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作品集1 老子他說續集

南懷瑾作品集1 老子他說續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南懷瑾 著
圖書標籤:
  • 老子
  • 道傢
  • 南懷瑾
  • 哲學
  • 文化
  • 思想
  • 國學
  • 傳統文化
  • 人生智慧
  • 易經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東方齣版社
ISBN:9787506039185
版次:1
商品編碼:10175187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0-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71
字數:26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上下五韆年縱橫十萬裏,經綸三大教齣入百傢言。曆二十二年·經幾番輾轉.終成此捲,接續《老子他說》前緣,匯儒、釋、道三傢·融獨特生命體驗,揭示《老子》真意,闡揚道傢內涵。

內容簡介

  《老子他說續集》又名《道德經》,由前三十七章《道經》和後四十四章《德經》組成,共五韆餘言,相傳是先秦時期老子所著,是道傢的主要經典。它率先提齣瞭“道”這一最高的哲學概念,且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是中國古代思想的重要遺産,對中國的哲學、政治、文化等均産生瞭深遠影響。
  兩韆多年來,古今中外的眾多學者或尊重原意,或藉題發揮,對《老子他說續集》作瞭七百餘種解說。《老子他說續集》接續《老子他說》,對《老子他說續集》二十七章到八十一章進行瞭南懷瑾式的獨特解讀和評說,經史相參,以經注經,將《老子他說續集》上、下經的篇章相互對照,以“知人論世”的思想為指導,融匯儒、釋、道三傢之學,旁徵博引,深入淺齣,指齣《老子他說續集》並非僅是權術謀略之書,而是包含深刻的政治道德、政治哲學、軍事哲學和曆史哲學,其中所論人情事理皆在闡發因果律;以《老子他說續集》為基礎的道傢文化是影響中國曆史和中國文化的首要因素;等等,揭示齣老子思想的真正內涵,為讀者展示瞭一個彆樣的老子——一個真實生動、滿懷憂國憂民之念的老人和智者。

作者簡介

  南懷瑾(1918年-2012年),國學大師,詩人,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極傳播者,其著作多以演講整理為主,內容往往將儒、釋、道等思想進行比對,彆具一格。齣生於中國浙江溫州樂清南宅殿後村,20世紀80年代末籌資興建金溫鐵路,並於1998年建成通車。現居江蘇。

目錄

齣版說明
第二十七章
不著痕跡的善行
會說會做又會教
第二十八章
知陰陽乾坤善惡而後
迴復本來麵目
生理心理
行為三方麵修養
第二十九章
私心取天下的後果
聖人的作為
第三十章
老子的軍事哲學思想
第三十一章
兵不血刃而取勝
為何以喪禮紀念勝利
軍事哲學的另一麵觀點
楚莊王和周武王的道傢思想
仁政重於武力
第三十二章
樸實無華的精神
第三十三章
自知之明知人之智
第三十四章
什麼是大什麼是小
第三十五章
掌握天地萬象的法則
第三十六章
欲擒故縱的道理
從微細而明瞭重點
柔弱勝剛強
第三十七章
無為而無所不為的道
無為無欲無名

下經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下德上仁上義上禮
德仁義禮失後該若何
第三十九章
得一與不二
以低下為基礎的高貴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第四十一章
三品聞道的人
黎明前的黑暗
真正有修養的人
大器晚成小時瞭瞭
聲音形象見道
第四十二章
一二三的奧秘
自身陰陽須調和
好惡與損益
過剛則易摺
第四十三章
柔水空無堅不摧
第四十四章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
第四十五章
如何達到無為
第四十六章
欲望造成禍亂
第四十七章
智慧的成就
第四十八章
為學要加修道要減
聖人以道德行為得天下
第四十九章
聖人的菩薩心腸
第五十章
生死是什麼
誰掌握生命的去留
善於攝生的神仙
第五十一章
攝生處世之道四兩撥韆斤
道之尊德之貴不是鄉願
天地自然的道德功效
第五十二章
迴歸宇宙的根源——天下母
如何減少生命的消耗
第五十三章
接受布施的嚴重性
愛抄小路取巧自利的人們
第五十四章
善於把握生命的中心則不輟
修身修傢修鄉修國修天下
以觀身到觀天下
生命如何走嚮結局
第五十五章
純厚自然的赤子
嬰兒的精之至
保持氣的平和
生命來之不易
先來後去的生命之靈
意識的形成
精氣神消耗完的時候
第五十六章
修養處世該如何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
給日本公民的一封公開信以正為奇天下歸心
忌諱造成的影響
科技愈發達精神愈昏擾
法令多犯法的人更多
無為好靜無事無欲

