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的变动不就是国的灭亡,国与君也不是一体,国应高于君,这一点也为当时进步的人所认识。齐国大夫崔杼杀了齐君,晏婴不肯从齐君死。他说:“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为己亡,非其私�颍�谁敢任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这是说,一个国的君与臣都是为国家办事的,一国的公事应该与君的私事分开。只有君的私人,才为他办私事。这种思想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也是当时社会思想的一个进步。
评分此书为冯氏晚年所作,是他的哲学史研究最高峰。此书可以与中国哲学史对照着看,可窥其哲学史认识之变迁。
评分第五册 绪论
评分第五十七章 气学的复兴和理学的自我修正及革新
评分只看了一部分,感觉深度不够,总体来说还可以
评分帮同事买的,送货超快的,同事说服务很好!!
评分第五十章 道学出现的政治条件——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
评分值得收藏,中国哲学经典著作。
评分书籍比一般的书店卖的要便宜很多。质量也好,价格优惠。很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