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及中國就業培訓指導中心領導下,在中國輕工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具體指導下,中國輕工珠寶首飾中心組織有關專傢編寫,並經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及中國就業培訓指導中心審定瞭作為全國職業資格鑒定培訓用書的《工藝品雕刻工(玉雕分冊):基礎知識》。
內容簡介
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及中國就業培訓指導中心領導下,在中國輕工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具體指導下,中國輕工珠寶首飾中心組織有關專傢編寫,並經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及中國就業培訓指導中心審定瞭作為全國職業資格鑒定培訓用書的《工藝品雕刻工》(玉雕分冊)。
我們嚴格按照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國傢職業標準》規定的範圍,以《工藝品雕刻工》標準為依據,始終堅持以職業活動為核心,以職業技能為主綫,按照標準、教材、命題、鑒定相銜接的原則,專門組織編寫瞭這套教程。
本教程共三冊,包括美術、工藝基礎知識,玉雕初級、中級、高級和技師、高級技師。其中,基礎知識可作為各等級共用的必修部分。內容注重行業技藝性強的特點,注意藉鑒行業中藝人、專傢的實踐經驗,有針對性地突齣瞭技能訓練和技法的傳授,體現瞭不同等級內容的不同深度。章節的安排,貼近玉雕生産實際,盡量采用圖示錶格形式,力求達到前後連貫、由淺入深、概念明確、圖文穿插。在各章節前列齣學習目標,章節後配有練習與思考,以便讀者理解與學習。
本教程適用於從事玉雕工藝品雕刻的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和高級技師職業資格培訓及鑒定指導,可作為大中專職業院校的培訓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愛好工藝品雕刻人員的自學用書。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美術知識
第一節 素描基礎知識
一、概述
二、素描練習課題
三、素描畫法和技法
第二節 雕塑基本知識
一、基本概念
二、雕塑的觀察方法
三、雕塑的認識基礎
四、“加法”和“減法”
五、雕塑的材質
六、雕塑製作過程(泥塑)
七、材料及工具(泥塑)
第三節 雕塑作品的鑒賞評估知識
一、藝術作品的內容是鑒賞評估的重要環節
二、形式是藝術品主題的錶達方式
三、材質的選擇
四、藝術價值的評估
五、時代性與對時代背景的考察
第二章 雕刻工藝知識
第一節 原材料知識
一、玉的概念
二、玉的特性
第二節 設備、工具、輔料知識
一、玉雕的主要設備
二、玉雕的主要工具
三、輔料知識
第三節 加工工藝技術知識
一、全麵理解設計意圖
二、齣坯工藝
三、細雕工藝
四、精細工藝
五、拋光工藝
精彩書摘
第一章 美術知識
素描和雕塑是提高玉雕工作者造型能力的基本手段,本章重點講述瞭素描和雕塑的練習方法及如何提高對雕塑藝術品的鑒賞能力。
第一節 素描基礎知識
一、概述
素描是繪畫的一種,屬視覺藝術的一個門類,是培養造型能力的基礎練習。
(一)什麼是素描
從字麵上解釋,素描就是單色畫,使用一種顔色畫齣的形象即稱素描。
素描是在平麵上描繪空間實體的單色畫。它是其他造型藝術(如壁畫、油畫、雕塑、建築、産品設計等)的基礎,素描自身又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形式,具有欣賞價值。
(二)在不間斷的訓練中培養造型能力
素描能培養繪畫者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這種能力是在不間斷的訓練中取得的。
素描的訓練方法多種多樣:可以麵對實物描繪——寫生;可憑記憶默寫背著畫,也可對照印刷品照片或畫作臨摹,並且可以幾種方法綜閤練習。
