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时期是脑电图诊断中的重点和难点。《小儿脑电图图谱》收集了600多例0~18岁小儿的800余幅正常脑电图和各类异常脑电图,全书共15章。主要内容包括:·脑电图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清醒期脑电图·睡眠期脑电图·良性变异型脑电图·诱发试验·脑电图中的伪差·发作间期的癫痫样放电·全面性发作·部分性发作·局部继发全面性发作·癫痫性痉挛·癫痫持续状态·其他疾病的脑电图·昏迷脑电图·新生儿脑电图
书中对每一例脑电图都密切结合临床进行详细而具体的分析解释,以帮助读者阅图和理解。对于各种正常和异常脑电图的识别要点、各种癫痫综合征的临床和脑电图特征,以及一些相关疾病的简要临床和脑电图特征,书中以“小贴士”的形式进行提纲式的简介,以此帮助读者对脑电图背后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概念有所了解又不致太枯燥。
《小儿脑电图图谱》对于所有脑电图医技人员和从事癫痫诊治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小儿神经科等专业的临床医师都是一本重要的工具书。
第一章 脑电图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第一节 脑电图分析的要素
第二节 电极、放大器和导联方式
一、国际10-20系统
国际10-20系统的特点
图1-1国际10-20系统的电极安放位置
图1-2前颞区表面电极和蝶骨电极的位置
二、放大器的极性和位相
图1-3放大器输入端极性的设定
图1-4放大器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位相关系
图1-5放大器输入端设置错误对脑电图定位的影响
三、参考导联定位法
图1-6参考导联定位法
图1-7参考电极活化掩盖颞区真正的尖波灶
图1-8颞区棘波引起同侧耳电极活化
图1-9蝶骨电极位点的棘波引起同侧耳电极活化
图1-10蝶骨电极位点的棘波引起耳电极活化
图1-11双侧耳电极活化
图1-12双侧耳电极活化
图1-13以Cz作“参考”的双极导联对脑电波极性和波幅的影响
图1-14以Cz作“参考”的双极导联对棘波定位的影响
图1-15以Cz作“参考”的双极导联对波形的影响
四、双极导联定位法
图1-16不同方式的双极纵联
图1-17双极导联定位法
图1-18多种双极导联推算棘波的位置和范围
图1-19多种双极导联对棘波进行推算和定位
图1-20多种双极导联对棘波进行推算和定位
图1-21横联方式定位Rolandic区棘波
第三节 记录参数的设置和应用
一、高频滤波
高频滤波的概念
图1-22高频滤波的合理应用
图1-23高频滤波不适当的应用
二、低频滤波
低频滤波的概念
图1-24低频滤波的合理应用
图1-25过度低频滤波的效果
图1-26不适当滤波对波形的影响
图1-27不同带通滤波对波形的影响
三、同步肌电图记录的带通滤波
同步肌电图记录的带通滤波
图1-28低频滤波在EMG记录中的应用
图1-29低频滤波在EMG记录中的应用
四、纸速
纸速的概念
图1-30纸速的应用(快纸速)
图1-31纸速的应用(慢纸速)
图1-32慢纸速对波形识别的影响
五、灵敏度
图1-33增加灵敏度
灵敏度的概念
图1-34降低灵敏度
第四节 脑电图的遗传一致性
图1-35同卵双胎正常EEG的一致性
图1-36同卵双胎异常EEG的一致性
图1-37同卵双胎异常EEG的一致性
第五节 小儿脑电图的诊断标准
第二章 清醒期脑电图
第一节 枕区节律的发育过程
图2-12个月婴儿的正常背景活动
枕区节律的发育过程
图2-22个月婴儿的正常背景活动
图2-35个月婴儿的正常背景活动
图2-47个月婴儿的正常背景活动
癫痫综合征简介:良性婴儿惊厥
图2-59个月婴儿的正常背景活动
图2-610个月婴儿的正常背景活动
图2-72岁幼儿的正常背景活动
图2-82岁幼儿的正常背景活动
图2-92岁6个月幼儿的正常背景活动
图2-103岁幼儿的正常枕区节律
图2-114岁小儿的正常范围枕区节律
图2-125岁小儿的枕区节律慢化
α节律的定义
图2-136岁儿童的正常α节律
图2-148岁儿童的正常α节律
图2-158岁儿童的正常α节律
图2-169岁儿童的正常α节律
图2-1710岁儿童的正常α节律
图2-1812岁儿童的正常α节律
图2-1913岁儿童的正常α节律
图2-2017岁少年的α节律
图2-2118岁青年的正常α节律
α节律的识别要点
图2-22α节律的反应性
第二节 和发育相关的后头部慢波活动
发育相关性后头部慢波
