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代数习题解(上)(修订版)》从多项式、行列式、线性议程组、矩阵等方面,精选了618道典型性较强的习题,做了全面详细的解答,并注意了一题多解。每节习题之前都对本节主要定义、定理和理要结论作了简要的概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解答明确,尤其便于自学。可供高等院校师生、中学教师和广大数学爱好者以及有志报考研究生的人员学习参考。
拿到这本书,我首先被它散发出的学术气息所吸引。封面设计简洁而庄重,给人一种可靠感。当我翻开书页,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扑面而来,这是一种非常纯粹的学习氛围。纸张的质感也是我非常看重的,它不会反光,而且有一定的厚度,写笔记时也不会洇墨,这对于我这个喜欢在书上做大量标注和思考的人来说,非常重要。更令我欣喜的是,这本书的排版非常清晰,章节的划分、题目的编号、以及解题步骤的呈现都井井有条,很容易跟随作者的思路。我注意到,书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和公式都被加粗或者以特殊的方式标记出来,这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难度,也帮助我更容易地抓住核心信息。总而言之,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精心制作、充满诚意的学术著作,它为我即将开始的高等代数习题攻坚之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纸张质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封面采用了一种沉静的蓝色,配以烫金的标题,显得既专业又不失典雅。打开书页,我惊喜地发现纸张非常厚实,触感光滑,即使是长时间翻阅,也不会觉得疲劳。印刷的字体清晰锐利,字间距也恰到好处,使得阅读过程非常舒适。我特别喜欢书本的装订方式,它能够平摊在桌面上,这对于边做笔记边查阅习题解答来说,简直是福音。通常很多习题集在这一点上做得不够好,书本容易合拢,需要用手压着,非常影响学习效率。而这本《高等代数习题解》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细节之处体现了出版社的用心。我还在书的扉页上看到了一些关于作者的简短介绍,感觉作者是一位严谨且经验丰富的学者,这让我对书中内容的质量充满了期待。总的来说,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我就感受到了它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和深入学习的好书,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种学习体验的升华。
评分这次拿到这本《高等代数习题解》,我首先关注的是它的排版和易读性。我之前遇到过不少习题解答,虽然内容可能还不错,但是排版混乱,符号使用不规范,或者公式写得非常挤,阅读起来让人头疼。然而,这本修订版的习题解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令人满意。它的整体风格非常简洁大气,无论是公式的编写还是符号的标注,都遵循了严格的学术规范。我特意观察了几个复杂的公式,它们的排版清晰得体,没有出现任何混淆或难以辨认的情况。此外,它还采用了两种不同颜色的墨水印刷,主体内容是黑色,而一些关键的步骤、提示或者定理引用则使用了蓝色,这种区分度非常高,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抓住重点,提高阅读效率。对于我这种需要反复阅读、思考的读者来说,这种人性化的排版设计无疑是锦上添花,让学习过程更加顺畅愉悦。
评分在我接触的众多高等代数教材和参考书中,能够真正做到“讲解透彻”并且“思路清晰”的习题解答并不多见。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需要一个明确的指引,而不是一个生硬的答案。这本《高等代数习题解》给我的初步印象就是它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我粗略地翻阅了几个章节,发现它不仅仅是给出解题步骤,更重要的是,它会解释“为什么”要这样解,并且常常会引申出相关的概念或者性质,帮助读者建立起更深层次的理解。我注意到,它会花一些篇幅去分析题目的类型,或者指出题目背后所考察的核心知识点,这对于我这样的学习者来说,能够帮助我更好地归纳和总结。我一直觉得,好的习题解答不应该仅仅是“答案的集合”,而更应该是一个“思维的引导者”。从我看到的部分来看,这本书很有可能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种。
评分作为一名在高等代数学习道路上磕磕绊绊的学生,我总是在寻找能够帮助我真正理解概念、攻克习题的辅助材料。市面上有很多习题解答,但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只是简单地给出了答案,连解题思路都没有,这对我们这些需要理解过程的学生来说,帮助甚微。而这本《高等代数习题解》给我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从我翻阅的几页来看,它的解题思路非常清晰,每一步的推导都交代得很明白,而且会考虑到一些可能容易出错的地方,并给出提醒。我尤其欣赏的是,它不像有些解答那样刻板,而是提供了多种解题角度,甚至会给出一些更巧妙、更具洞察力的解法,这对于拓宽我的思路、提升解题能力非常有帮助。我注意到,书中还会引用一些高等代数中的核心定理和定义,并且在解答过程中反复强调它们的作用,这对于巩固理论知识非常有益。我迫不及待地想用它来对照我自己的解题过程,看看我还能从中学到多少新的技巧和方法。
评分经典书目,印刷质量好!