通過不問斷的練習,可以訓練眼睛的“目測力”,訓練眼睛對物象的觀察力、捕捉力和敏銳的感受力。素描的正確觀察方法是素描練習的首要環節,應該從幾個方麵進行訓練:
其一,認真的觀察:要仔細地把素描寫生物象看仔細、看清楚,解決“是什麼”的問題,做到“知其然”。它包括對物與物之間及一個物象自身的可視造型因素作一一的瞭解。
其二,比較的觀察:素描寫生時要學會在觀察時作比較。沒有正確的比較就不會畫好素描。眼睛在觀察物象時既要目不轉睛地“盯”住瞭看物象,同時又要活動眼球“左顧右盼”、互相比較,比長短、大小、縱深、虛實、深淺、粗細等多種可視造型因素,找齣彼此的差彆,這樣纔能正確地把握不同物體的個體特徵。
其三,立體的觀察:素描是在平麵上進行描繪的,但是客觀物象是具有三維立體性和三度空間距離性,切忌把物象看成地圖式的狀態,否則在描繪時就會平麵化,缺乏立體感、空間感。
其四,整體的觀察:紛雜的物象多個可視造型因素統一構成一個完整的整體,這些因素的組閤不應孤立、脫離整體關係地“局部突齣”,否則就要主次不分、輕重無序、互相矛盾、互相乾擾,破壞瞭整體的完整性,造成支離破碎的感知,因此統一完整的整體性是素描寫生的靈魂。
此外,素描寫生無論是觀察時,還是動手描繪時,都要把握整體關係,做到觀察和描繪能遵循從“整體→局部→整體”的認識塑造過程展開。
前言/序言
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及中國就業培訓指導中心領導下,在中國輕工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具體指導下,中國輕工珠寶首飾中心組織有關專傢編寫,並經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及中國就業培訓指導中心審定瞭作為全國職業資格鑒定培訓用書的《工藝品雕刻工》(玉雕分冊)。
我們嚴格按照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國傢職業標準》規定的範圍,以《工藝品雕刻工》標準為依據,始終堅持以職業活動為核心,以職業技能為主綫,按照標準、教材、命題、鑒定相銜接的原則,專門組織編寫瞭這套教程。
本教程共三冊,包括美術、工藝基礎知識,玉雕初級、中級、高級和技師、高級技師。其中,基礎知識可作為各等級共用的必修部分。內容注重行業技藝性強的特點,注意藉鑒行業中藝人、專傢的實踐經驗,有針對性地突齣瞭技能訓練和技法的傳授,體現瞭不同等級內容的不同深度。章節的安排,貼近玉雕生産實際,盡量采用圖示錶格形式,力求達到前後連貫、由淺入深、概念明確、圖文穿插。在各章節前列齣學習目標,章節後配有練習與思考,以便讀者理解與學習。
本教程適用於從事玉雕工藝品雕刻的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和高級技師職業資格培訓及鑒定指導,可作為大中專職業院校的培訓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愛好工藝品雕刻人員的自學用書。
技藝傳承,匠心獨運——中國工藝品雕刻工(玉雕分冊):基礎知識 本書並非一部關於“國傢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工藝品雕刻工(玉雕分冊):基礎知識”的解讀或評價。它是一部獨立的作品,旨在為所有對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尤其是玉雕藝術懷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係統、深入的認知框架。本書不涉及任何與“國傢職業資格培訓教程”相關的體係、考試、證書或培訓流程。其內容聚焦於玉雕藝術本身,從源頭追溯,到技法探究,再到文化意蘊,力求呈現一個完整而鮮活的玉雕世界。 第一章:玉石之魂——玉的哲學與美學 在玉雕藝術的宏大敘事中,玉本身是無可爭議的主角。本書的第一章,將帶領讀者走進玉石的深邃世界,理解其獨特的物質屬性和深遠的文化內涵,從而為接下來的雕刻技藝奠定思想根基。 玉的物質構成與物理特性: 我們將從地質學的角度,簡要介紹玉石的形成過程,以及常見的玉石種類,如翡翠、和田玉、岫岩玉、獨山玉等。深入探討它們的硬度、韌性、密度、光澤、透明度等物理特性,理解這些特性如何影響雕刻的難度與最終效果。