备的食物是什么呢?那些日子里,巴黎人吃什么菜呢?清单提供的关于17—18世纪巴黎人饮食习惯的信息非常稀少,除了饮料、食物储备之外,几乎没有提及任何东西。大部分食品柜,或者胡桃木或橡木制的小橱柜带有黄铜丝网,里面都是空的;橡木腌肉桶也一样空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