评分挺好的
评分首先声明:我不是那种很聪明的学生,努力程度也一般,小学和初中数学学得马马乎乎,高中考过最低44'最高142'(150'的满'),高考127',大学微积'也考了86'(100'的满')。虽然我的数学考的'数都不是很高,但我还是想谈谈自己是如何学数学的,特别是自己如何从高中的44'到高考127'的过程! (数学成绩从40到140到提升我是怎么样做到的?)上过高中的人都知道,小学和初中的数学与高中的相比,难度上简直差了一个量级。在学习小学和初中的数学时,只要在课堂上稍稍认真听讲,然后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数学考个80'(都按100'记)以上是不成问题的。可到了高中,想要每次考试考到120'以上(100'的80'),对我这种IQ的人来说,仅仅靠课堂上稍稍认真听讲,然后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是再也达不到了。因为我发现,每次考试的题目比课本后的习题和老师讲的要难一些,而且量也比较大,仅靠做课本后的习题是再也满足不了需要了,这个时候我就想到了多做题。(数学成绩从40到140到提升我是怎么样做到的?)在学数学的道路上,我一开始选择了很多同学都走的路-----题海战术。题海战术虽然辛苦,但对有些同学来说还是有效的,然而对我不但没有起到促进的作用,反而使我陷入了学数学以来的第一次危机。由于我没有理解题海战术的真谛,以为只要多做题.做难题,考试的时候自然就会考高',从而忽略了从每个题目中找规律,总结做题后的心得,最终导致我考了有始以来的最低'-----44'。那一段时间我很迷茫,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花了大气力学数学却还是比不上别的同学,别人打篮球的时候我在学数学,别人聊天的时候我也在学数学…..可为什么自己的数学总是学不好呢,难道自己真的不是学数学的料?我开始对自己怀疑了,正当我消沉的时候,我的好友他帮助了我,他对我说:“***,你这叫什么学数学,你这是机械运动,一点脑子都不用!”初听的时候我觉得很刺耳像是嘲笑,细细想来又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我就向他请教。(数学成绩从40到140到提升我是怎么样做到的?)他是班上和年级的“数学王子”,学数学很有一套。他告诉我,数学锻炼的是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只是单纯机械的做题,而不开动脑筋找规律作总结,数学成绩是很难达到优秀的,因为制约你提高的不是你做题的数量,而是你的思想!学习和种田一样,农民的收成好坏不仅取决劳作时间的长短,还取决于气候.土壤.种子.肥料和耕作技术。(数学成绩从40到140到提升我是怎么样做到的?)从他那儿回来后,我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每做完一个题我都要好好的想想,总结一下,若有心得便用本子记下;遇到自己觉得很经典的题就用本子抄下来,甚至背下来;遇到自己不会的难题,我就问学习好的同学或者老师,并且向他们请教解题的思路。每个星期我都要抽出三四十'钟的时间,用来回味自己这个星期的心得,每个月我都要对自己进行检查,看看自己是否按照计划进行。如此一来,我的数学成绩提高很快,真的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了。一个学期以后,我从44'跃到了100'以上,虽说离120'以上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可也算一大进步了。(数学成绩从40到140到提升我是怎么样做到的?)后来,我发现自己的数学成绩基本稳定在了100'---110'之间,说什么也提高不了了,于是我又找到了他,请教为什么他每次总能考140以上,而我却只能在100到110之间徘徊。他告诉我,不管什么学科都是和基础有关的,如果基础不是太好,而想考到很高的'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综合题都是由很多的小问题组成,每个小问题都涉及一个方面,如果想考更高的',就得打牢基础。(数学成绩从40到140到提升我是怎么样做到的?)听了他的话后,我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又进行了一点调整,对简单的题我不再是要求会做就行,而是要求自己不光会做,而且还要快,强迫自己有意识的提高速度,只有基本的问题熟练掌握了才能应付那种难的综合题。这次我的提高比较慢,因为数学基础涉及到的小方面太多了,象计算能力.因式'解能力.三角公式的变换能力.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以及解题步骤的规范等等,都是我要提高的基础方面。随着一个学期的结束另一个学期的来临,我的数学终于有了再一次的显著提高,这一回,我不光考到了120'以上,而且还经常考到130'以上,直到高考的127',这对以前的我来说是想也不敢想的。(数学成绩从40到140到提升我是怎么样做到的?)就这样,我完成了数学44'到高考127'的大跃进,希望本文对数学不好的同学能有点帮助。最后的一点建议:1.如果你的数学不好,首先要相信自己能学好,一个连44'的差生都能学好的东西,还有什么难的呢?2.制订一个自己可以完成的计划,目标不要太高,循序渐进树立信心。3.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遇到问题时进行修改,但不要经常的改,否则有可能什么方法也找不到。4.经常向高明者请教,虽然他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你,但对你绝对是有启发作用的。
评分孩子喜欢的书籍,不错的
评分从《高等代数(第3版)》的前身《高等代数讲义》(1964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算起,它已问世近40年了。国内广大读者从它得益,也对它肯定。《高等代数(第3版)》又是从我们的师长段学复教授、聂灵沼教授、丁石孙教授继承下来的,我们感到它有着历史的纪念意义。因此在修订时力求保持它原来的框架和原来的风格。
评分还行
评分还不错吧,
评分还不错,就是有点太难呢
评分很好的习题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