例如,高硬度玉石需要更為精密的工具和耐心,而其溫潤的光澤則賦予作品獨特的生命力。 玉在中國文化中的象徵意義: 玉在中國文化中承載著極其豐富的象徵意義,遠非普通石頭可比。本章將詳述“仁、義、禮、智、信”等儒傢美德與玉的關聯,解釋為何古人將玉視為君子的象徵。同時,還將探討玉在祭祀、禮儀、闢邪、養生等方麵的作用,以及其在曆代皇室、文人雅士和民間生活中的地位。理解這些象徵意義,有助於雕刻者把握作品的主題與情感錶達。 中國傳統玉器審美理念: 中國傳統玉器並非單純的工藝品,更蘊含著獨特的審美情趣。本章將分析中國傳統玉器造型、紋飾、工藝等方麵的審美特徵,探討其“古樸典雅”、“溫潤含蓄”、“渾然天成”等美學風格。我們將追溯曆代玉器的發展脈絡,從新石器時代的裝飾品,到商周的禮器,再到漢代的葬玉,直至明清的精巧擺件,觀察審美觀念的演變。理解這些審美理念,是創作齣具有東方韻味的玉雕作品的關鍵。 第二章:匠心之始——玉雕的工具與材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玉雕藝術領域,工具的選擇與材料的理解,是每一位匠人必須跨越的門檻。本章將深入淺齣地介紹玉雕所使用的各類工具,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玉石選擇閤適的材料。 傳統玉雕工具的演變與應用: 本章將迴顧中國傳統玉雕工具的發展曆程,從簡陋的手工工具,如砣機、鑽、鏨子、颳刀等,到近代機械化工具的應用。詳細介紹各類工具的名稱、形狀、材質、功能及其在不同雕刻階段的應用。例如,砣機如何用於鑽孔、勾勒綫條,鏨子如何用於剔除大塊玉料,而颳刀則用於修飾錶麵。我們將強調工具的閤理使用與保養,以及它們在決定雕刻精度和效率方麵的重要性。 現代玉雕工具的革新與選擇: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玉雕工具不斷湧現,極大地提升瞭雕刻的效率和精細度。本章將介紹如電磨、風動工具、超聲波雕刻機等現代設備。分析其工作原理、優缺點,以及在不同創作需求下的適用性。我們將指導讀者如何根據自身的技能水平、預算和雕刻對象,選擇最適閤自己的工具組閤,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玉石材料的辨識與選擇: 並非所有玉石都適閤雕刻,也不是所有雕刻作品都能駕馭所有玉石。本章將指導讀者如何辨識常見的玉石種類,區分其真僞與品質。重點介紹如何根據玉石的顔色、質地、綹裂、棉絮等特徵,評估其是否適閤進行雕刻。我們將強調,選擇閤適的玉石材料是創作成功的第一步,它直接關係到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和價值。例如,質地細膩、顔色均勻的玉石更適閤創作寫實性強的作品,而帶有天然紋理或色彩的玉石則能為創作提供獨特的靈感。 第三章:技法之精——從粗雕到精琢 玉雕是一門技術與藝術高度結閤的學科,精湛的技法是錶達創意、呈現美感的根本。本章將係統地介紹玉雕的基本技法,從最初的打胚到最後的拋光,讓讀者領略其中蘊含的匠心與耐心。 打胚與構思: 雕刻的第一步是“打胚”,即根據設計稿初步去除玉料,勾勒齣作品的大緻輪廓和形態。本章將闡述打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據玉石的天然形狀、顔色和紋理,進行巧妙的設計與構思,最大程度地發揮材料的潛力。我們將介紹常用的打胚方法,如“壓”、“剔”、“切”等,並強調在打胚過程中要預留齣後續精雕的空間。 綫條的錶現力與雕刻: 綫條是玉雕作品的靈魂,它賦予造型生命,傳遞情感。本章將深入探討不同綫條的特點及其在玉雕中的錶現力,如剛勁有力的陽綫,柔美流暢的陰綫,以及寫意的水綫。詳細介紹如何運用各種工具刻畫齣清晰、流暢、富有變化的綫條,並分析綫條在錶現人物、動物、花卉等不同題材時的技巧。 麵的塑造與肌理的運用: 除瞭綫條,麵的塑造也是玉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章將講解如何通過控製刀的深淺、角度和力度,塑造齣圓潤飽滿的麵,或平整光滑的麵。同時,還將介紹肌理的運用,如“磨砂”、“拋光”、“拉絲”等,如何通過不同的肌理效果,增強作品的質感、光澤和層次感,使其更具藝術魅力。 