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教育部哲学社会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成果,公共危机与风险治理丛书。
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政府管理与改革研究中心系列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与实务》在吸收国内外公共危机管理最新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建构了公共危机管理的逻辑体系和知识框架,从制度、过程、行为、技术等不同层面,以前瞻性的视角,对当代公共危机管理的一系列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与实务》既可以帮助读者研习和掌握公共危机管理的一般性知识,也可以为其培养和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张成福,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青联常委,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政府管理与改革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会副会长,中国行政管理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公共管理、民主治理与宪政、危机管理。主编“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公共政策经典译丛”。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公共危机安全管理系统研究”首席专家,主持国家部委、省市的危机管理类、政府改革与创新类多项课题。
唐钧,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政府管理与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政府应急管理、危机公关、行政改革。著有《公共部门的危机公关与管理》、《政府形象与民意思维》、《紧急救助》、《中外紧急救援成功案例研究》等。主持社会维稳、风险治理、机构改革、政策评估等方面的多项课题。
谢一帆,博士,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主要研究领域:危机管理、应急管理、风险管理。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危机与危机管理导论
第一节 危机的性质与类型
第二节 危机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影响
第三节 危机管理的性质与特征
第四节 危机管理者的角色与能力结构
第二章 危机管理的系统与结构
第一节 危机管理的利害关系者
第二节 危机管理的体制与机制
第三节 设计和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组织
第三章 危机管理的战略与政策
第一节 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模式
第二节 危机管理的战略选择
第三节 危机管理的政策工具
第四章 危机的风险与风险管理
第一节 风险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风险管理的基本性质
第三节 风险管理的过程分析
第四节 公共危机风险管理
第五章 危机规划
第一节 危机规划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危机规划的任务与性质
第三节 危机规划的内容与结构
第四节 危机规划过程
第六章 危机预警
第一节 危机预警概念与功能
第二节 危机预警系统及其建设
第三节 建立有效的危机预警机制
第四节 危机预警的问题与改进
第七章 危机的疏缓与预防
第一节 危机疏缓的概念与性质
第二节 危机疏缓与危机风险评估
第四节 危机疏缓战略
第五节 危机疏缓的项目与措施
第八章 危机的准备与就绪
第一节 危机准备的概念与性质
第二节 危机准备的层次与内容
第三节 危机准备的基本框架
第九章 危机的回应与应对
第一节 危机回应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危机的初始回应
第三节 危机的受害者处理
第四节 危机的参与者管理
第十章 危机的恢复与重建
第一节 危机恢复与恢复管理
第二节 损失评估
第三节 短期恢复
第四节 长期重建
第五节 危机恢复与重建中的几个问题
第十一章 危机管理的评估
第一节 危机管理的绩效评估
第二节 个人评估
第三节 组织评估
第四节 行动评估
第五节 项目评估
第十二章 危机状态下的领导与决策
第一节 危机状态下的领导
第二节 危机决策
第十三章 危机沟通
第一节 沟通与危机状态下的沟通
第二节 危机管理组织间的沟通
第三节 危机管理组织与公众的沟通
第四节 危机管理组织与媒体的沟通
第五节 有效的危机沟通工具
第十四章 危机管理的技术与应用
第一节 科技是危机管理的重要工具
第二节 危机信息管理系统
第三节 危机信息通讯系统
第四节 危机决策支持系统
第十五章 危机管理的未来与挑战
第一节 危机管理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危机管理的发展机遇
第三节 危机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1.在职教育
深度的教育所带来的知识是在培训和工作中难以获得的。教育由宽泛的可以运用于许多情形的原则组成,强调的是基本原理、模型和理论。教育以传授知识为基础,有助于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而这些是不会在计划和培训中明确给出的。
职业学位课程的发展是危机管理职业成熟化的表现,其好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职业学位课程有助于从不同的理论学科中获取基本原理与步骤,并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危机管理学位课程运用了自然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资料以及其他专业领域的资料,如工程学、规划学和公共卫生学等。将这些信息资料系统结合,有助于解决危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第二,它将专业实践人员与研究人员集合在一起。专业人员通常只是运用知识体本身,并没有时间去推敲和扩展,对于知识体系进行推敲和扩展更多的是研究人员的事。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成立了危机管理研究中心或公共安全研究所,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员也越来越多。职业学位课程可以使专业实践人员与研究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从而实现相互促进。