图2-23枕区慢α节律
图2-24枕区插入性慢波
图2-25枕区插入性慢波
图2-26枕区插入性慢波
图2-27枕区插入性慢波和棘慢复合波的鉴别
图2-28儿童后位慢波节律
儿童后头部慢波与异常慢波的鉴别
第三节 枕区正相尖波(λ波)
图2-29一侧枕区正相尖波
图2-30双极导联时枕区正相尖波位相的判断
第四节 中央区μ节律
μ节律的特征
图2-31幼儿正常中央区μ节律
图2-32正常中央区μ节律
图2-33一侧为主的中央区μ节律
图2-34μ节律的反应性
μ节律与α节律的鉴别
图2-35μ节律和α节律的鉴别
图2-36μ节律和α节律的关系
图2-37增强的μ节律
图2-38一侧持续性μ节律(症状性癫痫)
图2-39μ节律演变为异常棘波(发育落后)
图2-40μ节律演变为棘波(良性部分性癫痫)
图2-41μ节律演变为尖波(良性部分性癫痫)
图2-42异常增强的μ节律(局部脑软化)
第五节 中央区0节律
图2-43中央区θ节律(Dravet综合征)
正常和异常中央区θ节律的鉴别
图2-44中央区θ节律(热性惊厥附加症)
出现异常中央区θ节律的情况
图2-45中央区θ节律(发育落后)
图2-46中央区θ节律(惊厥待查)
图2-47中央区θ节律(局灶性癫痫)
第六节 快波活动
可能引起EEG快波增多的药物
图2-48药物性快波(苯二氮革类)
图2-49药物性快波(巴比妥类和苯二氮革类)
图2-50药物性快波(苯二氮革类和水合氯醛)
图2-51药物性快波(丙戊酸)
图2-52一侧性药物性快波消失(局部皮质病变)
快波活动的异常反应
图2-53非药物性快波(发育落后)
图2-54异常快波节律(一侧基底节病变)
图2-55异常快波节律(双侧基底节病变)
图2-56异常快波节律(双侧基底节病变)
图2-57异常快波节律(症状性癫痫)
第七节 慢波活动
小儿异常和正常慢波活动的鉴别
图2-58弥漫性慢波(癫痫性脑病)
图2-59弥漫性慢波(癫痫性脑病)
枕区间断节律性δ活动(OIRDA)识别要点
图2-60枕区间断节律性δ活动(神经变性病)
图2-61枕区间断节律性δ活动(偏头痛)
OIRDA与儿童后位慢波节律的区别
图2-62枕区间断节律性δ活动(染色体病)
图2-63枕区间断节律性δ活动(全面性癫痫)
额区间断节律性δ活动(FIRDA)识别要点
图2-64额区间断节律性δ活动(全面性癫痫)
图2-65一侧半球异常慢波(基底节病变)
图2-66局部异常慢波(局部皮质发育不良)
图2-67局部异常慢波(局部软化灶)
图2-68局灶性异常慢波(脑血管病变)
图2-69局灶性异常慢波(局灶性癫痫)
图2-70局灶性异常慢波(性质不确定)
第三章 睡眠期脑电图
第一节 睡眠周期
图3-1睡眠周期的发育
图3-2正常小婴儿的睡眠周期
图3-3儿童正常睡眠周期的进程
图3-4多导睡眠图(PSG)
第二节 思睡期
图3-5婴儿思睡期持续超同步化慢波(催眠节律)
思睡期慢波的特征
图3-6儿童思睡期阵发性慢波
图3-7幼儿思睡期阵发性慢波伴“不成熟的棘慢波
第三节 顶尖波
顶尖波的特征
图3-8婴儿期顶尖波
图3-9婴儿期顶尖波
图3-10类节律性出现的项尖波
图3-11非恒定性不对称的顶尖波
图3-12持续不对称的顶尖波(一侧局部病变)
顶尖波与病理性棘、尖波的鉴别
图3-13顶尖波与棘波的鉴别(局灶性癫痫)
图3-14顶尖波与病理性尖慢波的鉴别(局灶性癫痫)
图3-15顶尖波与病理性棘慢波的鉴别(局灶性癫痫)
图3-16癫痫患者顶尖波向棘慢波的演变(局灶性癫痫)
第四节 睡眠纺锤
睡眠纺锤的特征
图3-17小婴儿睡眠纺锤
图3-18小婴儿长串睡眠纺锤
图3-19婴儿长串睡眠纺锤
图3-20婴儿不同步睡眠纺锤
图3-21婴儿不对称睡眠纺锤
图3-22儿童睡眠纺锤
图3-23睡眠纺锤与棘波的鉴别
图3-24一侧性睡眠纺锤(脑外伤后)
图3-25一侧性睡眠纺锤(一侧局部病变)
图3-26波幅高低交替的睡眠纺锤
热性惊厥和热性惊厥附加症
图3-27睡眠纺锤与弓形波混合出现
睡眠纺锤的变异型
图3-28慢纺锤变异型
图3-29慢纺锤变异型
图3-30慢纺锤变异型
图3-31慢纺锤变异型
图3-32快纺锤变异型
图3-33快纺锤变异型
图3-34睡眠纺锤和顶尖波演变为棘慢波
图3-35极度纺锤
图3-36极度纺锤
图3-37极度纺锤
图3-38手套波
第五节 K-综合波
K-综合波的特征
图3-39K-综合波
图3-40不同波形的K-综合波
图3-41异常尖波与K-综合波的鉴别(额叶癫痫)
K-综合波与棘慢波的鉴别
图3-42棘慢波与K-综合波的鉴别(热性惊厥)
图3-43多棘慢波与K-综合波的鉴别(肌阵挛发作)
第六节 睡眠期枕区多位相慢波和正相尖波
睡眠期枕区多位相慢波的特征
图3-44婴幼儿睡眠期枕区多位相慢波
睡眠期枕区一过性正相尖波的特征
图3-45睡眠期枕区一过性正相尖波