精彩書摘

  那麼,如何纔能做到這種內聖外王的最高境界呢?本章恰是一篇最好的說明。
  現在先講本章對修道人在行為品格上的要求,必須要做到“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的標準,然後纔能在待人接物上做到“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所謂“善行無轍跡”,是說真正做大善事,行止高潔的人,他所做的好事,完全不著痕跡,你決看不齣他的善行所在。因此,中國文化幾韆年來,非常重視“陰功積德”。一個有道德的人,為善不欲人知,因為他不求名、不求利,更不望迴報;如果做瞭一點好事,還要人傢來宣揚,那就與傳統文化的精神差得太多瞭。所以,真正為善的行為,不像車輛行過道路一樣,留下痕跡,如果有瞭輪印的痕跡,就知道車子經過那些地方,等於自掛招牌,標明去嚮或宣揚形跡瞭。
  所以說“善欲人知,便非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由此理推,一個人要修道,當然是世界上最好最善的大善事,但無上大道並非人為的造作所能修得的。“道"是本自清虛寥廓、寂滅無為的,一有瞭方法,一有瞭境界,早已落於下乘,就如車過留痕,已有形跡可循,已非至善瞭。
  後來莊子更加發揮“善行無轍跡”的意義說:“絕跡易,無行地難。”一個人的動作行為要想不留痕跡,雖然已經很難做到,但也不算太難。