2.在职培训
培训与教育不同。培训针对的是一个相对狭窄的目标,即提高绩效,特别是提高完成特定情景任务的技能;强调实务和操作实务的方法;根据当前实践和有待解决的问题而设计培训内容;经常更新培训手段以保持对关键技能的掌握。
培训是危机管理者提高实际能力和实现知识更新的理想途径。各国通过专设培训机构、在高校或行政学院建立培训基地、举办各种讲习班、进行短期交流等各种形式对危机管理者开展培训。如英国应急规划学院、加拿大应急准备学院、澳大利亚危机管理中心教育与培训小组等机构就专门负责对危机管理者的培训工作,中国国家行政学院也正在筹建国家应急管理人员培训基地,以加大对危机管理者的培训。
美国的每个警察局都设有培训基地,培训要求十分严格。一般新招警员都要接受30周左右的训练,合格后才能上岗,在岗警察每年还要接受13周的继续培训。对消防人员的培训也很正规,如康涅狄格州消防学院设有飞机、车辆及住宅火灾灭火的仿真设施,学员可以在模拟训练中学习各种应对火灾的消防理论和实战技能。为提高危机管理者的应急能力和水平,欧盟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如在荷兰、法国、爱尔兰等国定期举办的欧洲消防局长暑期课程,在法国召开的重大灾难和环境保护的暑期班等。
前言/序言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危机的出现与人类长相伴随,人类的发展与危机紧密相关。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升,人类逐渐享受到繁荣和文明带来的成果,战胜危机的能力也显著增强;但与此同时,人们却更加强烈甚至前所未有地感受到危机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遭受到危机所产生的威胁和损害。其原因是多元而复杂的,它涉及人类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环境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既有外界客观因素的作用,也有人的主观认知的影响。但无论如何,危机都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加强对危机的研究和应对是世界范围内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理性选择。
危机的本质是风险,危机是风险的极端表现形式。当今时代,人们讨论危机问题一个不可脱离的大背景便是风险社会的日渐形成。在这一真实化的语境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想有效地预防、化解和消弭危机,不仅要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危机,还要更好地理解和管理风险。与显性、非常态的危机相比,从隐性、常态的风险着手,能够找出各种可能导致危机的风险源,并提前介入干预风险,以将危机遏制于萌芽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对风险的管理是实现危机管理目标和价值的最佳路径;也唯有从风险人手方可能解决目前和未来我们所面临的风险社会的悖论与困境。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开始意识到危机对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国家战略的重要意义,并将危机管理摆到重点加强建设的突出位置上来。我国的危机管理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在理念、体制、机制、法制、资源保障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和巨大成就。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亦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如如何将危机管理的重点从危机准备转移至日常舒缓和预防上来;如何将危机管理的重心下沉到地方和基层;如何加强市场化和社会化力量的参与;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在巩固应急管理成果并将应急管理引向深入的过程中必须思考和予以解决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应急管理的范畴,而涉及更深层次、更为复杂的问题。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与实务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A 提供激励, 而期待得到行为 B, 那是十分愚蠢的。近年来的社会科学
评分
☆☆☆☆☆
随着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世界著名大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进入维持和衰退阶段,为改变状况,美国企业较为重视推行“危机式”生产管理,掀起了一股“末日管理”的浪潮。
评分
☆☆☆☆☆
京东不错,书很齐全。就是因部分书缺货慢了几天
评分
☆☆☆☆☆
研究工作在有关激励方面有了新的进展我们不妨引用经济学家米尔
评分
☆☆☆☆☆
谢一帆,博士,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主要研究领域:危机管理、应急管理、风险管理。
评分
☆☆☆☆☆
好用划算,...........
评分
☆☆☆☆☆
很好的公共管理教材,有很多案例
评分
☆☆☆☆☆
以准确测量, 提高激励强度只能是诱使其加强与上级主管官员的非正
评分
☆☆☆☆☆
随着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世界著名大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进入维持和衰退阶段,为改变状况,美国企业较为重视推行“危机式”生产管理,掀起了一股“末日管理”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