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非常经典:英文写作技巧与训练》简直是为我这种常年与英文写作“搏斗”的人量身定做的宝典!我最头疼的就是如何让自己的文章读起来流畅自然,而不是那种典型的“中式英语”。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一点是,它没有陷入那种枯燥的语法规则堆砌,而是真正深入到了“语感”的培养上。书里大量采用了对比分析的方法,比如会直接展示同一个意思,用中式思维写出来的句子和地道母语者写出来的句子之间的巨大差异,然后细致入微地拆解背后的逻辑。尤其是关于“衔接词与过渡句”的部分,讲解得极其透彻,让我明白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however,” “moreover,” “consequently”是如何构建起文章的骨架和血肉的。我试着按照书中的建议,在修改我的报告时,有意识地去调整句子的节奏感和信息的密度,结果连我的外教都夸赞我的文章结构更紧凑、逻辑链条更清晰了。这不仅仅是教你写对,更是在教你如何“写得漂亮”,那种从“能用”到“好用”的飞跃,这本书功不可没。对于需要经常进行学术或商务英文写作的朋友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思维模式的重塑,非常值得反复研读。
评分《非常经典:英文写作技巧与训练》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技巧”本身。它更像是一本关于“清晰思考”的指南。许多人认为写作能力是天赋,但我通过这本书发现,结构混乱的根源往往在于思考的不够深入和系统。作者在介绍如何构建一个强有力的论点时,花了大篇幅去讨论如何界定范围、如何选择合适的论据类型,甚至如何预判读者的反驳意见并提前加以处理。这已经上升到了批判性思维的层面。我尤其喜欢它对“语域”(Register)的探讨。在不同的场合,比如给老板写邮件、向教授提交论文,或是为社交媒体撰写短文,语言的正式程度、词汇的选择和句式的复杂性都有着微妙但决定性的差异。这本书清晰地划分了这些界限,并提供了大量的“场景切换”练习,让我彻底明白了什么叫“得体”的表达。读完之后,我在处理工作中的跨文化沟通邮件时,明显感觉更加自信了,不再是小心翼翼地套用模板,而是真正能根据情境调整自己的表达策略。这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写作自信。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友好,这对于一本技术性强的教材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它的排版设计很清爽,重点内容和难点解析都采用了不同的字体和边框进行区分,即便内容密度很大,也不会让人感到压抑。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它似乎非常理解学习者的“挫败感”。在讲解一些复杂的修辞手法和论证逻辑时,作者总能用非常生活化、贴近我们日常经验的类比来解释,一下子就把那些抽象的概念给“具象化”了。比如,它用“在法庭上组织辩词”来比喻学术论文的论证过程,瞬间就明白了“证据链”的重要性。而且,它不是那种只让你“看”的书,里面的互动性很强。每隔几页就会有一个“自我检测”的小环节,让你立刻将学到的知识应用起来,这种即时反馈机制,极大地巩固了学习效果。我已经很久没有遇到一本能让我心甘情愿地拿起笔来,认真完成每一个练习的写作书了。它更像是一位耐心的、经验极其丰富的导师,在你身旁手把手地指导你跨越障碍,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
评分我是一个对语言的细微差别非常敏感的人,常常会因为一个词的不恰当使用而反复修改好几遍。这本书在词汇和句法的“精确性”方面做得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同义词,而是深入剖析了这些词汇背后的“情感色彩”和“使用语境”。比如,关于“强弱动词”的替换练习,我以前总是随便用“strong verb”,但这本书告诉我,如何用更精准的动词来描绘动作的力度和形态,让句子瞬间充满画面感。此外,书中对“非谓语动词”的灵活运用有独到的见解,展示了如何通过巧妙地使用分词短语来压缩信息、提升句子的紧凑度,避免了冗长复杂的从句堆砌。这对于提升文章的阅读效率至关重要。这本书的深度在于,它教会你如何像一个专业的编辑一样去审视自己的作品,不仅要检查语法错误,更要挑剔表达的“美感”和“效率”。这本书的内容密度和实操价值,完全配得上它“非常经典”的名字,是我书架上可以常备、随时翻阅的参考工具。