精雕與細節處理: 作品的最終價值往往體現在細節的處理上。本章將重點介紹精雕階段的技法,如刻畫五官、毛發、鱗片、花瓣等細節。強調精雕需要極高的耐心、精準的刀法和對形態的深刻理解。我們將指導讀者如何運用放大鏡等工具,仔細審視作品的每一個角落,力求達到“毫米級”的精準。 拋光技法與光澤的呈現: 拋光是玉雕過程的最後一道工序,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本章將介紹不同的拋光材料和方法,如用油石、砂紙、拋光膏等,以及它們在不同玉石上的適用性。闡述如何通過精細的拋光,使玉石錶麵光滑溫潤,煥發齣迷人的光澤,從而更好地展現玉石的天然美和雕刻的藝術美。 第四章:紋飾之韻——中國玉雕的裝飾語言 紋飾是中國玉雕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不僅具有裝飾作用,更承載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和象徵意義。本章將帶領讀者走進中國玉雕的紋飾世界,理解其演變、分類與創作。 曆代玉雕紋飾的演變與風格: 本章將梳理中國玉雕紋飾從史前時期到近現代的發展脈絡。重點介紹商周的饕餮紋、夔紋,春鞦戰國的龍鳳紋、竊麯紋,漢代的雲紋、幾何紋,唐代的寶相花、團花,宋代的寫實花鳥,以及明清的吉祥圖案等。分析不同時期紋飾的風格特點、審美取嚮及其所反映的時代精神。 常見玉雕紋飾的分類與解讀: 本章將對常見的玉雕紋飾進行分類,如動物紋、植物紋、幾何紋、文字紋、神話紋等。深入解讀每類紋飾的象徵意義、文化淵源和藝術錶現手法。例如,龍鳳紋象徵皇權與吉祥,蝙蝠紋寓意“福”,蓮花紋象徵純潔與高潔。理解這些紋飾的內涵,有助於雕刻者賦予作品更深層次的文化意義。 紋飾的設計與創作原則: 紋飾的設計並非簡單的堆砌,而是要與器型、主題、材料等相協調。本章將介紹紋飾的設計原則,如疏密得當、虛實相生、動靜結閤等。指導讀者如何在創作中巧妙運用紋飾,使其既能起到裝飾作用,又能增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和文化內涵。我們將強調,好的紋飾設計應該是“形神兼備”,與作品融為一體。 第五章:意境之美——玉雕作品的情感與文化錶達 藝術的魅力在於其能夠觸動人心,傳遞情感,引發共鳴。玉雕藝術更是如此,它通過物質的形態,寄托著人文的情懷與文化的意蘊。本章將探討如何通過玉雕創作,錶達作品的情感,傳遞深刻的文化信息,創造齣具有生命力的藝術作品。 寫實與寫意:不同風格的錶達: 玉雕創作可以追求逼真的寫實,也可以追求意境的寫意。本章將分析寫實與寫意兩種創作風格的特點、錶現手法和適用題材。指導讀者如何根據自身的能力、作品的主題和玉石的特性,選擇閤適的創作風格,並掌握相應的錶現技巧。 情感的注入與意象的塑造: 一件成功的玉雕作品,應該能夠傳遞齣情感,引發觀賞者的共鳴。本章將探討如何將雕刻者的情感、審美情趣以及對人生的感悟,融入到作品的造型、綫條、肌理和紋飾之中。例如,通過流暢的綫條錶現輕盈,通過厚重的體量錶現穩重,通過巧妙的構圖營造意境。 文化意蘊的挖掘與傳承: 玉雕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其創作應蘊含豐富的文化意蘊。本章將引導讀者從中國傳統文化、曆史故事、哲學思想、民間習俗等方麵汲取靈感,將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玉雕作品之中,使其成為承載文化、傳遞精神的藝術品。 構圖與整體的和諧: 構圖是作品的骨架,它決定瞭作品的視覺效果和藝術錶現力。本章將介紹玉雕作品的構圖原則,如平衡、對稱、對比、韻律等。強調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巧妙安排元素,使作品達到整體的和諧與統一,從而更好地傳達作者的思想與情感。 本書旨在為對玉雕藝術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認知,我們不預設任何特定培訓體係的背景,隻專注於玉雕藝術本身的美學價值、技術精髓與文化底蘊。閱讀本書,您將走進一個關於玉石、技藝、紋飾與意境的奇妙世界,感受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