前言/序言

  
《老子他說》:穿越時空的智慧迴響 一、 韆古奇書《道德經》的現代解讀 《道德經》,這部由春鞦時期思想傢老子所著的經典,是中國哲學史上的一座巍峨高峰。它以其深邃的智慧、精煉的語言,以及對宇宙人生根本法則的洞察,影響瞭中國乃至世界的思想文化近兩韆五百年。然而,曆經滄桑,古老的文字與深奧的哲理,對於現代讀者而言,往往濛上一層神秘的麵紗,理解起來倍感艱辛。 《老子他說》的誕生,正是為瞭跨越這道鴻溝,讓老子韆年前的智慧之光,在今日的塵世中重新煥發光彩。本書並非對《道德經》進行簡單的注釋或學術性的考證,而是一次充滿激情與洞見的思想對話。作者懷著對老子思想的崇敬與對生命真諦的追尋,以現代人的視角、鮮活的語言,深入淺齣地解讀瞭《道德經》的每一章每一節。 本書的解讀,並非拘泥於字麵的訓詁,而是著力於發掘老子思想的精髓,將其核心理念與當下社會現象、人生睏境相結閤。作者善於藉用生活中的實例、曆史的典故,乃至個人的人生體驗,將抽象的哲學概念具體化、生動化,使得原本高不可攀的“道”,變得觸手可及,讓“無為”的智慧不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指導我們如何處世、如何修心的 praktisk 方法。 二、 “道”的無處不在與“無為”的萬能 《老子他說》的核心,在於對“道”的深刻闡釋。“道”是老子哲學的基石,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是天地萬物的運行規律。然而,“道”又是不可言說、不可名狀的。作者在書中,並沒有試圖給“道”下一個精確的定義,而是通過對《道德經》中“道”的各種體現的解讀,帶領讀者去感悟“道”的存在。 “道”體現在自然的運行之中,日升月落,四時更替,無不遵循著“道”的規律。“道”體現在人性的深處,無私、自然、淳樸,是人類最本真的狀態。“道”更是體現在社會的治理之中,無為而治,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最終達到天下太平的境界。 本書對“無為”的解讀,尤為精彩。“無為”並非消極避世,更非無所作為,而是順應自然,不妄為,不強求,在看似“無為”的狀態下,卻能達到“無不為”的境界。作者通過大量的篇幅,闡釋瞭“無為”在個人修養、人際交往、事業發展等方方麵麵的應用。例如,在個人修養上,“無為”意味著放下執念,不為名利所纍,保持內心的寜靜與平和;在人際交往上,“無為”意味著以柔剋剛,以退為進,以寬容之心待人;在事業發展上,“無為”意味著順應時勢,抓住機遇,而非逆流而上,徒勞掙紮。 三、 破除迷思,重塑人生觀 在現代社會,人們往往被物質欲望、社會壓力所裹挾,心生焦慮,迷失方嚮。《老子他說》如同一股清流,滌蕩著心靈的塵埃,為我們提供瞭另一種看待世界、看待人生的視角。 作者在書中,係統地批駁瞭許多現代人普遍存在的“迷思”,例如對名利的過度追求,對個人英雄主義的崇拜,對競爭與對抗的片麵理解,以及對“有為”的執著。他指齣,許多看似成功的背後,往往隱藏著巨大的消耗與痛苦,而真正的智慧,恰恰在於“不爭”、“不顯”、“不炫”。 本書引導讀者認識到,生命的價值並非在於物質的占有,而在於內心的豐盈;人生的意義並非在於爭奪與索取,而在於奉獻與給予。通過對“樸”、“素”、“靜”、“柔”等老子哲學中重要概念的解讀,讀者能夠逐漸破除內心的我執與妄念,迴歸生命的本真狀態。 四、 語言的藝術與思想的深度 《老子他說》在語言運用上,極具特色。作者並非照搬老子原文,而是以一種極其生動、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將深奧的哲理娓娓道來。他的文字,時而如潺潺流水,細膩溫婉;時而如驚濤拍岸,振聾發聵。他善於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讓讀者在輕鬆愉悅的閱讀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吸收瞭深刻的思想。 同時,本書的思想深度令人嘆服。作者在解讀《道德經》時,展現瞭其廣博的學識與深邃的洞察力。他不僅熟稔中國傳統文化,還對西方哲學、現代科學有著深刻的理解,並將這些知識融會貫通,為老子思想注入瞭新的生命力。他能夠從不同的維度、不同的角度去審視老子思想,並將其與當下的時代背景相結閤,使得《道德經》的智慧,跨越時空,具有瞭普遍的指導意義。 五、 走嚮“生生不息”的生命境界 閱讀《老子他說》,不僅僅是接受知識的灌輸,更是一場心靈的洗禮與升華。本書引導讀者去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價值取嚮,去探索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渴望。 它教會我們如何在大韆世界中,保持一份超然與淡定;如何在紛繁復雜的環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寜靜;如何在得失之間,做到寵辱不驚。它鼓勵我們去踐行“上善若水”、“知足常樂”、“緻虛極,守靜篤”的生活哲學,從而達到一種“生生不息”的生命境界。 《老子他說》是一部值得反復閱讀的著作。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體悟;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收獲。它如同一個忠實的朋友,在你迷茫時指引方嚮,在你疲憊時給予慰藉,在你睏頓時點燃希望。 對於那些渴望探尋生命真諦、尋求內心平和、希望在喧囂的世界中獲得智慧指引的讀者而言,《老子他說》無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寶藏。它將帶領你走進老子那充滿智慧與慈悲的內心世界,感受那份穿越古今、永恒不變的生命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近期,我翻閱瞭《南懷瑾作品集1 老子他說續集》的部分內容,盡管還未能細緻品讀,但南懷瑾先生的筆觸已然在我心中播下瞭一顆思考的種子。我尤其欣賞他對“無為”境界的闡述,他並不是提倡消極怠工,而是強調順應自然,不強求,不妄為。這讓我聯想到,在許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感到疲憊和焦慮,正是因為我們總是試圖去控製一切,去改變那些本不屬於我們控製範圍內的東西。南懷瑾先生的解讀,為我提供瞭一種更為灑脫的人生哲學。他讓我們明白,真正的智慧,在於認識到自身的局限,在於學會放下不必要的執著,在於將精力用在最有價值的地方。他通過《老子》的語言,傳達齣一種“大道至簡”的智慧,讓我在紛繁復雜的世界裏,尋找到一種內心的安寜。這本書,仿佛一位慈祥的長者,在耳邊低語,指引我走嚮更為平靜和自在的生活。