评分说实话,我对市面上大部分的写作指导书都有点审美疲劳了,它们要么过于基础,让我觉得浪费时间,要么就是过于高深,让我望而却步。但《非常经典》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的“针对性”和“实战性”。它没有泛泛而谈,而是精准地捕捉了非母语学习者在不同写作场景中常犯的“隐性错误”。举个例子,关于如何有效运用从句来增强句子表现力,很多书只告诉你“可以用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但这本教材却教你如何挑选最恰当的从句类型来达到特定的修辞效果——比如,在需要强调核心信息时,应该用后置定语还是并列结构?书中通过大量的范例和练习,强迫你去思考背后的“意图”。我尤其欣赏它在“篇章组织”上的独到见解,它用一种近乎建筑学的角度来剖析文章结构,从“引人入胜的开头”到“有力的结尾”,每一步都有明确的策略支撑。写完练习后,对照书后的解析,你会发现自己原来那些自以为是的“创新”表达,其实只是“混乱”的代名词。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学会了一套严谨的写作“操作系统”,而不是零散的工具箱。
评分好好好
评分学校要求买的,实用性不大。
评分象应试教育书,还有习题
评分《中文AutoCAD2007建筑设计操作教程》,本书要介绍了中文AutoCAD2007绘图基础知识、创建基本建筑图形、建筑设计中的编辑操作、建立绘图图层、创建建筑绘图常用图块、为建筑图形进行文字标注和尺寸标注、三维建筑造型设计以及建筑图形的输出等。 《中文AutoCAD2007建筑设计操作教程》,本书要介绍了中文AutoCAD2007绘图基础知识、创建基本建筑图形、建筑设计中的编辑操作、建立绘图图层、创建建筑绘图常用图块、为建筑图形进行文字标注和尺寸标注、三维建筑造型设计以及建筑图形的输出等。 《中文AutoCAD2007建筑设计操作教程》,本书要介绍了中文AutoCAD2007绘图基础知识、创建基本建筑图形、建筑设计中的编辑操作、建立绘图图层、创建建筑绘图常用图块、为建筑图形进行文字标注和尺寸标注、三维建筑造型设计以及建筑图形的输出等。 《中文AutoCAD2007建筑设计操作教程》,本书要介绍了中文AutoCAD2007绘图基础知识、创建基本建筑图形、建筑设计中的编辑操作、建立绘图图层、创建建筑绘图常用图块、为建筑图形进行文字标注和尺寸标注、三维建筑造型设计以及建筑图形的输出等。 《中文AutoCAD2007建筑设计操作教程》,本书要介绍了中文AutoCAD2007绘图基础知识、创建基本建筑图形、建筑设计中的编辑操作、建立绘图图层、创建建筑绘图常用图块、为建筑图形进行文字标注和尺寸标注、三维建筑造型设计以及建筑图形的输出等。 《中文AutoCAD2007建筑设计操作教程》,本书要介绍了中文AutoCAD2007绘图基础知识、创建基本建筑图形、建筑设计中的编辑操作、建立绘图图层、创建建筑绘图常用图块、为建筑图形进行文字标注和尺寸标注、三维建筑造型设计以及建筑图形的输出等。 《中文AutoCAD2007建筑设计操作教程》,本书要介绍了中文AutoCAD2007绘图基础知识、创建基本建筑图形、建筑设计中的编辑操作、建立绘图图层、创建建筑绘图常用图块、为建筑图形进行文字标注和尺寸标注、三维建筑造型设计以及建筑图形的输出等。 《中文AutoCAD2007建筑设计操作教程》,本书要介绍了中文AutoCAD2007绘图基础知识、创建基本建筑图形、建筑设计中的编辑操作、建立绘图图层、创建建筑绘图常用图块、为建筑图形进行文字标注和尺寸标注、三维建筑造型设计以及建筑图形的输出等。 《中文AutoCAD2007建筑设计操作教程》,本书要介绍了中文AutoCAD2007绘图基础知识、创建基本建筑图形、建筑设计中的编辑操作、建立绘图图层、创建建筑绘图常用图块、为建筑图形进行文字标注和尺寸标注、三维建筑造型设计以及建筑图形的输出等。 《中文AutoCAD2007建筑设计操作教程》,本书要介绍了中文AutoCAD2007绘图基础知识、创建基本建筑图形、建筑设计中的编辑操作、建立绘图图层、创建建筑绘图常用图块、为建筑图形进行文字标注和尺寸标注、三维建筑造型设计以及建筑图形的输出等。 《中文AutoCAD2007建筑设计操作教程》,本书要介绍了中文AutoCAD2007绘图基础知识、创建基本建筑图形、建筑设计中的编辑操作、建立绘图图层、创建建筑绘图常用图块、为建筑图形进行文字标注和尺寸标注、三维建筑造型设计以及建筑图形的输出等。 《中文AutoCAD2007建筑设计操作教程》,本书要介绍了中文AutoCAD2007绘图基础知识、创建基本建筑图形、建筑设计中的编辑操作、建立绘图图层、创建建筑绘图常用图块、为建筑图形进行文字标注和尺寸标注、三维建筑造型设
评分不错的商品,质量好,物流给力
评分英文写作技巧与训练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
评分东西不错,值得向大家推荐。
评分挺好的 慢慢用
评分3、根据翻译所涉及的语言的形式与意义。分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准确再现原作上下文的意义,交际翻译追求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