图3-46睡眠期枕区一过性正相尖波
第七节 觉醒反应
图3-47觉醒期前头部θ活动
图3-48觉醒期前头部快波节律
图3-49觉醒期广泛性θ活动
图3-50觉醒期广泛性θ活动
觉醒反应的特征
第四章 良性变异型脑电图
第一节 14Hz和6Hz正相棘波
14Hz和6Hz正相棘波的特征
图4-16Hz正相棘波
图4-214Hz和6Hz正相棘波
图4-314Hz正相棘波
图4-46Hz正相棘波
图4-56Hz正相棘波类似病理性棘慢复合波
图4-614Hz正相棘波与病理性棘慢复合波的鉴别
第二节 6Hz良性棘慢波
6Hz良性棘慢波的特征
图4-76Hz良性棘慢波
……
第五章 诱发试验
第六章 脑电图中的伪差
第七章 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
第八章 全面性发作
第九章 部分性发作
第十章 局部继发全面性发作
第十一章 癫痫性痉挛
第十二章 癫痫持续状态
第十三章 期货疾病的脑电图
第十四章 昏迷的脑电图改变
第十五章 新生儿脑电图
附录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小儿脑电图图谱》,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对小儿脑电图的认知。我原本认为脑电图只是医学领域的一个复杂而抽象的概念,但这本书却以一种极其生动和直观的方式,将它展现在我的面前。书中的每一个脑电图波形,都被赋予了生命,仿佛在诉说着孩子大脑的点点滴滴。我喜欢书中对不同波形形态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它们背后所代表的生理功能的深刻阐释。即使我不是医学专业人士,也能通过书中清晰的图示和通俗的语言,感受到孩子大脑的律动和变化。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正常儿童脑电图发育曲线的介绍,它就像一张地图,指引着我了解孩子大脑成长的轨迹。这本书让我对小儿脑电图的理解不再是碎片化的,而是形成了一个完整而清晰的画面,让我能够以一种更全面、更积极的态度去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评分作为一名对儿童神经科学研究充满热情的研究生,我一直在寻找能够作为我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在众多学术文献中,《小儿脑电图图谱》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全面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谱,更是一部关于儿童脑电图发展和应用的百科全书。它不仅收录了大量的典型脑电图图像,更重要的是,它为每一张图像提供了详尽的描述和科学的解读,并将其与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一些复杂脑电现象的深入探讨,例如睡眠相关的脑电活动模式,以及不同脑功能区域在儿童大脑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宝贵的理论依据,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儿童大脑的生理和病理机制。对于任何希望在儿科神经科学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来说,这本书都将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评分作为一名在儿科领域摸爬滚打了多年的住院医师,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提升脑电图判读能力的实践性教材,而《小儿脑电图图谱》的出现,简直是雪中送炭!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解读各种复杂的脑电图,尤其是在面对新生儿和婴幼儿时,他们的脑电活动模式与成人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使得诊断的难度大大增加。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系统地梳理了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正常脑电图特征,并提供了大量典型的病理脑电图实例。