評分

我對《南懷瑾作品集1 老子他說續集》這本書的初印象,是一種沉靜而又深刻的感受。南懷瑾先生的文風,並非那種激昂澎湃的呐喊,而是如涓涓細流,緩緩地滲透進讀者的內心。他對於“柔弱勝剛強”的理解,讓我印象深刻。我一直以為,強大一定意味著力量和堅硬,但南懷瑾先生通過《老子》的智慧,揭示瞭另一種更為深刻的強大——那就是柔韌和包容。他讓我看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柔軟的事物,卻往往蘊藏著最強大的生命力。比如水,它看似無形,卻能穿石,能載舟,更能潤澤萬物。這種理解,顛覆瞭我過去的一些認知,也讓我開始思考,在人際交往和麵對睏難時,是否可以采取一種更為柔和、更有智慧的方式。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強”與“弱”的辯證關係,也讓我開始反思,如何纔能在生活中找到一種平衡,既保持內心的堅定,又不失對外界的溫柔和理解。

評分

我最近接觸到一本名為《南懷瑾作品集1 老子他說續集》的書,雖然還沒能深入研讀,但其開篇的文字就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南懷瑾先生的文字功力著實非凡,他能夠以一種極為溫潤而又充滿力量的方式,引導讀者進入《老子》的智慧世界。我常常在想,為何古老的《道德經》在韆百年後,依然能引起如此廣泛的共鳴?我想,這與南懷瑾先生的解讀方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他並非簡單地堆砌辭藻,而是用一種抽絲剝繭的方式,將《老子》中那些看似簡單卻又蘊含無窮智慧的語句,解讀得鞭闢入裏。我特彆欣賞他對於“道”的闡釋,他讓“道”不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從呼吸到思考,從人際交往到社會運行,無不體現著“道”的規律。讀他的書,總能引發我對於自身行為和思想的審視,讓我開始反思自己是否過於執著於錶麵的得失,而忽略瞭內心的平靜與和諧。這本書,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重新認識和理解傳統文化的絕佳窗口。

評分

最近,我迷上瞭一套書,書名叫做《南懷瑾作品集1 老子他說續集》。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讀,但僅僅是翻閱,就讓我感受到一種深邃的力量。我特彆欣賞南懷瑾先生那種將古老智慧與現代生活巧妙融閤的能力。每次讀他的書,總覺得像是與一位飽學之士在靜夜裏促膝長談,他娓娓道來,將那些看似玄奧的道理,用最貼近人心的語言解釋得淋灕盡緻,仿佛照亮瞭心中長久以來積壓的迷霧。他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有著非凡的洞察力,尤其在解讀《老子》這樣的經典時,更是旁徵博引,深入淺齣,讓人耳目一新。他不僅僅是復述,更是將《老子》的智慧化為一種活生生的生命體驗,引導讀者去體悟“道”的無處不在,去理解“無為而無不為”的真諦。我尤其喜歡他那種不落俗套的解讀方式,總能在字裏行間發現前人未曾觸及的視角,讓這部古老的經典煥發齣勃勃生機。這本書就像是一把鑰匙,開啓瞭我對中國傳統文化更深層次的認識,也讓我對人生有瞭新的思考。

評分

我最近入手瞭一套書,其中一本吸引瞭我的目光,書名是《南懷瑾作品集1 老子他說續集》。南懷瑾先生的文章,總有一種獨特的魅力,能夠直擊人心,引發深思。我尤其喜歡他對於人生哲學方麵的探討,他將《老子》的智慧融入到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讓我們看到,那些看似高深的道理,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他對於“知足常樂”的理解,不同於一般的物質滿足,而是強調一種內心的富足,一種精神上的安寜。這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快樂”的定義,是否曾經誤入歧途,將追求外在的物質和名譽當成幸福的終點。南懷瑾先生的解讀,讓我意識到,真正的快樂,源自於內心的平靜和對生活的深刻理解。他鼓勵我們要“少則得,多則惑”,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蘊含著深刻的處世之道。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我們往往容易被各種信息和欲望所淹沒,而南懷瑾先生的書,就像一股清流,提醒我們要慢下來,去感受生活,去體悟生命本身的意義。

評分

很好不錯,好書經典,看著舒服用著放心

評分

挺好的,一直相信京東,買書也在這邊買,配送快。

評分

促銷買的,超劃算,京東618品質狂歡節不是蓋的!

評分

南懷瑾作品集1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講錄 南懷瑾作品集1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講錄

評分

值得購買,價錢閤適,不錯。

評分

好書,受益一生的書。送貨快,服務不錯。

評分

書不錯,一直想看的書,期望對今後人生有所幫助

評分

南懷瑾的書值得買,值得一讀再讀。

評分

是可收藏的書,更是應收藏到心中的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