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助教期间,康德开始经常发表著作。他的论题包罗万象,从自然科学、美学、神学甚至到巫术应有尽有,但贯穿其中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哲学研究应该如何进行:是从理性的观点出发,从普遍真理中推导出有关事物的真理还是从经验出发,通过观察得出普遍的结论
评分 评分这套康德著作全集内容不错,装贴也不错,字略小些,拿着很厚重,定价偏高,是继人大出版社亚里士多德全集后的又一力作,总体不错,慢慢收集!
评分以上四个命题这也就阐明了知性的界限。在纯粹知性的土地中,考察的是一切知识可能的先天原理,包括知性的基础、形式、运作机理。纯粹知性的诸原理所包含的不过是可能经验的纯粹图型。经验只有从知性与统觉相关本源而自发地赋予想象力的综合的那种综合同一中,才获得自己的统一性,诸现象作为可能知识的材料必定已经先天地与那种综合统一处于相关联,相符合中了。想象力为一个概念取得它的形象的某种普遍的处理方式的表象就是概念的图型。纯粹知性的诸原理本质说来也就是这样的纯粹图型,并且是可能经验的。这样图型说的重要性被揭示出来了。
评分编辑本段主要思想康德的一生对知识的探索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前期的主要成果有1755年发表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其中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在后期从1781年开始的9年里,康德出版了一系列涉及领域广阔、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给当时的哲学思想带来了一场革命,它们包括《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三大批判”的出版标志着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成。[1]
评分从内容上看,这一卷所包含的都是一些短文。文章虽然短小,却堪称精悍。《关于一种世界公民观点的普遍历史的理念》、《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论永久和平》等文,都是康德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备受关注。
评分评分
《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的前一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归宿和目的。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循的原则。全书包括“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论”和“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两大部分。该书的重要理论
评分好书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