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每一个图谱的详细解读,不仅标出了关键的波形特征,还结合了临床表现和可能的诊断方向,这对于我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学习资料。例如,书中对于癫痫发作间期和发作期脑电图的对比分析,以及对某些特定类型脑病的脑电图表现的区分,都写得非常透彻。每次遇到疑难病例,我都会翻阅这本书,总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和思路。这本书的图文并茂,使得抽象的脑电图波形变得更加具体化,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判读效率和准确性。
评分终于收到了这本备受期待的《小儿脑电图图谱》!虽然我不是专业的临床医生,但作为一位对医学影像和儿科神经发育充满好奇的家长,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既权威又能让我这个外行大致理解的参考书。从包装上看,这本书就显得十分专业,厚实的书脊和精美的封面,让人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拿到手中,沉甸甸的质感也传递出其内容的丰富和翔实。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晰、高质量的脑电图波形图。书中的排版设计也相当人性化,大量的图表和文字说明穿插其中,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技术内容变得易于消化。我尤其关注的是那些对不同年龄段儿童正常脑电图发育规律的详细阐述,这对于我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神经系统发育问题非常有帮助。虽然我无法完全读懂每一个复杂的波形变化,但通过书中生动形象的插图和通俗易懂的解释,我大致能够了解到不同脑电图模式可能预示的含义,以及哪些是需要警惕的异常信号。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像我这样的普通家长提供了一个了解孩子大脑健康状况的窗口,让我不再仅仅依赖于医生的口头解释,而是能有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
评分我是一名脑电图室的技术员,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记录和初步筛选脑电图。长期以来,我总觉得自己在技术操作层面游刃有余,但在对脑电图的深层理解上,总觉得隔靴搔痒。《小儿脑电图图谱》这本书,正好弥补了我这方面的不足。它不仅详细介绍了脑电图的记录规范和技术要点,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不同脑电生理状态下波形产生的机制。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脑电图电极放置、滤波设置以及伪差处理的章节,这些细节对于保证脑电图的质量至关重要。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用大量篇幅阐述了如何识别和排除各种伪差,这对于我们技术人员来说是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难题。此外,书中对于不同年龄儿童正常脑电图发育的阐述,也让我对小儿脑电图有了更系统的认识,不再是孤立地看待每一个波形。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对脑电图的理论理解,也让我对如何在临床工作中更有效地进行脑电图记录和初步分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物有所值啊!搞脑电的应该人手一本!
评分不错的东西,印刷清晰
评分很好 速度很快很好很好 速度很快很好很好 速度很快很好很好 速度很快很好很好 速度很快很好很好 速度很快很好
评分好书,正版,不错
评分发货超级快,第一天晚上下单,第二天中午就到了,书是正版,印刷清晰,图形就是小了点
评分帮同事买的书,应该是正版的...
评分算是比较经典了,结合病例讲解,不错。包装好速度快。
评分好书,正版,不错
评分因为不是我用,看外观还行,内容等别人用了再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